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精品奇石收藏賞玩 有著很深的文化內涵
時間:2015-06-18 來源: 古董古玩交流中心 作者:閔思俊 點擊數:天然奇石收藏之文化遺產保護
隨著大眾文化崛起的時代,人們對精神和文化追求的層面越來越豐富多彩,但同時也顯示出文化深度的蒼白乏力。
當今觀賞石市場的燥熱并非使觀賞石藝術上升到文化自覺的高度。
普遍人所知,賞石文化需要沉淀,需要培育。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而這種積淀和培育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想賞石達到極致的境界,必須堅持不懈地學習賞石理論,把賞石理論作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來體味在賞石的潤澤下得到極致的快樂。
因此,賞石需要一定的文化內涵,文化底蘊,這就需要賞石者不僅要懂得賞石技巧,更要有一定的文化素養以及深厚的文化根基,當然賞石文化也不是僅靠書本理論能夠培養出來的,要經過賞石者長期積累的不可逾越的“讀石萬遍,行萬里路”的修煉過程,現在我們感嘆的是某些地方在舉辦觀賞石展覽的同時,仍然缺少優質的文化氣息,很大的原因是由于這些舉辦方的策劃者缺少文化的積淀,而處在對“石文化產業化”的盲從,對商品化的屈從,使時風下的某些賞石者未能堅守觀賞石藝術的純粹性,在脫離精神追求的本體,使之賞石文化走向了反面。
如今,我們不能用賞石在現實社會中的普及程度和追捧熱度來衡量當代賞石文化的發展高度。也不能用發展規劃的制定和培訓鑒評師隊伍來評價觀賞石的實際水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批精英人才才行。于是,我們要在賞石深處找文化,在極致中修養自己。確實,賞石的技巧可以通過日久天長的磨練而臻于無窮境界,而心靈的豐富程度是深不見底無窮無盡的。現實上真正的玩石家都是淡泊名利、能耐得住寂寞的,事實證明,只有守得住寂寞,才能成為“寂寞高手”的美名。故此他們把玩石作為心靈的慰藉和心靈的創造。
同時也認識到觀賞石一旦做了物質的俘虜,必然會犧牲其精神,觀賞石一旦失去文人的文化品格,其藝術必然失敗。因為文人的本身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他們企求的是一種境界,因而受到當代文人和玩石家的追捧。事實如此,現在已經有不少玩石家們認識到這一點。他們沒有一味去追求轟動,追求炒作,追求藝術以外虛幻的云彩,而是踏踏實實坐下來,認真讀書,潛心賞石,或者從大自然中去尋找靈感。
在前人的行跡中尋找賞石文化,在不斷的歷練中漸臻賞石意境。他們慢慢積累,不急于成名,也不急于謀利,更不去追逐潮流,從而以全方位地提升自己。如果現在絕大多數玩石家都能做到這一點,他們的鑒評水準和賞石文化必將成為人類精神的寶貴財富,引領普羅大眾在賞石藝術追求中進入高雅的殿堂。
毋庸諱言,的確,現在有部分玩石者熱衷于名利,甚至把玩石當成了“發家致富"的一種渠道,而他們在觀賞石市場上耐不住寂寞,急功近利,一味去追求轟動效應,追求炒作。他們的做法顯然缺失了一種文化方面的培育。沒有把賞石文化與市場經濟運行融為一體,這樣一來,觀賞石應有的價值而得不到更高的認定,更談不上更好的經濟效益。因為觀賞石的價值高低,是由它的稀有程度和石體的欣賞高度來決定的。只有極具觀賞石的稀有程度和石體的欣賞高度,才能體現觀賞石的具有價值。其實愈是稀奇的觀賞石,愈是低調;愈是有高品味的觀賞石,愈能耐得住寂寞。因此,要想獲取雙贏,就心須要徹底抵制這種泛濫炒作,同時要從文化深度和精神高度來進行培育觀賞石市場,只有在精英文化的理論深度與市場經濟運行方面進行培育,才能得到雙贏, 從而在廣度地普及大眾文化和拓展賞石文化中起到積極的作用。因此,我建議大家,在觀賞石市場的燥熱時期要耐得住寂寞,要經受住功名利祿的誘惑,在誘惑面要選擇好自己的品味與追求,把握好自己的境界與底線,堅定自己的抱負與志向,追求一種高尚的賞石精神,以深厚的賞石文化再創新的輝煌。
TAG 標簽: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