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石:毛茸彩石《 一片廢墟 》賞析 圖
時間:2019-06-15 來源:華夏奇石網 作者:侯桂林 點擊數:在“黎氏閣杯”第十一屆石博會石市上,一塊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小石頭吸引了我的眼球。于是便問石商,“它是什么石種?產自何地?”石商回曰:“我們當地人管它叫‘毛茸彩’,產自內蒙古阿拉善戈壁灘里。”再問他產出量如何?什么價位可以出手?石商答:“產量相當少,很少遇到,我也就這么一塊,真還舍不得賣掉。因為你以前照顧過我的生意,真想要就給你個特別優惠,一口價五百元行不?我敢保證,在展會上你不會再遇到第二塊的!”為了再添個新石種,我便收獲了它。從哲學意義上講,這便是“本能決定了愿望,而愿望決定了思維及行動。”
《一片廢墟》(毛茸彩石)
我之所以要收下這塊名不見經傳的石頭,除了好奇心理(奇者即稀有、罕見),還因為想象和記憶的樂趣。從哲學觀點上講,也就是“想象與記憶是無法分割的。”觀賞這枚只有巴掌大小的毛茸彩石,讓我想到了另一個哲學問題,即“每一門科學,都是從哲學開始,以藝術結束的”學理問題。從藝術審美出發,我當即為它命了個觀賞之名——《一片廢墟》。從這片沉寂的“廢墟”上,我聯想到,它原本是一座多彩而繁華的城市,高樓林立,綠樹成蔭,人來人往,川流不息,好一個充滿生機與激情的美麗家園!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無情地將這個家園變成一片廢墟。曾經的唐山、邢臺、汶川、玉樹等地都概莫能外,真是天災無情,將多少個家園毀于一旦。由此又想到:“哲學的追求是本源與本質”。雖然美麗無私的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但其也有殘酷的另一面。所以,我們看待世間的人事與物事都應當一分為二,既要立足于善良與美好,也要警惕,防患于未然,如此,才不至于大喜大悲或唏噓有太多的遺憾。
五百元買了石頭,又花三百五十元請人配了個黑檀木底座,我滿心歡喜,而朋友看后卻說不值。值與不值也是個辯證的哲學問題。對我來講,一件含有哲學意味的石頭作品雖然不會使我發財,卻能使我享受到一種學哲學的快樂。正如美國學者維爾·杜蘭在《哲學的故事》書中所言:“哲學里有一種樂趣,甚至連形而上的幻影也是那么引人入勝。”余以為,真正的賞石藝術是以啟發人們的智慧為已任,而非為了發財。
TAG 標簽: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