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尋石的故事
時間:2013-02-08 來源:中觀網 作者:河北石友 紅山 點擊數:紅山齋,是二十年前收集硯臺、章料和懵懂賞石時的書房老號,取如魚得水、如龍乘云、水火既濟、木火通明、人丁興旺、星火相傳之意。進入奇石境界之后,這種美好的夙愿進一步應驗了:不光老號煥發了新春,連同餐廳、客廳和陽臺也都“火”了起來。總結一下,就是兩點:一是原本空蕩的房子變成了所謂的琳瑯滿目,在家人面前從此有了“可圈可點”的成就感;二是奇石為媒,融入了一個龐大的石友體系,尋石、賞石的空間變得更加寬闊了。如果說心得,就是三個字:一定要“走出去”。草根階層,只有暢游到更加廣闊的實踐海洋中去,才能更好地印證、修整自己的理性思考,深化、豐富自己的賞石閱歷,充實、完善自己的鑒評手段,建立、鞏固自己的賞石尊嚴,激發、鼓舞自己的藝術靈感,推進、帶動自己的精致藏石。
太平盛象
“煙花三月下揚州”
就在孟浩然下揚州1200年后的這個季節里,追隨詩人的足跡,我們幾個石友自駕游來到了瘦西湖。那天,迎著乍暖還寒的春風,剛剛買了門票,猛然發現對面三輪車上鮮花簇擁下的幾塊奇石,大家眼前不由一亮。“老大伯,您是買花兒送石頭嗎?”帶著濃重的外地口音,一位旅友俏皮地向鶴發童顏的老攤主說道。“小伙子,你也是個方家吧”,南方人的睿智顯露無疑,并幽默地挑起話題:“最近有樁喜事,要備些銀兩,你看上了哪塊,好說”。閑聊間,旅友以220元的價錢買下了一塊長江綠泥瓜形石。我感興趣的是一塊安徽彩靈璧。老人介紹說:“這塊‘太平盛象’,是我多年所愛,它最大的奧妙在于‘五面吉象’”。按照老人家的指點,我仔細地揣度起來:下大上小的漫圓體,高37CM,底部周長81CM,借助本分的褐黃、蒼灰、暗紅三色變化,與紋理、造型的配合,坡形頭頂和象鼻、象耳間巧妙地形成了栩栩如生的“象頭”模樣。石頭轉上一圈,在保持兩只象耳顏色始終一致的前提下,通過象鼻、象耳的角色轉換,即象耳變幻成象鼻、象鼻再變幻成象耳之后,就分別形成了朝向五個方向的五個“象頭”神態。五為中堅之數、中央之土,“五面吉祥(象)”就是寓意五谷豐登、國泰民安,就是祝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祝福各族百姓如意安康。
領頭羊
初識貴族石友
2012年4月,結束了福建的鑒評工作后,我們從廈門飛往桂林。從舷窗鳥瞰四月的廣西,花紅柳綠,江河蜿蜒,一座座飛來的奇峰仿佛一塊塊特大號的奇石。美景頓時沖淡了大家旅途的疲憊。
八點鐘才起床的我們,錯過了柳州著名的“鬼市”,還能否撞上更好的運氣呢?用過早餐后,我們來到了苗圃奇石市場。
繞過林林總總的店鋪和散亂的攤販,來到中間的敞篷。這里整齊地停放著幾排車輛,從一頭望過去,有貨車,有面包車,有吉普車,也不乏各型轎車,但深藏里面的一部咖色7系寶馬,還是格外地引人矚目。車的主人是一對小夫妻,男士微胖,倜儻瀟灑,女士裊窕、靚美如花。倆人雖然夾在石商中間,但同那部車子一樣,仍然顯得那么的超凡脫俗:他(她)們看上去就不是賣石頭的,而應該是出來采風、或是體驗生活的。后備箱內,幾個紅木盒里散落著七、八塊大化石。“這塊什么價格?”我指著其中最惹眼的一塊問道,“這方‘領頭羊’底價4000元,給朋友的價格”男士答道。“再便宜些給這位先生吧,我們也好早些回去”女士話里帶著苦衷。原來,這塊石頭成了他們的傷心石,剛才差點和一個多年的朋友吵起來,所以恨不得一下甩掉。可不,倆人臉上還掛著不舍和遺憾呢。“北方人很痛快,我們喜歡打交道”,看著我還沒換掉的長衫,他說道。接下來五分鐘的閑聊,給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為表盛情,這對省會來的小夫妻還誠邀“去家里坐坐”。
青秀山區域,幾乎囊括了南寧最豪華的房地產項目,而他們所說的“家”,竟是一棟占地五畝、剛剛啟用的多層私家會所。這棟古典建筑,坐落在半山腰,叱咤巍峨,大氣磅礴,很讓人想起香港的富人區。里面的藏品除讓人目不暇接外,還有演藝大廳內姜昆等幾十位名人的簽名和留影。他們周到的很,轉了附近的奇石古玩城,又去了北湖海陸豐和邕州老街,中間還瀏覽了南寧最繁華的市容。日程被安排得緊鑼密鼓。
