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天玉出 大圣又來 (組圖)
時間:2022-06-02 來源:華夏奇石網 作者:玉 見 點擊數:乾坤有精物,
至寶無文章。
雕琢為世器,
真性一朝傷。
-------韋應物
和田玉籽料 大圣
趙宏本、錢笑呆作 《三打白骨精》局部
劉繼卣作“鬧天宮”局部 現代猴照片
不久前,有幸見到一和田籽料奇石,特撰文與諸君共享。
該件和田籽重100克,長61.5mm,寬36mm,厚27mm;通體棗紅皮或黃皮,局部有薄黑皮,一端為淡淡的散墨青花,一端見淡黃及黃白肉,周身多處白肉外露,質地細膩油潤,原皮原籽,天成地就的齊天大圣頭像。頭像兩頰有黃色至棗紅色毛發,前額至后腦有一圈白肉構成的凸起環,像極了那個無可奈何的緊箍兒,“緊箍兒”之上恰又形似僧帽,渾然天成。此籽具有和田籽料的多重形態:肉有青花、青白、黃白、白、黃沁,皮有黑、棗紅、金黃、淡黃、聚皮、散皮,完美至極!(其實兩頰的皮色是有圖形和文字的,怕被說牽強,不做說明也罷。)
孫大圣的故事是神話,據說是女媧補天時所剩之五色靈石,長期汲取日精月華后孕育出了孫悟空,五色靈石?是不是聽起來有點像是和田玉?現在已發現最早的大師兄形象出現在西夏壁畫上,至于大師兄的江湖傳說那更是久遠,有人甚至在山海經中找到了出處。魯迅先生就認為孫悟空的形象來自山海經,是大禹治水時期的水怪無支祁。一家之言,信之則有。
現今已發現最早的孫大圣形象出現在距今900多年前的西夏。1982,敦煌地區出土六副壁畫,經鑒定為900多年前西夏時期的作品。
敦煌榆林窟西夏壁畫《唐僧取經圖》之一
最早的紙本上形象是明萬歷年間出版的《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記》。
明萬歷二十年出版《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記》
大師兄是中國人最喜歡的人物,沒有之一!婦孺皆知,人見人愛。他是中華文明的符號,仁義正直、勇敢堅毅、聰明機智、嫉惡如仇、忠心耿耿、尊師愛友、吃苦耐勞,像不像孔夫子說的比德于玉的君子?也對,它本身就是玉,是和田玉。他早期占山為王,攪龍宮鬧天宮,勇武無匹;及至皈依佛門后護送師傅取經,一路降妖伏魔,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堅毅果敢,最后功成封神成佛,地位還在菩薩和羅漢之上。
說到籽料奇石,首先它是奇石,然后才是其他,所以“形狀”這一要素乃是至關重要的。至于是瑪瑙是和田玉乃至是其他石頭,只是加分項高低而已。比如和田籽天狗,首先是像,其次才是他的加分項和田籽料白玉,如果不是因為像,這么大的籽料,哪怕是紅皮白肉的羊脂也不過克萬是吧;奇石雛雞出殼那么大的瑪瑙,幾百塊搞定沒問題吧,那些多出來的價值要加在像不像上,要加在奇不奇上才對。與臺北故宮的玉白菜、毛公鼎共稱為鎮館之寶的東坡肉石,質地也不過是瑪瑙,大小只有57.3mm x 66mm,但不影響其被尊為第一奇石,國寶珍品。
象形石也好,意象石也罷,都是奇石,都是大自然的杰作,上天的饋贈。單就奇石被發現、命名來說,是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里藝術再造的過程,符合人類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這個再創造和其他的創造又不同,是在不改變原有的形狀和顏色基礎上,只是賦予的各種社會或自然屬性,讓奇石忽然就有了生命。
