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難得一見的奇石盛宴不能不說
時間:2024-06-19 來源:河南奇石網 作者:行 瑜 點擊數:
初夏時節,風和日麗,應幾位石友邀請,在鄭州市西郊認識了一位頗有傳奇色彩的女性奇石收藏家,并且第一次欣賞到了一桌奇石盛宴,這些全部用石頭組合的饕餮大宴讓人耳目一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驚嘆,令人贊嘆。在這位老大姐的指引下,我和河南奇石網總編輯梁海峰先生有幸觀賞了她的奇石藏品,真的是令人大開眼界。
琳瑯滿目的奇石裝在上百個整理箱中,有名稱記錄,有數量記錄,滿屋的特制專柜整齊的靠墻排列,各類型奇石、觀賞石整齊的擺放在展示架上,置身其中,真的使人感覺仿佛進入了奇石的海洋。 柜子上擺的,架子上放的,地上堆的,全是奇石、觀賞石,多到無法記起數量。奇石的種類品樣繁多,造型各異,這么龐大的收藏數量,真的讓人瞠目結舌,于是自然就問起藏家的收藏之路。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20多歲的趙女士因工作關系,經常與礦石料打交道,還經常出差到全國各地去考察礦石料,因此開始接觸石頭。一次,她和同事一起去南京、武漢等地出差,從南京來到武漢,在武漢長江大橋南側橋頭下面,看到一當地人在地上攤了一堆五顏六色的石子。趙女士出于好奇,隨口問了一句,這是什么呢?這么好看!當地人應聲回答到,這是雨花石。趙女士喜出往外,在南京時就想著看看全國出了名的雨花石,想不到在武漢意外見到了。她說,看到地上一堆雨花石五顏六色,鮮艷奪目,晶瑩剔透,好生喜歡,但僅僅是喜歡,沒有太在意,若有所思的向前走去。趙女士回憶說,剛走了幾步,她覺得像失去了什么一樣,她好像與那些石頭有緣,戀戀不舍。于是,她立馬回過頭來,跑到雨花石灘旁,順手掏出2塊錢塞給賣石人,彎腰抓了一把雨花石,便匆匆的離開。當時她是怕同事看見她買幾粒石頭說她傻,怕人恥笑。于是,在匆匆忙忙和懵懵懂懂之中,趙女士第一次與石頭親密接觸,而當時人們還沒有過多的收藏意識,更不知道石頭還能成為收藏領域的一支潛力股。趙女士回到家里,找一個盆子,裝滿了清水,把從武漢帶回來的雨花石放在水里仔細欣賞,越看越有興趣,越看越開心。從此,她漸漸的迷上了石頭,而且與石頭結下了終身的緣分。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振興,收藏也迎來了百花盛開的春天,奇石收藏也從方興未艾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奇石熱在華夏中國達到了高潮。 趙女士近水樓臺先得月,成為比較早的奇石收藏和研究者。數十年來,在工作之余,她拉上自己的幾個侄子,全國各地四處覓石,精心收藏,樂此不疲。為了找到理想的石頭,他們十下新疆,最遠處到了霍爾姆斯口岸,到過克拉瑪依,到過阿勒泰山。
內蒙古的蘇尼特右旗、蘇尼特左旗成為他們長往之地,只要當地牧民一個電話或一個信息,他們立馬不分晝夜、千里迢迢去覓寶。廣西、江西、湖北、安徽等地都留下了他們尋找奇石的足跡。 僅2004年至今的二十余年間,他們覓石的行程數十萬公里,是真真正正的石癡。一次,趙女士看到一本著名奇石專家于瑞軍編輯的《食為天奇石選》一書,不覺大開眼界,愛不釋手。 因為她收藏的很多風礫石、瑪瑙石、金絲玉等,都與形形色色的食品相似。這本書給了她啟發,走系列奇石的路子。為了得到這本書,趙女士頗費周折,通過出版社聯系到于瑞軍老師。于老師被她的執著所感動,特贈書一本并親筆留言,成為一段石友交往的佳話。 趙女士發現,很多奇石,自然天成,與生活中的食品非常相似,惟妙惟肖,既有中國傳統美食的特點,又有傳統烹飪特色。 從此,趙女士把食品石作為系列收藏目標之一,成為該系列的標志性人物。趙女士在介紹她收藏的《秀珍奇石御宴-------皇家早餐》時說,這桌奇石盛宴與其的奇石宴有所不同,主要在于它的體之小、形之像、質之優、色之真、皮之美、韻之神、量之稀,項項俱佳,基本囊括了奇石的全部特征,而且全天然無任何人工雕琢之處。2013年9月29日,在全國《中華百桌奇石宴》展銷活動中,趙女士的奇石宴展品得到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的認證,并頒發了《參與證書》。 據了解,戈壁灘中,是一個極其特殊的地理與地質環境。常年降雨量不足,晝夜溫差大,使巖石經常處在劇烈的熱脹冷縮作用之中,從而加大了解離的速度。尤其是高密度、高硅質的巖石,其解離的速度更快。吹不完的沙漠干旱風,風速大,而且夾雜著細沙,年復一年地對巖石吹打、磨礪,這實際上等于大自然對巖石進行全方位拋光過程。 通過自然之手,巖石表面被打磨的光澤如鏡。在此過程中,不同的巖石由于質地不同,重量不同,所受風力不同和在風中運動的情況不同,而被加工雕琢成不同形狀外貌,顯示出不同的藝術效果。 一般來說,風礪石越是體積小的,其光澤度和形狀就越好,巖石中所含的化學成分及結構越復雜,其外貌形態也就越發顯得多姿多彩,引人入勝,其觀賞價值也就越高。金絲玉是產于中國新疆克拉瑪依市烏爾禾魔鬼城方圓100公里的階地、戈壁灘、沙漠等地域,是非常具有潛力,可供雕琢藝術品的玉石品種,產自于古絲綢之路玉石顏色為黃,紅,白色為主。 內部帶蘿卜絲紋得名金絲玉。葡萄干瑪瑙,形成于一億五千萬年前,因其形似“葡萄干”而得名。億萬年前,由于巖漿運動,導致海底火山噴發形成瑪瑙雨,瑪瑙雨下落并迅速冷卻形成顆粒;億萬年來,歷經地殼變動、氣候異變、海水浸泡、戈壁高溫、風沙磨礪等大自然的雕琢,幾度滄海桑田后,葡萄干瑪瑙石質自然,外形多變、色彩絢麗、經絡明顯、紋理清晰,久藏干旱之地卻仍保潤澤鮮亮,成為天然的籽料寶石。它石質堅硬,因純度高、光澤潤度好,堪稱為瑪瑙中的上品…
2008年,歐洲客人到家參觀趙玉珍奇石宴
閑言少敘
我們還是看看收藏家的石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