謙和好禮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透過小兩口誠懇接待萍水相逢的石友,我仿佛悟出了他們成功的秘訣。次日,謝絕了他們贈送的奇石小品,帶上包香茶,又匆匆的踏上了新疆之旅。
頑皮的熊貓
哈密奇石市場
對“口里”人來說,新疆的天氣總是與“惡劣”聯系在一起。最讓人受不了的,除溫差的巨大變化外,還有那強烈的紫外線。這不,剛剛到了哈密兩天,就患了感冒,還犯了鼻炎。
遠通市場,永遠是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一個主要原因是大家都認為“有漏可撿”。來這里賣石頭的,要么是從戈壁灘剛剛趕回來的標準石農,要么是帶來新貨的石商,總之,這里的石頭大多是標準的一手貨。另外,這里還有明顯的價格優勢,比阿鴉橋和天山南路兩個市場明顯要低一些,比大十字一條街還要低許多。今天的運氣還不錯,先是上午以70元錢買下了一組老坑綠泥石的七小對,下午又得了塊“頑皮的熊貓”。這個被稱為國寶的頭像,是標準的地表瑪瑙,亞光包漿,高13CM,寬16CM,厚11CM,白色臉膛中透著些許粉紅,雙眼、鼻頭和嘴巴是黑色的,頭上頂著兩只靈動的耳朵。說它頑皮,是它張著大嘴巴、閉著左眼、睜著右眼,一副搞怪逗人的樣子。我仿佛聽見它講:“歡迎新主人,我要出去周游世界啰!”
雖然又染小恙,但總有收獲,應該打道回府了。
奔跑的小野豬
大戶收藏及我的幸運
紫金石,產于河北省順平、滿城兩縣交界的太行山上,一條寬兩米、深兩米、長十公里的石脈,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就基本開采完了。
這種石頭,線條明快、顏色正統,造型生動,非常受藏家的喜愛。由于交通不便,距離遠的,能夠得到一塊半塊已屬幸運;但距離較近,或有條件的,趁著這個機會,索性就開始了海量的收藏,說是要留給后人的。石家莊的一個老板,聽說半年內就收了13個康巴斯(一種載重幾十噸的貨車)。在康關村,我們還目睹了一個令人震撼的場面:山坡上的一戶人家,在院里挖了一個足有六米見方的大坑,不斷往里面一層層地碼放著紫金石。據專家估算,80%左右的紫金石及更多的精品石目前都掌握在大戶手中,剩余的20%在市面流通或在散戶手里;至于精品,眼下能見到的就更是微乎其微了。
發現和推廣紫金石的第一人,是當地的王老師。他在國道邊先后開過幾家石館。由于起步較早,手頭的存貨還有一些,且多是地表的老貨。人們都說王老師的性格很孤僻,石頭的價格也讓草根們難以接受。于是,第一次造訪前,我還忐忑地制定了一個見面方案。那天,朋友打了招呼后,王老師很是高興,一連追了我幾通電話,不是問走到哪了,就是反復叮囑路上怎么走,顯然他很期待。但當我出現在他店里的時候,卻又偏偏沒有表明身份。問一下石頭的價格,果然高的驚人,于是憤然離店,嘴中還念叨:“聽說王老師的石頭要更好,價格也合理,我去找他”!聽了這話,他說:“你是老于推薦來的張老弟?哎呀,大水沖了龍王廟,請坐,請坐”,他馬上借坡下驢,“好吧,價格就給你開個先例,你常來我少賺”。與王老師算是不打不相識。“奔跑的小野豬”,就是這次的收獲。
春天播下種子,秋天收獲碩果,這是自然界的基本規律。但尋石的過程卻不總是幸運的:行萬里路不一定得到好石頭,得了好石頭又可能重新上了路,這個怪圈,難道就是“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換來的結果嗎?草根們的血汗錢(基本是省吃儉用,有時也可能變賣些資產,甚至可能挪用一些子女的教育費、父母的養老金)被換成了冷冰冰的所謂奇石之后,這里面又有多少是值得呢?夜深人靜時,我常常愣愣地思想 … …
最后,我們以賈平凹老師的這段話作為結語吧:
人與石頭確實是有緣份的 … … 今日我有緣得了,不知幾時緣盡,又歸落誰手?… … 我們其實不一定是萬物之靈,… … 當我們住進一所房子后,這房子也會說:我們有緣收藏了這一個人啊!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