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石價值最重要的基礎取決于“天然度”和“完整度”
時間:2024-12-08 來源:石界 作者:方 偉 點擊數:觀賞石的科學鑒定是在客觀把握觀賞石基本特性、成因機理的基礎上,借鑒地質學等自然科學理論及相關手段對觀賞石進行理性鑒定的過程。
鑒評觀賞石,先鑒后評。科學的“真''、藝術的“美''、人文的“善"是觀賞石鑒評的主要內容。科學的“真'',是指觀賞石的科學鑒定,科學鑒定是觀賞石鑒評流程中的首要環節,也是基礎性的工作內容。科學鑒定的結果對于觀賞石價值的判斷有著重要的意義。
觀賞石的鑒定內容涉及面較廣,包括石種、巖性、體量、光澤、硬度、風化標跡、品相、天然性、珍稀性等,觀賞石鑒定的基礎就是與其價值密切相關的天然性和完整度。本文將重點介紹觀賞石天然度、完整度。
一、天然度的鑒定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賞石,只有那些天然的、美的、意蘊高雅的石頭,才是真正值得珍藏的石頭。“真"乃觀賞石之本。鑒評觀賞石,鑒“真"在先,評優在后。“真"是指觀賞石的根本屬性一一天然性。觀賞石的“真"包括石質和石膚兩個方面。但就目前觀賞石鑒評的需要來講,主要側重于石膚的天然性,所以,鑒“真"即鑒膚,膚天成,則石為“真"。
思隱 | 松花石
(一)鑒定內容
石膚的天然風化標跡特征是觀賞石天然性的主要鑒定內容。石膚的天然風化標跡特征包括:
風化面:即麻坑面,天然石膚是自然力的風化結果,若細致觀察,天然石膚并非十分光潔,一般均具有明顯或細微的凹坑、凸起或裂紋,麻麻點點,俗稱“麻坑面"或“桔皮面"。另外,觀賞石一般都有較明顯的接地面,接地面是觀賞石最容易受到溶蝕風化的部位,南方氣候濕潤多雨,土壤偏酸性;北方氣候干旱蒸發量大,土壤偏堿性,在酸堿溶蝕作用下,使得接地面的石膚粗糙,呈現土面光澤。有些石種的接地面有明顯的銹斑、鹽漬,或“麻坑面"特征突出。
鑒定特征:石膚的凹坑或裂紋處,邊緣相對過渡自然,邊沿線圓順,無銳利鋸齒狀輪線,光澤有變化,但過渡柔和。石膚有凸起,如凸丘或凸出筋紋等,但起伏順暢自然。
風化漆:即水流漆或荒漠漆。風化漆是石膚表層的天然氧化薄膜,是天然石膚的重要指示性風化標跡之一。風化漆是水石和漠石類觀賞石所普遍具有的,若細致觀察可發現,不同石種、石品,風化漆的差異通常較大,漆皮厚薄、濃淡、多少都不盡相同,特別是質地松軟或漆皮很薄者,更需注意裂隙、凹坑及礦物結合部位。
風化紋:即觀賞石的天然風化紋理,它是母巖特性和差異風化的綜合產物。風化紋種類繁多,風格迥異,各具特色,如漠石中的風蝕紋、水石中的水蝕紋、山石中的溶蝕紋等。有些石種所特有的風化紋,是鑒“真"的主要依據。
天然石膚一般均具有明顯的天然風化標跡特征,人工石膚則不具備,相反,細致觀察通常可見到人工打磨、拋光或酸蝕的痕跡。人工石膚的常見鑒別特征:紋理為母巖原生紋理,直接反映母巖的質地、顏色、構造等特性,石表光澤均勻、單調、呆板或“賊亮",無風化漆。
經打磨或拋光過的石膚,凹坑或裂紋邊沿線呈銳利鋸齒狀,凹坑內外光澤對比明顯,一般無細小凸丘或凸出筋紋,無風化漆,石膚光澤較均勻,拋過光的石表“賊亮",接近或達到玻璃光澤;經噴砂過的石膚,有較自如的起伏變化,但光澤均勻,呆板、多土面光澤,原巖色彩,手感粗澀無風化漆。
(二)鑒定方法
主要鑒定方法:光澤鑒定法。目前,鑒定石膚天然性較為有效的方法是光澤鑒定法,即在光線較好的地方,利用石膚的光澤(即光斑或反光面)全面細致觀察石膚,尋找比對風化標跡特征,即可判斷石的“真偽"。輔助鑒定方法:手感鑒定法和風化標形鑒定法。