玉雕都是盡人力,法自然。大自然造出來的東西畢竟和人的希望有差距,為了讓天地之精華的玉石表達人們的情感,寄托人文情懷,從古到今多少良工巧匠傾畢生之力,嘔心瀝血創造無數玉雕珍品,如果自然界中能找到符合人類情緒的玉石,誰還費那個力氣,對不對。
和田籽料的身世來歷至今沒有定論,有說山料崩塌滾入河流形成,有說火山噴發后經地質變化水流沖刷而成。不管怎么說,都不否認籽料有長期的水流搬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玉石被進一步磨去棱角變成細膩的卵石,這也造成和田籽料出象形料非常困難。偏偏國人的石頭情結深重,奇石中怎么能少了國石國玉的和田玉呢?于是大家在和田籽料中找,這種堅持不懈地尋找從來就沒有停歇過,但是和田籽料太過完美圓滑,在這里面尋找符合人類情緒的奇石實在太難了,所以一旦有所發現,就迅速吸引大家的目光,引來愛好者的追捧。籽料象形玉出世是如此之難,以至于偌大個和田玉圈子,得到認可的奇石屈指可數。可喜的是大家對和田玉奇石特別友好,分外愛惜與寬容。若非如此,10克重的東西,在其他種類的奇石中,可能都進不了評比圈。
和田籽料奇石(十克) 天狗
和田籽料奇石 猴頭(頭以下是人工)
相比其他種類的奇石來說,和田籽料的奇石是比較幸運的。奇石強調的是原生態,哪怕有一絲的人類“勞動”痕跡加之于上都是不被允許的。和田籽料的愛好者眾多,被人類關注的歷史悠久,早就形成一套獨有的鑒別方法,讓“勞動”過的東西無所遁形。毛孔、皮色、玉石質地和形狀的走向,都是觀察是否原生態的切入點。實際上,對于有一定水平的愛好者,區分原皮原籽還是比較容易的,資深大家更是可以通過手掂眼看就可以判斷出籽料出世的產地和具體地段,這讓很多學究專家直呼不理解。相比其他奇石,和田玉籽料可以更明確的斷定是不是原籽原石原皮,在和田籽料上動手必被捉,有些奇石種類質地粗糙,動點小手腳還真的不好分辨。
和田玉籽料 毛孔清晰
籽料毛孔放大圖
在和田玉籽料被水流搬運的過程中,各種礦物質同時沁入,形成多種多樣的皮色和沁色。單從顏色上來說有幾百種,豐富多彩令人目眩。這些色彩一經形成就如同人類的指紋一般,伴隨終身永不改變。最妙的是這些皮色在裝扮籽料的同時,有的竟還有如神助般的變幻出一些美妙的圖案,令人拍案叫絕。由此產生皮色象形概念,并且在市場上形成熱點,擁有大量粉絲。大家拿到籽料時,都會不自覺的看看皮色像什么,平添不少樂趣。構圖完美的皮色已然萬難選一,十分難得,但是比起形狀象形,終歸還是稍遜一籌。可謂求型不得而謀其皮。
和田象形籽 獅型祥瑞
和田象形籽 一葉(夜)成佛
中華民族對玉的崇尚和喜愛源遠流長。很多老外對此疑惑不解,也不能理解,但并不妨礙他們對中國玉尊重有加,君不見國際上每個頂級的博物館都藏有中國的玉器。玉器作為文化的載體,是中國最早且唯一沒有中斷過的文化傳承。從現在考古的成果看,早在5000年前,中國人用玉治玉就達到了極高的水準。
紅山文化 玉龍
良渚文化 玉琮
“山川呈瑞,地不愛寶。”國人的祥瑞崇拜自古有之,上至帝王,下及百姓,都希望能有祥瑞降身,以求趨利避害。古人將特殊的玉和玉器看做是一種祥瑞。所以,以玉作為隨身之物成為一種習慣和傳承,一直深入人心。古圣賢甚至將玉看成做人的標桿,要求君子“比德于玉”。實際上,中國人還把玉看成是護身符,相信玉有逢兇化吉的超能力,夫子有云“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TAG 標簽: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