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風聽雨覽景 讀書鑒畫賞石
時間:2022-08-12 來源:華夏奇石 作者:劉 翔 點擊數:
由中國士大夫階層創造的“風雅文化”是東方文化的精髓,它不僅根植于東方的自然之中,而且含概了儲釋道諸家思想的文化淵源及人文精神,并通過“山水泉石”、“風云雨霧”、“松竹梅蘭” . “劍騎獵釣”,去親近自然,欣賞自然,回歸自然,又通過“詩詞歌賦”、“琴棋書面”, “香茶美酒”, “園林賞石”去再現自然,寄情自然,投身自然。
作者與他的《聚雅堂》、《臻品坊》
其實。人類本來就是自然的產物。人類欣賞自然之美的本身,正是在欣賞我們自己。同時,也是欣賞我們人類對自然之物的審美理解。
“聽雨雨往往聽雨樓邊往聽雨聲聲滴滴聽聽聽” “觀湖潮來來觀潮閣上來觀潮浪浪濤濤觀觀觀。
這是一幅詞聯形式,描寫江南一帶聽雨觀潮(風)的橙聯。此聯充滿了詩情面意聯中連用了三個聽和觀,即有本意,又有諧意,象聲見形,給人“雨打芭蕉”, “石階聽雨"之清新而動聽: “巨浪淘天” , “濤拍石岸”之激動,豪放,賞來頗有些韻味
熱愛自然,首先得去欣賞自然, “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 ; “諷諷秋雨中,淺淺石溜瀉"; “春水渡過渡,夕陽山外山” ; “巖亭高樹雜,石徽瀉泉鳴"; “江從樹里斷,山入而中無”;“石脈水流泉滴沙,云根苔鮮山上石”。當你面對著這些優美的山水景色。不能不會使你思緒萬干,心潮激蕩,甚至激情飛揚。我們與萬物溝通,與天地呼應,不單單地是為了感受神奇大自然那無限的魅力,而是在凈化心靈,陶冶情操,鍛煉身心,追求“回歸自然, “天人合一”的境界。
古人云:"行萬里路,讀萬卷書 ", 也可以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成為歷代儒家子弟求取功名的階梯,實現儒家理想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成為文人雅士博古通今,涵養情操,提高鑒賞的工具和途徑。上至天文典故,下至地理雜記,無不在博覽之列。另外,讀詩鑒畫也成為文人雅士生活的一部分。詩畫同源, “貫詩之畫境。鑒畫之詩境” ,通過詩畫,抒發情感,構造意境,寄托理想。在“壯美”、“秀美”、“奇美”之中得到升華。
“無聲的詩。立體的畫“不僅可以用來形容園林之美,而且也可以用來表達賞石之情的。賞石作為自然的縮影,或被稱為“小自然” , 自古就倍受歷代文人雅士的喜愛,它既有人類賦予的藝術般的詩情畫意之美,還有大自然生成的真實之美,它比詩畫更真切更貼近大自然以致成為“隱逸文化” , “山林文化”的標志。由于大自然的屬性,它更能夠增加人們心理上的審美聯想,其審美價值不單單在于以恰到好處的物質形態和畫面紋理表達出來的自然完美的意境,而且更在于時代和社會的需求,成為文人雅士逃避世俗名利的避風港,成為商界官場失意者的慰箱地。而更多斌予人們的是激情和勇氣,寄托和希望。這也正是中國人特有的精神,氣質,崇尚,癖好之所在。
風中雨中有聲,山中水中有景,詩中畫中有伴,園中石中有情。體悟自然,繼承文化,博納藝術是我們每個賞石者的必修之課。也是我們提高鑒賞能力的必經之路。
聯系方式:13693836318
TAG 標簽:
最新評論:
賞石愛石,文明評論
- 全部評論(0)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