徐文強:千年回響——這是一個最好的石代
時間:2021-07-28 來源:匯石融通 作者:徐文強 點擊數:【題記:今天的我們研究數千年來古人留下的各種文化符號,千年以后的人也會如我們一樣研究我們這個時代留下文化符號,這是歷史必然的輪回,今天的形成的文化符號就我們留給未來的回響。】
時隔34年三星堆再次啟動發掘,并于3月20日公布重大考古發現,這無疑成了近期的大熱門,網友戲稱別的項目越挖越明白,三星堆越挖越迷糊。
欣欣然圍觀的同時,我腦海中突然閃過出一個念頭,如果現在把自己收藏的奇石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埋起來,另一部分直接流傳于后世,數千年以后兩批石頭不知道會是一個什么樣的光景,后輩之人也如今天發掘三星堆一樣,猜測這些東西的代表的文化與含義,想來定是頗為有趣。
欣欣然圍觀的同時,我腦海中突然閃過出一個念頭,如果現在把自己收藏的奇石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埋起來,另一部分直接流傳于后世,數千年以后兩批石頭不知道會是一個什么樣的光景,后輩之人也如今天發掘三星堆一樣,猜測這些東西的代表的文化與含義,想來定是頗為有趣。
由此延展開來,我們玩石、賞石、藏石到底是在玩什么?各種各樣的石頭遍布于地球表面,于自然與動物、草木、花卉并無區別。由玩石人不辭辛勞,從全世界將它們挑選出來,并進行清洗、命名、配座、置景、作畫、提撥、評論等等一些列的文化、藝術加工,使之成為區別于其他頑石的一件富有文化、藝術、經濟價值的藝術品。
這一切都是人類的主觀行為,石頭自身并不能成為藝術品,必須經過人類的發現、藝術加工才能成為藝術品,又因奇石賞玩講求天然的形、質、色、紋為先,所以我們說賞石是一門發現的藝術。
賞石文化雖然在中國已經發展千余年,但近四十年應該說是賞石文化空前蓬勃發展的一個階段,石頭無論是數量亦或品種的豐富程度都是空前的。
這個時代的人類文明發展也是空前的,過去數千年人類生活的變化其實遠沒有近100年,甚至是近50年的變化大。今天我們在全球范圍探尋奇石,并對其進行開發與加工,這種情況在奇石發展的一千年中從未出現過,我大膽預測,未來用不了50年,地球上可能就再也沒有新的奇石品種可以被發現我輩石人是如此的幸運生逢這樣的一個“石界的大航海時代”,不斷有新的品種成為“地理大發現”的成果。50年以后的石友再也沒有機會如今天這樣發現“石界的美洲新大陸”。
但這空前繁榮之后也必定會如其他文學、藝術作品一樣經過歲月的洗禮形成我們這個時代獨特的文化標記。再過幾百數千年后人看到我們今天的奇石,他們看到的會是什么?我們應該留給后人些什么?
重造型奇特的石頭遇上特別好的質地、皮殼,那是玩石人最喜歡的東西。而對于賞石收藏者來說決不應止步于此,好的奇石一定要有恰到好處的底座來襯托才能成為賞石作品。
至于人們在表達賞石藝術的方式上,有人喜歡繁復,有人喜歡簡約都沒問題;但那意境突出、工藝完美的配座,讓賞石作品凸顯隱形價值已越來越達成共識,成為賞石人的追求。
那么怎么理解意境突出、工藝完美的配作設計?所謂意境突出就是用賞石家的眼光把奇石形、質、色、紋的稀缺指標轉化為作品的藝術元素;
而所謂的工藝完美則是通過藝術家的理解,把想表達的內容通過底座線條、布局的刻畫把天然賞石的藝術內涵呈現給大家
正是元素稀缺的奇石在有設計思想和完美工藝的底座襯托下,經典觀賞石才凸顯了價值并擁有了傳承意義。用一句永不過時的話說:時代經典才是未來世界藝術的頂尖收藏品。
人類社會充斥著各種是非。所以分清楚“什么是事實、什么是觀點”非常重要。比如,賞石作品是藝術品還是非藝術品,都存在著觀點和事實嚴重混淆的問題……因為表達觀點簡單,而尋求真理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個人理解的當代賞石藝術,是一個完整的創作體系,它就像是電影,是演員、舞美、后期等一系列工作人員共同努力的成果,但這并不影響一部電影是導演的藝術作品。
奇石藝術家就相當于電影的導演,由其發現奇石本身的天然元素,并對其進行創作,再經由配座相當于石電影的舞美、道具環節對其進行提升,輔以其他置景、書畫等的進行演繹,是其成為維度更為豐富的藝術品,更有利于文化的傳承與延續。
想想數百年以后,后人挖出我的一套作品,看看我的奇石解讀,固然不能像趙佶《祥龍石》圖卷或吳彬《十面靈璧》圖一樣使人震撼,但應該也有一種穿越時代古今對話的意趣。
這是一個最好的石代,給了我們一個空前絕后的機會,我們這個時代必定會形成像宋汝窯、元青花一樣流傳后世的經典文化符號,而時代經典就是未來世界藝術的頂尖收藏品。
本文作者,《匯石融通》特約作者—— 徐文強
TAG 標簽: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
- 13973837508 評論 徐文強:千年回響—:精典的賞石藝術品一定會成為世界藝術的頂尖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