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風采】打開世界之門——記德伊門科普教育基地創建者張建宇
時間:2023-10-25 來源:華夏奇石網 作者:龍城科普 點擊數: 張建宇,江蘇常州人,著名企業家,市十佳科普工作者,市優秀政協委員。天寧區政府“鶴園獎”獲得者,國寶奇石“潑墨仙人石”收藏者。創辦的實物元素墻,德伊門科普教育基地為國內首創。為常州市藝術品行業協會會長、中國觀賞石協會副會長、上海礦物化石研究會副會長。 1、認識世界,要從元素開始 為什么取名德伊門科普教育基地?張建宇介紹說是由俄羅斯科學家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的第一個字組成。因為是他最早發現元素周期律,并依照原子量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張元素周期表。除了有紀念這位科學家的意義之外,還有打開世界之門、認識世界的寓意。 進入德伊門的大門,就像進入了科學的大學堂,猶如打開了一個世界之門,或者說穿過了時空之門,讓人從一個世界進入到了另一個世界。 科普教育基地內迎接大家的是一面用實物制作而成的現代化的元素墻。這面實物元素墻凝聚著張建宇大量心血,單單制作費就達數十萬元。元素表中所有元素的由來、在自然界中形成的礦物以及對應地含有這個元素的產品比如火柴、藥片等都各自陳列在一起,全部按序排列在元素墻上。元素墻的一端有操作系統和觸摸式的控制臺,要想詳細了解某種元素就可以進行選擇,電子屏上就會播放相應元素的科普視頻。 就是這樣一種由課本到實物鮮活的學習形式,讓前來參觀科普基地的廣大青少年學生一下子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明白了十分抽象的元素周期表,并很快都能牢牢地記住每個元素的特點、作用等,讓學習變得不再枯燥無味。 張建宇在元素墻前,滔滔不絕、有聲有色地給大家科普,講解鋰和鈉元素的來由和一些作用。 “大家知道我們為什么會覺得口渴嗎?那是因為我們人體肌肉系統是靠電解質傳遞信號的,而電解質正極是鉀元素,負極是鈉元素。我們的食物只含鉀元素,不含鈉元素,鈉元素一般通過含鈉的食鹽補充,以保持身體中鉀和鈉電解質的平衡。同時,鈉元素調節控制著人體水分的多少。如果我們食鹽吃多了,鈉元素攝取多了,我們身體通過皮膚汗液和腎臟渠道就無法完全把鈉排出體外,若沒有充足的水分多余的鈉遇到氧氣后就會起化學反應,侵蝕血管壁,使嘴唇、皮膚干裂,像土地干旱開裂一樣,需要補充水分,通過身體有機循環排出多余的鈉,大家就不會覺得口渴了。因此,我們要經常喝水,要是等到口渴了才去喝水,鈉元素就已經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了……”張建宇又指著其他鋰、鉍等元素說,“大家知道腦電波是靠什么傳播的嗎,人的情緒為什么有時候不穩定,那是鋰元素起到的作用。還有,人為什么會感到胃痛,寶石為什么會有五顏六色,這一切都跟元素有關。我告訴大家,有了元素,才有分子,有了分子才有礦物,有了礦物才有巖石,有了巖石才有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才有了我們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因此,要想打開世界科技之門,了解這個由各種元素組成的世界,就要從認識元素開始。我們認識了元素,大家就會知道我們人體和地球是十分相似的,都是有磁場的。地球約有70%的水面積,人也約有70%,都是由各種化學元素組成的,存在于地殼表層的錳、硅、硼、釩及鎳等90多種元素均可在人體組織中找到……” 2、探索路上,大自然的學生 聽張建宇對元素表、對礦物的講解,不論從他講的知識面的廣度,還是深度以及高度,你根本分辨不出他是半路出家,與科班出身的專家沒有兩樣。每個知識點都有一套知識體系來支撐,而這些都是他多年虛心學習、積極探索積累而來的。 2010年,張建宇到美國丹佛參加一個礦金展覽會。他隨著觀眾在展覽會上有序參觀,突然在一個展柜前停了下來,并自言自語地說:“玻璃光澤,半透明真漂亮,像一顆藍色的寶石。這是什么石?” 他俯身湊上前去仔細地看了看那塊展石下面的化學名稱,并默默地記在了心里:英文名為Cavansite,中文名為水硅釩鈣石。然后張建宇就繼續參觀,等全部參觀下來,唯有那塊晶瑩剔透的藍色寶石給他留下了印象。 “那塊石叫什么名字來著?” 張建宇嘴巴里嘀咕著,那么長的名字,根本記不住。他只好再次回過去查看展石的名字,就這樣他還是沒能記住。來來回回、上上下下兜了三圈也沒能記住。最后,為了一探究竟,他一狠心花2000美元買了下來。 回國后,張建宇下定決心要學習自然科學,研究礦物學。當然,要想學好自然科學,就一定要先掌握這門真正世界通用的語言:化學名稱式。于是,他就開始研究起來。水硅釩鈣石是哪里產的,什么時候形成的,內部的構造是什么? 通過學習研究,水硅釩鈣石為結晶習性,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不等。原石產于玄武巖中,常跟沸石生在一起,多呈球粒狀集合體。表面有藍白色條紋,有藍色、藍綠色等。硬度為3-4,韌性不高,容易易碎。1967年在美國俄勒岡州發現,主要產地有印度和美國。 為了能夠更好地認識、理解人文和自然科學,張建宇先后到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高校培訓深造學習,并拜同濟大學教授為師,受到“中國探月之父”歐陽致遠的諄諄教導。 有一次,他參加一個同學導師的礦物質課。