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具象問題淺析
時間:2023-11-24 來源:華夏奇石網 作者:曹文慶 點擊數:絕大部分奇石,都會或有造型,或有圖紋,或兼而有之。奇石中的造型和圖紋,又往往能擬人、狀物或表現場景等,即一般說的具象。奇石之蘊涵、寓意乃至最核心的美等,也大多要從具象中來。都充分說明,厘清具象問題有現實意義。
一、須正確理解像似
既然具象,按常理就應該是越像或者說越似所擬之人、物或場景等越為上品。但存在不同意見,多年前就有人搬出齊白石語“妙在似與不似之間”,批評作者。此語流傳甚廣,王朝聞著《石道因緣》之“不似之似”篇和秦牧著《藝海拾貝》之“酷肖”篇均有引用。出處大抵有兩個:一是胡佩衡、胡橐〔tuó 〕)合著《齊白石畫法與欣賞》之“腕底有鬼神”篇中記述;二是中國美術館編《齊白石繪畫精品選》(人民美術1991年2月版)所收錄的一張《枇杷》畫上題記。前者為“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后者為“作畫在似與不似之間為妙。”語序有差異,前者是記述可能有誤,后者有畫為憑更確切,王朝聞等引用并流傳的是前者,不過意思一致。
齊白石語實為古往今來人們討論像似問題之延續。如北宋蘇軾就說:“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賦詩必此詩,定非知詩人。”元湯垕〔hòu〕則講:“畫者當以意寫之,不在形似耳。”明沈顥著《畫麈〔zhǔ〕》要求臨摹:“似而不似,不似而似。”清石濤亦題詩:“名山許游未許畫,畫必似之山必怪,變幻神奇懵懂間,不似似之當下拜。”與齊白石同時代的黃賓虹也說:“畫貴神似,不在形似,所以不似而似者,為得其神似。”只是很遺憾,這些論述都過于簡略,不大好懂,包括批評作者那位也說得很含混。
反倒是美學大家朱光潛早年著《談美》之“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似則失其所以為我”篇給了答案。認為各種藝術都“須從模仿入手,所以不能不似。”卻要“歸于創造,所以又不能全似。”而且“創造不能無模仿,但是只有模仿也不能算是創造。”簡言之,就是模仿產生“似”,創造產生“不全似”。因模仿會有范本,按朱先生說乃“依樣畫葫蘆”,“似”屬必然,但難免膚淺;創造要出新,照秦牧“酷肖”篇中話為“比現實站得更高”,是很像卻又現實中無跡可尋,故稱“不全似”,但容易脫離實際步入虛幻。所以才需要兩者結合,應既“似”又“不全似”,從而形成互補,消彌膚淺虛幻,獲得真實卻異于現實效果。
古今眾人所言“似”包括“形似”,明顯與朱先生之“似”同理,也屬模仿,是單純地像;“不似”包括“神似”,則與朱先生之“不全似”同義,亦屬創造,是已跨過現實成為非現實之像,并非真不像或真不似。相應地,齊白石語“似與不似之間”,也實為“似與不全似之間”,猶如朱先生既“似”又“不全似”翻版!對于奇石具象,最理想狀態也應該是“不全似”,求之不得才求既“似”又“不全似”,仍然不成則只好退一步追求“似”。就是也必須以像或者說似做基礎,并在像或者說似基礎上求超越,絕非成為真不像或真不似。真不像或真不似會成胡謅,那叫自欺欺人!
