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山肉石——驚艷世界的中國瑰寶
時間:2019-09-19 來源:華夏奇石網 作者:梁 鵬 點擊數:魯山縣地處河南省中西部,伏牛山東麓,屬平頂山市轄縣。地勢西高東低,北、西、南三面環山,東部為沙河沖積平原。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這里物華天寶,人杰地靈,交通便利,山川秀美,風光旖旎。
魯山古稱魯陽,它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炎黃五帝時期,是我國史前三大民族集團之——華夏集團的重要活動地域,昭平湖邱公城有龍山文化、仰韶文化遺址。自漢置縣,唐始名魯山至今,有2000多年歷史。這里是世界劉姓的發源地,魯山還是“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牛郎織女故事”發源于魯山。
魯山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良。它地處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渡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能夠聞名海內外的魯山文化名片莫過于魯山大佛和堯山名勝風景區。但是魯山肉形石的出現,皆可稱為魯山文化名片的新貴,它是可以積收藏、饋贈、傳承的可移動文化載體。近幾年來,魯山的肉形石已經被全國乃至全世界賞石愛好者所青睞。
魯山肉形石主產于河南省魯山縣,是經過數億年玉化而成的天然肉形石。因質、形、色、紋、皮俱佳,個體五彩繽紛,晶瑩剔透,神似真肉,被國內外專家公認為一流石質藝術品,深受國內外藏友寵愛。魯山肉形石性質穩定,硬度高,耐酸性強,可長期保存不被腐蝕。魯山肉形石從象形程度、石頭質地、天然色澤、玉化程度等方面,均屬肉石之最。
河料肉石更像熟肉而且十分難得,河水和土壤千萬年沁潤才會形成肉色,甚至有的肉皮帶有毛孔,因此更加稀有和珍貴,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魯山肉形石跟田黃石一樣具備獨有的地質造石條件和長期河水沁潤條件,我國其他地方的肉石沒有這樣的出產條件,因此質地絕對上乘。肉黃色已經沁入內部,這絕非人工染色能夠做到的。
2017年由河南省制定發布的地方標準《魯山肉形石命名分類與鑒評》,是我國第一部肉形石鑒評標準,受到國內外重要媒體的關注。《華爾街日報》、德國電視一臺及英法等國的石文化學者,先后對魯山肉形石及產地進行了釆訪和考察,引起國內外媒體的高度重視和報道。逐步使魯山肉形石的收藏價值、文化價值、經濟價值、觀賞價值及科學價值等被社會各界所認可!
魯山肉形石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她“形”中有“景”,“景”中有“像”,“像”中有“意”,“意”中有“韻”。硬生生一塊石頭,通過質、形、色、紋、韻、皮的演繹,把肉形石變幻成一方活靈活現的石質藝術品。大凡接觸過魯山肉形石的人,對魯山肉形石的品像都贊不絕口。僅以“皮”為例,魯山肉形石的皮就有近百種之多,因由色澤、紋理、棕毛等具相特征的不同,又把肉形石分為多種類型。色澤和紋理是魯山肉形石成為精品肉形石的重要成像基礎,形體和韻味讓魯山肉形石成為了“高”、“大”、“上”觀賞石種。
魯山肉形石之所以擁有極高的觀賞價值,這與她的感染力、藝術性、天然性、仿真性、耐品性、完美性等等有很大關系。魯山肉形石的感染力很強,當你看到她時,立馬會讓你垂涎三尺,你會驚嘆上天的鬼斧神工。你會感嘆她的那份藝術的美、天然的美、真實的美。也會感受到她無限的韻味,能夠閱讀到她心靈的那份幽靜與純潔,給人一種越讀越美,越悟越明的感覺。從而達到在閱石感悟的過程中升華自己靈魂的目的。
魯山肉形石的收藏,在改革開放之后,有了快速發展和質的飛躍。其“高”“大”“上”的品格魅力,使藏友愛不釋手,極大地促進了對魯山肉形石收藏的熱潮。魯山肉形石的自身特質,也是收藏者之所以收藏的重要意向基礎。歸納起來,為以下幾點:第一,出身高貴(玉質),具有抗強酸、強堿的作用,在自然的環境中可以永久存放。第二,肉形石的天然性:色澤與紋理天然真實,品相上乘,美不勝收。第三,皮樣多種,色相逼真,如:完整的肉皮棕眼明顯,皺褶起伏,紋理有序;即使是燒爛或烤焦的肉皮,品相也十分真實;第四,形體與物樣一致,個體碩大并符合物樣特征;第五,韻味十足。韻味是肉形石的靈魂所在,由于魯山肉形石的六大審美要素俱全,生成合理,故魯山肉形石就更加增添了幾分厚重和神韻。第六,由于是玉質肉形石,玉化良好,基本不存在有傷害人體健康的放射物質,十分有利于人們的收藏需求。以上種種,使魯山肉形石的收藏空間大大擴展,價值取向大大增強。故受到廣大藏友的喜愛和追捧,出現對魯山肉形石的收藏熱!