雖然從頭到尾學完了,還記了筆記,但因為不是科班出身,聽課猶如囫圇吞棗。不過,他非常著迷,課后反復研究學習那堂課課件,就像讀《紅樓夢》一樣,每研究一遍都會有不小的收獲。不知不覺中,他對那堂課反復研究學習了20多遍,至今還在不停地研究學習。 “我們是大自然的學生,對大自然了解太少,要不停地學習和研究。”張建宇說。 3、科普教育,有起點無終點 德伊門科普教育基地的建成,標志著張建宇進行科普教育工作的正式開始。一個企業家為什么走上了科普教育的道路?這要從他源于熱愛而走上藝術品收藏之路說起。 “一塊好的礦晶都是材質獨特、形體完美、寓意深刻、神韻清遠的,給人精神愉悅,是一種高級的享受。”談到對礦晶的收藏,張建宇還沉浸在十多年前的幸福當中。 2008年,張建宇在常州的一個藝術品展會上遇見了一塊靈璧石,一下子點燃了他的好奇心。這塊靈璧石為什么是黑色的,上面的紋路為什么是條狀的,敲打后為什么還有聲音?經過了解,原來石頭也是有年齡的,也是會說話的。那塊靈璧石已經有9億歲了,主要化學成分為碳酸鈣。另外,體表呈現黑色,證明它在海底3000米以下存在過一段時間,再經過海底的高溫高壓,加上億萬年地質的“孕育”,才“生成”了如今的樣子。還有,因為靈璧石的內部有空隙,敲打后,內部就會有回蕩,通過空隙形成共鳴,聲音就產生了。 這是大自然對人類的饋贈,多么神奇的靈璧石啊,收集一件藏品就會采集一個故事,還有大量科學知識!張建宇這樣想著,便一發不可收拾,從此與石頭結下不解之緣,進入了對礦物質的收藏。 從那時起,張建宇先后到60多個國家尋找礦物,赴美國、日本、德國、法國參加世界級礦物展會。目前,他已收藏了57個大類78種隕石,以及200多種礦物。 幾年前,當張建宇看到上小學的女兒和她的同學對礦石都特別喜愛時,就開始思考如何讓孩子們從化學元素的視角深入了解礦石。 “當我們看到一塊寶石時,總是被它鮮艷美麗的顏色所吸引。我收藏了那么多寶石,就應該讓更多的孩子來參觀,讓他們在觀察中引起好奇,在好奇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從小激發他們對科學的熱愛。”張建宇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投身科普教育的念頭也油然而生,最終走上了科普教育的道路。” 于是,除了2014年自費在市劉海粟美術館建立了傳統書畫、礦物化石等藝術品展示室長期免費向社會公眾開放外,2018年他還在解放路小學建立博物館,捐贈數十萬元的實物,免費為學生開放。 2019年,張建宇決定創辦德伊門科普教育基地。 第二年,以天、地、生、數、理、化為主題的約1300多平方米的科普教育基地開始對外開放,每年對上千名中小學生進行公益科普。 德伊門科普教育基地還開設隕石、礦物標本等展區,展品五顏六色、流光溢彩。同時,在建好地質科普展區的基礎上,張建宇還把目光投向了星空。他與常州市天文學會合作,在“德伊門”建立天文主題科普基地,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感知宇宙奧妙、探索魅力星空的平臺。 元素為微觀,是無限小。而星空為宏觀,是無限大。德伊門科普教育基地實現了無限小和無限大融合的科普工作。由此可以看出,科普教育工作只有起點,根本沒有終點。 4、科技強國,要從娃娃抓起 “任正非有一句名言,一個國家的強盛,是在小學完成的。”張建宇說,“我們要實現科技強國,就要從娃娃抓起。習近平總書記也指出,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我作為十二、十三、十四屆市政協科協界別委員,投身科學普及,讓更多的孩子志存高遠、洞見宇宙,提升科學素養、涵養創新品格,是職責所在、使命所系。我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助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 那么到底怎樣才能在孩子的心田里播撒科學的種子,最終實現科技強國呢?張建宇思來想去,還是要以科普教育為抓手,并以每個元素背后的動人故事和科學知識為切入點吸引孩子,讓廣大青少年學生先認識組成世界萬物的元素,培養孩子的科學精神。 為了實現這些,他一邊精心設計了100多個小實驗,讓孩子們親手操作,感知身邊的化學元素。一邊廣邀英才,常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陳若愚及其學生也加入了德伊門科普團隊,為廣大青少年學生定期組織公益科普講座,不到兩年時間舉辦講座數十場。 另外,張建宇堅持“德伊門”科普教育基地免費向公眾開放,立志建一所中國最全的礦物博物館,把多年的私人收藏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張建宇說:“做一個自然科學的教師是我一輩子的夢想,盡管自己知道永遠得不到‘教師證’。通過三十年的艱苦創業和發展,我成為了‘有錢人’、‘自由人’,又通過多年的參政議政,我成為了知名社會人。不過,這一切對于現在的我來說都是‘身外之物’,‘做一個自然科學教師’才是我的愿望和追求……” 張建宇實現了自由人向有型人和有心人的轉變。所謂自由人,就是實現財務自由、時間自由等;所謂有型人,就是不在乎名、不在乎利、不在乎成功、不在乎別人的看法、特立獨行、卓而不凡;所謂有心人,就是要有擔當和責任,具備恒心、信心、善心、愛心等;少年強則國強,今后張建宇將把科普教育作為一項事業去做,以惠及更多的青少年學生,期待祖國未來的一切變得更加美好!
TAG 標簽: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