不過,奇石也有特殊性,即其軀體包括外表全由上天賜予。人卻在后天發現中,反過來要求這些軀體和外表適配人類心目中具象,難度之大,可想而知。由此決定了奇石所具之象能有些像或者說似已極不易。若能到真像所擬之人、物或場景程度,則已近乎實現超越達到“不全似”。也因此使得,現實中具象到稍有些像就很受青睞,比較像已能受到既“似”又“不全似”般推崇,若極像一定追捧爆棚,臺北故宮“肉形石”可為例證。
齊白石畫《枇杷》(復印自國家圖書館藏書)
二、崇尚弘揚正能量
奇石由上天賜予軀體和外表,并由人從這些軀體和外表中發現所具之象,但人的主觀能動性也僅止于發現。即便在發現后,按照賞玩奇石基本規律與規矩,也不允許人去干預。而上天賜予奇石軀體和外表之過程,卻又非常偶然隨性,既無所謂動因也不存在目標,純屬自然界各種不同因素機緣巧合。這些巧合中,可以有擠壓、斷裂、崩塌、溶蝕、浸染和水流沖刷與搬運以及風沙吹磨等多種方式,使得造就結果,即人類心目中所具之象,千姿百態,可能無所不包。
人們都知道,奇石并無實際生活用途,唯一功能就是供人賞玩,使人通過賞玩獲得精神享受,比如愉悅、快樂、驚喜、滿足包括感悟等等。奇石所具之象無疑也要為人們賞玩服務,并在一定程度上扮演奇石給人精神享受主要源泉角色。但人有喜怒哀樂、好惡愛憎等天性,同樣的人、物或場景,有些能被人喜歡帶給人快樂,卻也有些會被人討厭帶給人憤懣……奇石具象所擬之人、物或場景,若也是被人討厭、帶給人憤懣的,人們精神享受就會化為泡影直至變為折磨。而既然不能從中得到精神享受甚至反成折磨,人們就會主動遠離,使其失去存身之地。這也決定了人們對奇石所具之象有選擇性,招人嫌、惹人怨、使人煩等負面題材,會不受待見,乃至反成累贅。
也正是人們對奇石所具之象的選擇性,使最受崇尚和歡迎者,都大多集中在清秀、典雅、祥瑞、朝氣、陽光、誠信、自尊、友愛、公平、包容等符合人們美好良善愿望可弘揚正能量方面。當然,也有一些所具之象可能說不上有無正能量,但又確實像某類人、某種物或某個場景,甚或是符合了朱先生在《近代實驗美學》之“形體美”篇中說的“平衡或勻稱”原則并成為單純的美之形體,顯然也屬可賞可玩類型,只是意趣會相對降低。若用古玩行大熱門瓷器比喻,則有正能量者可稱官窯,說不上有無正能量者為民窯,至于有負面意涵者則連做瓦片資格都沒有。
《歲月》 17×16×12cm 新疆哈密彩泥石 作者自藏
三、融為美之綜合體
奇石能供人賞玩,說到底還是由于美,是奇石之美讓人獲得精神享受,也就是朱先生在《談美》之“我們對于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篇中說的用來解人“精神上的饑渴”。從這個角度說,奇石所具之象就是奇石美的重要組成部分,并與奇石的其它特征,包括古人講的瘦、皺、漏、透和現代人總結的質、色、皮、意,以及圖紋具象石之外形和造型具象石上圖紋等,一起構建成美的綜合體。在這種美的綜合體中,至少有兩大因素能影響美,需給予特別關注。
第一大因素,還是所具之象本身。清秀、祥瑞等可弘揚正能量題材所具之象,最受崇尚和歡迎,但并不代表這些題材所具之象都一定美。美的所具之象,須能表現出所擬之人、物或場景的特有旨趣氣韻,如表現兒童要活潑、龍虎要矯健、樹木要繁茂、江河要蜿蜒、集市要喧鬧、風景要秀麗等等。相應地,若似兒童卻呆滯、稱龍虎顯羸弱、做樹木全枯萎、讀江河無曲折、看集市近荒蕪、講風景皆凌亂……別說不像,就是真很像也極乏味。而且,真像活潑兒童或龍虎等,也有全貌或局部之別與可愛或可憎之分,比如只能見背影或有不雅變態之處,就也可能離美較遠。貓夠可愛,病貓惡貓不討人喜;魚最鮮香,臟魚臭魚讓人掩鼻。奇石所具之象,除了選題材,分辨旨趣氣韻同樣不可或缺。
第二大因素,是所具之象和其它特征融合。多年前作者發表《漫話奇石質色》(載《賞石》2010年第4期)中提及,曾有老師比喻:一塊煤渣,就算有著維納斯般的優雅造型,具有一定的觀賞性,但其收藏價值也是有限的。該比喻說明所具之象須由合適的質搭配。其它特征如色、皮、意和古人講的瘦、皺、漏、透,以及圖紋具象石之外形和造型具象石上圖紋等,也一樣要與所具之象協調。如描述兒童用灰暗污濁、涂抹江河拿紅斑紫痕、圖紋生動卻外形三尖兩凸包括歪斜偏扭或斷裂殘破等,就未必能得認同。所具之象與其它特征融合,目標是讓賞玩者舒服,能暢心快意、怡情養性,不搭配、不協調乃大忌,由于這些都很難被歸為美。
總之,奇石具象,最終還是要以美為最高原則。所具之象與所擬之人、物或場景相像或者說相似屬于基礎,題材可弘揚正能量堪為重點,融合成美之綜合體則是終極期許。就是說,唯美才是核心,尤其在取舍時,用美進行檢驗、審視與品味,也許真能開辟捷徑并收獲驚喜。
作者簡介:
曹文慶,網名尚文石。河南盧氏人,供職于中國石化所屬第二大企業中原油田。接觸石頭10余年,在各地專業報刊發表奇石理論文章30余篇,有小公眾號《看石說文》自樂。
TAG 標簽: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