魯山肉形石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首先,魯山肉形石是具有很高的藝術性、觀賞性及收藏價值的觀賞石種,其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被遠遠的低估。盡管近年來升值較快,與改革開放初期相比,價格雖然上升了數十倍乃至上百倍,但與同類石種比較而言,其經濟價值與藏品質量不成正比,甚至嚴重背離。當前,其價格仍處于低谷水平。所以,隨著收藏行業的發展,魯山肉形石的價格優勢和升值空間必將得到進一步體現。其次,魯山肉形石是玉而不是普通的石頭,所以,即使不是精品的肉形石,也具有進行深加工的潛質。當前,有很多石匠利用肉形石的邊角下料,雕成精美的工藝品,瞬間讓這些廢品身價百倍;有的工匠把非精品肉形石直接加工成工藝肉形石,也深受收藏者的喜愛。不僅銷量好,其經濟價值也不輸原石價格;第三,魯山肉形石的水料雖然接近枯竭,但山料肉形石的存量還較大,這對魯山縣將來開發利用肉形石資源,走玉文化產業的道路,留下了廣闊的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大空間。第四,收藏魯山肉形石的增值效果驚人。她增值的幅度,遠遠超過了實體經營和融資等方面的收入。收藏的過程,不僅得到了讀石悟道、賞心悅目、升華靈魂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不經意間,積累了一筆驚人的財富。魯山肉形石主要生成在伏牛山東麓的魯山縣山區,該區為死火山地區,現在在該區分布有大量的溫泉群。魯山肉形石的生成與火山有關。形成多姿多彩的天然形態的肉形石,與當地的地質、水文、礦物質等等都有極為密切的關系。每一塊肉形石都經歷了億萬年的歷史滄桑,比任何一件古董的年限都要長很多。所以,肉形石不僅擁有自身的觀賞、收藏、經濟等價值,她還是研究當地歷史、地理、水文、地質的標本,更是見證歷史的活化石。隨著社會科學的不斷進步,魯山肉形石的科學價值,必將得到進一步的研究與體現。
魯山肉石的由來
上古時期,水火二神爭戰,致天柱傾,破蒼天于西北。引災荒四起,民不聊生,女媧憐之。欲補天,用百法,終不得果。女媧憂甚,夜不成寐,恍惚間,夢見一翁曰:天地之中,向西二百里,有五彩之石,加入天冰,煉制七七,即可補天。女媧深信之。翌日,即率部啟程,遍尋彩石。
行數日,至天中以西處,但見千山壁立,峰插蒼穹;山澗河溪,清澈見底;九曲河岸,古松四棵;合圍數抱,相對而生;冠覆數畝,蔭以蔽日。女媧遂令,于四棵樹下,安營扎寨,尋覓補天之物。
擇吉日,女媧率眾,朔溪而上,找尋彩石。跨澗溪,越山谷,行兩個時辰,至四棵樹西北十余里處,見前方山巒之中,有物閃爍,光彩熠熠。近俯拾細看,正是五彩之石,女媧大喜。令眾分五路,按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依五行之色,采集五色彩石。不足半日,彩石備齊。女媧舉目,見此處群山環抱,背風向陽,溪流飛瀑,勝若天堂。暗喜:真乃煉石補天之佳地也。遂指石為鍋,采天河之冰*,入五色彩石,點燃地火,經七七四十九天之熬煉,石熔為液,五彩繽紛。女媧取其一瓠,登峰入云,飛赴西北天播撒,天遂補。
余液,女媧傾于近山。轉瞬,山巒霞光萬道,光彩奪目;天籟之音繚繞,百鳥歡歌,萬木榮發。山梁之巖層,峽谷之亂石,皆成五色之石,形似豬胴,色如真肉。眾歡呼雀躍,奉此石為肉石,奉此山為神山。
時光荏苒,不覺至漢;王莽篡權,秀*避神山。但見山巒疊嶂,谷若迷宮,久久徘徊不得出。秀饑渴難忍,見五彩肉石,猶初出熱鍋,撫之酥軟,聞之醇香,喜曰:天助我也。遂大塊朵頤,填充饑腸。頓感神清氣爽,體力倍增。即翻山越嶺,健步如飛,瞬間已遠遁。莽至此,人困馬乏,饑腸轆轆。見遍地皆肉,垂涎三尺,遂取啖之。咬之牙崩,憤而拋棄。莽茫然不知所向。
TAG 標簽: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