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賞石界究竟需要什么? 引路人在哪里?
時間:2019-12-05 來源:華夏奇石網 作者:爭 鳴 點擊數:
賞石需要文化更需要引導。中國賞石歷史悠久,但能稱得上賞石評論家的微乎其微,更多是鑒賞家和收藏家,這也導致四大名石(靈璧石、太湖石、昆石、英石)從古至今一統石壇,說來說去老是“瘦、皺、透、漏”那么四個字。
雖有唐代名相牛僧孺結合自己的賞石觀對太湖石審美價值著文評說,詩中長留“似逢三益友,如對十年兄”的善解石意,仍難改變大眾對于賞石文化的認知。結果是,包括很多喜愛石頭的文化人和藝術家,比如曾親自下到雙河撿過石頭的王朝聞先生,在他們眼里石頭終究還是石頭,頂多有多好看多好玩多值錢而已。
賞石需要引導同樣需要保護。奇石品鑒作為賞石文化的精髓部分,其所獨具的自然性、稀缺性和藝術性是任何藝術作品無法比擬的。如何將自然造化轉化為人文藝術,在尋求自然美和發現美的唯一性中確立新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標準,是促進并衡量賞石文化進步的一種體現,而在引導同時加以保護避免盲目流失,就不僅僅是藏石家的個人責任了。
當前,中國賞石收藏呈現出的“三多一少”現象值得注意;一是玩石頭的多,什么樣兒的石頭都往家里搬,撿得容易扔也容易;二是附庸風雅的多,你擺什么石頭我擺什么石頭,比大小比石價比來路;三是私人藏石館多,邊收邊藏邊賣,留不住好石頭;再有就是規模性的賞石博物館太少。
從目前我國的賞石現狀來看,對奇石的保護也是對賞石文化的一種認可。找到一塊好石頭或許不難,能留得住一塊好石頭卻不是一件容易事,只有盡快建立起國家級觀賞石博物館,才能使那些堪稱國寶級的奇石珍品得以集中收藏。此舉既能為社會大眾提供集中展示中國賞石的機會,亦可不斷提高中國賞石的文化層次和研究水準,如果要做應該不難。
資料來源于中華黃蠟石 版權歸屬于原作者
TAG 標簽: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