手感鑒定法。通過手撫摩石膚的不同感覺來判斷觀賞石的“真偽"。應當說不同石質、石種的觀賞石,手感差異較大且微妙,這需要一定時間的比對實踐,像摸麻將牌一樣,熟能生巧,感由心生。一般來講,整體作偽的石頭手感是有共性的,如拋光(磨光)石手感輕、滑、勻、順,無凸起;噴砂石手感滯、澀、勻、糙,有起伏。
風化標形鑒定法是最直接的肉眼觀察法。如漠石的風蝕柱形、陡崖形、溝槽形、洞穴形、壁板形等,都是差異風蝕作用的見證,其造型變化大,剛柔相濟,方向感強。水石具有整體渾圓飽滿、輪線園順等特有造型,常見的水蝕形有渾圓形、扁圓形、次渾圓形等。
(三)天然度的分級
天然:石膚各面均自然天成
亞天然:人工切底,其他面天然。
非天然:底面之外,仍有人工打磨、拋光等痕跡
爐嵊 | 淄博文石
二、完整度的鑒定
“殘缺是一種美,但'殘缺美'絕不是美的殘缺”,這里所講的完整度是指觀賞石石膚等物質層面上的完整度,它與形質色紋韻等鑒評要素在審美表現上的完整性是有區別,完整度屬于科學鑒定的范疇,而完整性屬于藝術鑒賞的范圍。觀賞石的完整度,又稱觀賞石的品相。破損、破損類型及數量是觀賞石完整度鑒定的主要內容。
(一)鑒定內容
觀賞石的破損分為兩類:一類是天然破損,行話稱“天殘”、“老崩”(含天然裂紋),“天殘”面往往風化的不夠完全,和周邊石膚有一定差異。有些“天殘”是沿裂紋面破裂開的,殘面常會有裂紋銹斑殘留。觀賞石是天然石體的自然風化殘余物,“天殘”對于觀賞石來講,雖說是在所難免的,但殘面過大或裂紋過于明顯,破壞了主題意韻的表達,就會影響到觀賞石的品相及收藏價值。二是人為破損,簡稱破損。破損是人為產生的石膚破口、石體斷面或裂隙。觀賞石在采集、搬運、清洗、配座等諸多環節,都可能會造成觀賞石的破損。若破損面很小,可通過自然風化養護的手段恢復,對石品的影響不大;但若破損面較大,即成“殘品”。俗語道“殘貨半價”,特別是對收藏級的觀賞石來講,破損近乎災難,因為完整度是觀賞石購藏活動中既嚴格又苛刻的抉擇指標。
(二)鑒定方法
完整度的鑒定方法較為簡單,通常采用光澤鑒定法和手感鑒定法即可。光澤鑒定法,即在光線充足的地方,通過石膚的光澤(光斑或反光面),全面細致地觀察石膚的天然風化標跡特征,如“麻坑面”或“桔皮面”的表現、風化漆的分布,風化紋的特點等,特別要注意光澤度的驟然降低處,如啞光區,暗淡處等。
千秋偉業(葉) | 廣西紅水河剛玉
光澤在每塊觀賞石上的表現并不是完全統一的,通常會有一定的區間變化,如釉面光澤—陶面光澤,陶面光澤—土面光澤等,但這種光澤變化是自然的漸變或柔和的過渡。破損屬于石體上的新鮮斷面,斷面參差不齊,多呈暗淡的土面光澤,破損與周邊的光澤是突變的顯現,突現的啞光區,光澤對比很明顯。另外,破口一般都具有鋸齒狀或剛直生硬的外緣線特征。
“天殘”屬于石膚的天然破損,有一定的風化度但不夠完全,光澤度高于土面光澤,但與周邊光澤相比略低或存在光面角度異常。較成熟的“天殘”邊緣線一般是自然圓順,柔和曲緩的。
光澤鑒定時若發現該類疑似區就需認真鑒別,通過觀察周邊“麻坑面”、風化漆、風化紋甚至天然裂紋的走勢及變化過渡情況:觀察區內的光澤、表面構造、斷口特征等,以確定是破損面還是“天殘”。手感鑒定法。在光澤鑒定的同時,也可輔助采用手感鑒定,破損處手感粗糙生澀,邊緣扎手銳利,與周邊對比明顯。“天殘”手感相對滑順,邊緣多為次棱角狀,無掛手感。
(三)完整度的分級
完整:石膚各面完好,無殘破損。
較完整:主觀賞面完好,其他面有一處小的天殘。
不完整:主觀賞面有破損或明顯裂紋,或其他面有多于兩處的破損、裂紋。
TAG 標簽: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