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史魂漫談之二 圖
時間:2021-07-07 來源:華夏奇石網 作者:王育平 點擊數:
唐延齡老生先在《中國和闐玉》一書中是這樣對和闐(田)玉定義的:和闐玉是玉的精英,中國道德的象征。古人奉為寶物,稱之真玉;今人作為國寶,謂為國石。中外專家學者非常崇拜,譽為世界軟玉之冠。
唐延齡何許人也?一個普通的勞動者,北京地質學院畢業后,1957年主動要求到新疆工作。誰也不曾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在基層埋頭苦干幾十年的地質工作者,撰寫了《新疆的寶藏》、《中國新疆古生代地殼演化及成礦》、《中國和闐玉》等多部專注和40多篇科技學術文章,并由此獲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和國家及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本篇讓我們把歷史的鏡頭對準世界上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一一唐朝,看看大唐帝國發生了哪些與和田玉有關的奇聞趣事?
夢回唐朝,我們不能不說中國唯一的女皇帝一一武則天。她是唯一一個將女皇夢想變為現實的女人,雖然最后結果不怎么好,被李隆基抄了家,但就因為這個“唯一”,她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幗國女英雄和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政治家!唐延齡老先生說了,愛玉是中國人的天性,特別是昆侖山上的和田玉更是備受推存,幗國第一女英雄當然也不能例外。
大家看看上面這張圖,在華廈紅山文化研究協會的網站中刊登了一篇文章:《唐代武則天和田玉松石鎏金四神獸雙鳳銅鏡》,上圖便是此文論述的主角。就文及文,通過閱讀上文,至少可得出以下結論:一是上圖這面鏡子為武則天當年所用;二是這是一件絕世孤品;三是這件絕世孤品是近年來從國外贖回來的。如果不是這篇文章所載,只是這枚銅鏡祚然出現,你會做何感想呢?
首先看看銅鏡最外面的8塊和田玉,雕刻的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4頭神獸各一對。不述其意,單看雕工,栩栩如生,精妙絕倫,令人拍案叫絕。中間對應的8只象桃心一樣的和田玉,雕的為雙鳳圖案,雕工更為精湛,宛若金縷玉衣,令人嘆為觀止。從圖像的分析便知,用此鏡的一定是個女人,哪個女人能用雕刻4只神獸鎮八方的雙鳳玉雕銅鏡呢?再從整體上看,銅鏡布局嚴謹合理,顏色純正亮麗,盤面大氣端莊,特別是十六個用和田白玉雕刻的怪獸雙鳳浮雕,將銅鏡的魂一托而起,可謂神來之筆,盡顯帝王氣象。
驚訝之余,感覺到了這枚銅鏡的魂在慢慢向我靠攏一一雖然上圖顯示的只是銅鏡的背面。
正面是現實,背面才是歷史。這歷史帶著時代的烙印、時代的魂!這魂里帶著高貴、典雅、富麗和神圣向我們襲來,仿佛讓我們走進了大唐帝國的富麗與輝煌,感受到了大唐帝國的壯美和神圣不可侵犯!
驚訝之余又是氣憤!為什么中國這么多的重量級國寶都跑到了國外?據有關資料顯示:僅圓明園文物被掠奪的數量粗略統計就有150萬件之多,真是驚天憾地啊!
在鏡子面前,每個人都是一面新的鏡子;在每個人的面前,鏡子又成了一個人歷史與現實的雙重寫照!記住這面鏡子吧:讓千年一嘆從此變成歡笑美顏;記住這面鏡子吧:讓我們在輝煌與屈辱的歷史變遷中警鐘長鳴;記住這面鏡子吧:中國人受欺凌、受屈辱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了!
說完武媚娘,再敘敘楊貴妃。在史料中有一個關于楊貴妃與和田玉的故事。炎炎夏日,人們總能看到貴妃口里含著一塊和田玉。據說這是貴妃的個人愛好,因為貴妃身體豐腴,到了夏天容易冒汗上火,口含白玉是為了清熱解暑。唐玄宗為博美人含笑而不失儀態,就讓太醫想出了這一千古秘方,讓工匠打造各式和田玉含片,真可謂:風流才盡博一笑,哪管征途堪國憂啊!
把含玉解暑說成是貴妃的“愛好”,未免是強人所難了。誰愿意整天含著一塊玉東跑西顛,若不小心吞到肚子里,那可真要去跟“皇帝”老兒做伴了。不過,貴妃的含玉解暑一說,讓人們開始認識到了和田玉的保健作用,發現了和田玉的商業經濟價值,卻是不爭的事實。
隨后出現的玉枕、玉墊、玉褥等用于保健的玉產品在市場上大量涌現,加之唐朝經濟高度發達,各類玉產品很快就在市場上流通起來,初步確立起中國古代玉文化行業產業的雛形。據史料記載,隋唐至宋朝,婦女用鐲子裝飾手臂已很普遍。初唐畫家閻立本的《步輦圖》、周肪的《簪花仕女圖》,都清晰地描繪了戴手鐲(古稱臂釧)的女子形象。這不僅僅限于宮廷貴族,平民百姓也十分熱衷,這是只有到了唐朝才能看到的盛況。
世移時移,大唐盛世到了天寶元年,開始走下坡路了……李白曾被召入皇宮為楊貴妃寫了兩首曲:“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又云:“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玉北倚闌干”。李白在詩里用了兩個“玉”字,其中一個“玉”字是我替詩仙換上去的,不知“詩仙”寫此文的時候,是不是已經預見多年以后玉鄖消香的殘局,但透過李太白的詩,隱約能感到詩人對唐朝政局腐敗頹廢的悲涼!
“玉鄖消香”與玉何干?何干的是那些把玉當作“物”揮霍無度的人們!不信你去看看那些從地宮中出土的玉雕、玉器,不但沒有腐朽之氣,而且個個熠熠生輝,卓爾不群,星若燦爛!不管世勢如何變換,和田玉的魂是永存的!當唐詩遇上了和田玉,和田玉的魂又帶上靈動、思想和浪漫的桂冠,玉魂與詩魂有時合而為一,天地共鳴,有時又獨領風騷,吟奏盛世華章。
和田玉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東西部文化進步交流的紐帶。什么是“化干戈為玉帛”?貞觀十五年(641年),唐太宗將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成為松贊干布的王后,這就是化干戈為玉帛的最好例證。杜甫詩云:“勃律天西采玉河,堅昆碧怨最來多。舊隨漢使千堆寶,少答朝廷萬匹羅”。這里的玉是物質的,更是精神的!玉魂在此賦予了內斂、希望、和平的曙光,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歷久彌新,閃爍著人類追求和平與美好的光芒!
最后,讓我們一起朗讀韋應物的《詠玉》,真乃字字珠璣,扣人心弦,發人深省。
“乾坤有精物,至寶無文章。雕琢為世器,真性一朝傷”。
好一個“至寶無文章”,再多的語言已成累贅。就讓我們跟著詩人的情與意,在大唐盛世的超級畫廊中集遺拾珍,與和田玉再來一次親密碰撞吧!這種碰撞能喚醒沉睡的高山,能尋回眠滅的良知,能激活生命的愛意和自由的靈光……
2021.7.7 于烏魯木齊
TAG 標簽:
最新評論:
賞石愛石,文明評論
- 全部評論(0)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