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甡:文人與金石-黃易
時間:2023-12-03 來源:匯石融通 作者:文 甡 點擊數:
張岱《西湖夢尋》記載:“小蓬萊在雷峰塔右,宋內侍甘升園也。……今為黃貞父(黃汝亨字,黃易六世祖)先生讀書之地,改名‘寓林’,………貞父先生為文章宗匠,門人數百人,一時知名士,無不出其門下者。”《錢塘縣志》載,晉葛洪煉丹于此,故有此名。
名士潘庭筠在《錢塘黃君墓志銘》中道:“君(黃易)嘗自繪《得碑十二圖》,又取所藏唐宋舊拓,漢魏諸碑,雙鉤附跋,刊為一集,名《小蓬萊閣金石文字》。寓林公舊筑室雷峰之東,額題‘小蓬萊閣’,用名此編,志不忘也。”“小蓬萊閣”為黃易庋藏金石碑拓之處,亦為終身使用的齋號,所著多用此命名。自用印中存有“小蓬萊”、“小蓬萊閣”多種。
黃易(1744-1802),字大易,號小松、秋盦等。乾嘉時期,金石學大興,名家迭出,以錢大昕、翁方綱、孫星衍、王昶、黃易等人為其中翹楚,時稱“金石五家”。黃易又工書畫、精篆刻,后人將其列入“西泠八家”,與丁敬并稱“丁黃”。乾隆四十二年(1777),黃易在京城結識翁方綱等人,他們以大學士翁方綱為中心,時常雅集,鑒賞討論碑帖書畫。黃易與翁方綱結下深厚友誼,信札往來,研討金名碑刻二十余年不輟。這對黃易的學術成就及仕途影響極大。
乾隆四十二年(1777),翁方綱借黃易所藏石經三段拓本,摹勒于石,因效慕宋代金石家洪適,刻漢熹平石經于會稽蓬萊閣韻事,自題書室匾額曰“小蓬萊閣”。恰好此時黃易寄來書札云:“先少參讀書南屏處名小蓬萊,欲構小閣”,兩人齋號不謀而合,洵為奇事,故翁方綱題石經卷首曰:“蓬萊宿約”。黃易亦篆刻兩枚同款式“小蓬萊閣”朱文印,與翁方綱分用。這就是翁方綱在《黃秋盦四十九歲像贊》中所謂“丁酉寫像,初持石經。小蓬萊閣,覃溪(翁方綱號)共銘”的喻義。這兩枚印鑒拓片,同藏于故宮博物院,今人亦可觀展其原貌。其中黃易自用“小蓬萊閣”一印,后流入濟寧碑帖收藏家莊縉度(字眉叔,號裴齋)之手,嘗鈐諸碑拓之上射利。這一印章,涉及黃易、翁方綱、莊縉度三個金石收藏家之手,故辯清此印異同流傳,對于金石碑帖的鑒定,必不可缺。
黃易其父樹谷頗具才名,博通經籍、金石,善書畫,尤以篆隸為精,亦工詩,有文稿傳世,與張照、金農.黃慎交好。黃樹谷在先祖黃汝亨“寓林講堂”舊地建“廣義仁學”,教書育人,得到京師名公卿的廣泛支持。黃樹谷尚精通河防,著有《河防私議》。黃樹谷英年早逝,家道中落,年僅八歲時黃易開始刻苦自學并教讀奉母,然不能給。乾隆二十三年(1758),十五歲黃易隨伯兄黃庭幕游楚北歷練,篆刻、書法、繪畫皆大有進步。乾隆二十九年(1764),黃庭因事所累被遺塞外輪臺,黃易撐起養家救兄重任。
黃易游幕各地,眼界逐漸開闊,收藏日豐,訪古尋碑,于金石尤為著力。因家庭重擔在身,黃易無緣科舉,卻因家傳治水,細研其父黃樹谷《河防私議》一書,取其法而用于實踐,并得到大學士翁方綱、慶桂等金石好友的認可與舉薦,十數年間,升至山東兗州運河同知(正五品)。因府同知尊稱司馬,時人稱其為“小松司馬”。亦如此,黃易后20余年主要活躍在山東。
清代金石學著作頗豐,據學者陸和九統計,有清一代知名金石學家多達424人,構成清代金石學的龐大體系,而黃易被列為“金石五家”之一,可見其貢獻之大。受其父黃樹谷金石收藏淵源影響,在清代金石學家中,黃易是以收藏豐富和精于鑒賞而著名。翁方鋼在為羅聘所藏《黃松石(樹谷字)各體書集古硯銘卷》有跋:“右錢塘黃松石集古硯銘,……予不及見松石,而得交其令嗣小松,以小松之精考金石,邯松石可知也。”錢大昕在《小蓬萊金石文字序》中說:“海內研精金石文字與余先后訂交皆蓋廿余家,而嗜之篤而鑒之精,則首推錢塘黃君秋盦。”
黃易藏品除碑拓外,漢印、諸吉金雜物款識、書畫、古磚、古硯均在搜羅之列。阮元在《小滄浪筆談》有道:黃易“收金石刻至三千余種,多宋拓舊本,鐘鼎彝器錢鏡之屬不下數百,余每過任城,必留連竟日不忍去。”柴萼《梵天廬叢錄》記載:“錢塘黃小松司馬嗜奇好古,每游一處,必訪求古碑之存亡,厥功甚巨。以其余力,收藏秦、漢銅印,裝訂成帙。”據韓天衡《天衡印譚》記載,《黃氏秦漢印譜》全譜存官印94方,私印280方,合計376印,成書當在嘉慶初年。黃易所藏古印,后來又大多歸阮元,后貢入內府。
黃易身后收藏物品星散。《故宮藏黃易尺牘研究.手跡》一書收錄黃易往來尺牘90余通,以金石學家黃易為中心,保留了大量乾嘉時期金石學家、官員、文人的交流、治學史料,具有很高的藝術與學術價值。故宮藏黃易信札,共輯得印記42方,涉及自用名印、齋號印、閑章及為他人所刻印章。這些印記的鈐蓋時間約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至嘉慶三年(1798),此后身體日衰,有詩感嘆:“人到衰年厭官場,凋零師友最凄涼。官貧幸年圖書在,遺悶時時味古香。”書畫、金石、古物,是黃易晚年的精神寄托。
嘉慶七年(1802),黃易感寒濕疾卒于山東運河同知護理運河道任上,享年59歲。黃易長子元長將黃易零落遺文編為《秋盦遺稿》,其女黃潤序:“先君博學嗜古之士也,……生平之博愛者秦漢金石,古跡殘碑;多能者真行篆隸,作繪刻符;至言乎詩詞題跋尤稱工雅。……”翁方綱《黃秋盦傳》中說:黃易“……所蓄金石甲于一時,……又精于摹印,談笑之頃鐵穎剨然,立成數枚出懷袖以贈友,馳論千古眉軒尋丈外。嗟乎,黃伯思(北宋文學家)、米芾而后世久無此人矣。”
TAG 標簽: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