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和烏蒙磬石
時間:2024-01-06 來源:碧琳讀石 作者:張祖臺 點擊數:
高峰者,晉人。玩石三十余年,餐風露宿,跋山涉水,只為尋覓一尊賞心悅目的奇石。可傾行囊所有銀兩,又耗黑發成白霜,如今年六旬,藏石萬方。人稱石癡,自喻為:石者高峰。
記得散文家張銳鋒先生為高峰藏石著文稱:熱愛石頭、尋找美麗的獨特的石頭、珍藏具有藝術價值的石頭、經常與石頭為伴,仿佛成為中國文化中的一種習慣。這不僅是一種與生俱來的癖好,乃是一種人類生存和天人合一的絕妙隱喻。
由此,我以為高峰與石頭,具備了玩者、藏者、賞者的綜合品質。
玩而尚志,志而彌堅;藏而潤心,心而純凈;賞而傾情,情而醇厚。
想當年,為了打破山西無奇石的武斷,他足跡踏遍虎頭山,終于覓得
大寨石
,累積數千枚,擇數方示眾,其石論形圓潤多姿,聽音清徹如銀,博得石界贊譽。
一位偉人曾有“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詩句,令浪漫主義躍然紙上。
烏蒙山
整個山區群山起伏,如浩海騰波;山峽谷深陷,如刀切斧削。
登高望遠,烏蒙山中有山,峰外有峰,逶迤連綿,實在壯觀。
而近年來,高峰足跡入烏蒙,在磅礴的“泥丸之上”,從初識烏蒙磬石到與其石爆發熱戀,頗有些相識相知恨晚之感嘆。
在高峰的藏石館,烏蒙磬石被置于主位,醒目而凸現沖擊之力。
高峰告訴我:
烏蒙磬石屬碳酸鈣類石灰巖,形成于6~7億年前的元古代,分布在貴州省畢節市境內,尤以七星關區、大方縣、威寧縣分布最廣。
其形峻峭、
盤虬
、嶙峋、剔透,鬼斧神工的雕塑之美觸目驚心;
其聲清麗、綿長、盈實、幽雅,敲金擊玉的天籟之聲美不勝收。
從賞石的角度,造型石的“瘦、皺、漏、透” 是具有同質化的特征,而具體到某一地域的或某一
方石頭
,簡單地用“瘦、皺、漏、透” 加以審美,必然產生雷同化、疲勞感。讓一塊石頭鮮活起來,這需要加入文化與情愫。
一塊石頭的誕生是大自然的造化,而賦于它更有意味的文化元素和情愫,則是人與自然共同創造的結果。從烏蒙磬石受到啟發,高峰開始注重文化融入和情愫的修行。就像一杯酒、一盞茶,充其量,酒是五谷發酵后的蒸餾水、茶是一片炒青后的樹葉而已。但它們卻以高價位、高身價介入人類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需求,追其根,就是它們已成為文化符號。一方石,如果僅僅從造型、畫面上去簡單解構,它的價值依然是一塊石頭。
如高峰所言:藏石與賞石,需要“慧眼”,伯樂有慧眼,可識千里馬,藏石家無慧眼無以藏其珠。萬架大山,洋洋石市,數以千計,藏石者眾,石比銀河,繁華迷眼,意欲覓得奇珍之石,非有慧眼不可。慧眼當由知識、情愫、文化所構,即:視野曠遠、知性廣博、文脈融匯、象由心生。
從目前高峰所藏烏蒙磬石來看,數量質量可謂大觀,在文字、畫面、造型幾個基本分類的同時,對每一方石都從命名、賦詩、著文等進行了梳理,盡可加入文論、想象、情思之要素,比如:有一塊烏蒙磬石,具象是一個“王”字,小學一年級都可一眼識得,但細看,其筆劃蒼勁,起落有度,棱角明朗,有魏碑之力度。置于普通的底座之上,都有王者之氣。而另有一塊石頭,造型為大雁展翅,其雙翼伸展,可見扇動的波浪之美。細思,孤獨的飛翔令人憂傷而明亮。
四,
有一個“完璧歸趙”的故事,那塊十五個城市都不換的和氏璧曾讓我著迷。而“通靈寶玉”與人合一,創造了一部《石頭記》,也曾讓我幻美很久。當然,那個宋徽宗用皇上的手畫下傳世《
祥龍石圖
》,更讓人思考:誰者尊貴?石者?帝者?
傳說:宋代書法家米芾新職上任時,發現院中立大石一尊。他大喜:“此足以當吾拜”,于是整衣冠而拜之,并尊其石為“石丈”。
代代文人騷客賞石詩文數以萬計,石以文興,文自石來,問世間石為何物,直教人如此癡迷?
入大川,望高原,長江黃河跋涉致遠;今再覽烏蒙,覓石、藏石、賞石,方興未艾。
張祖臺,詩人、書法家,筆名病夫、魯漢,上世紀五十年代生。從事詩歌創作和書法研究五十余載,現任山西北方書畫文化藝術研究院黨支部書記。先后出版詩集多部,并獲海峽兩岸書法大賽作品金獎。擅長大型文化藝術活動策劃和文案編輯,現兼任山西省商業聯合會文化藝術顧問。巜新領袖》雜志總編,寫有多篇奇石賞析文章,曾在《大眾收藏》報連載一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