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石構圖與審美意境創構 圖
時間:2019-08-30 來源:中國畫面石 作者:徐忠根 點擊數:
欣賞畫面石,之所以認為其天然畫面具有類藝術形式,并根據構圖構思主題內容、創構審美意境,這是出于賞石者對自然美和社會美的感悟,更是思想情感、審美情趣的表白。這一解釋,基本依據“形入于眼、神出于心”的審美本質,即直指主體對聯想、類比和摹擬形象的過程,并由此完成審美意境創構。畫面石天然構圖形式與審美意境創構,存在著什么樣的相互關系?
題名:踏雪賞梅;石種:青衣江石;收藏:徐忠根
畫面石天然構圖是客觀存在的形式因素,即色彩、紋理在畫面中的結構關系。審美意境創構,除主體必須積累觀察自然、社會的經驗之外,還應把握構圖變化和細節特征。只有具備藝術素養和審美經驗,善于觀察各種狀似物象的獨立特征,才能通過智性思維與情感波動引發審美意象的運化,這是創構畫面石審美意境的必須條件。 賞石是憑借不確定物象抒發情懷的審美活動,畫面石天然構圖的不確定性畫意,經過賞石者憑借聯想、想像和意象過程,形象和意韻逐漸趨于鮮明,使原本無意味構圖產生藝術語言。畫面石的構圖形式和主題內容,離不開賞石者對生活現象和自然景象的觀察,具備這些條件,審美意境創構也就有了原動力。由此而言,“觀察”所積累的記憶和經驗,就成為意會自然形式、感悟藝術內涵的審美需要。 賞石如賞畫,中國畫歷來帶有濃厚的情感色彩,尤其是山水畫,更深蘊著道家的宇宙觀。如中國畫水墨浸染的背景中,天、地、云、水的墨色不一,各種筆法力圖將自然之氣引入畫中,并與畫技之氣融為一體。畫有不少技法:山石的皴法,衣紋的皺褶、水波云煙的勾法等等,畫家通過不同形式的表現,反映出對以往事物的記憶能力和認識經驗。 站在欣賞繪畫的角度,掌握或了解山水畫的技法,憑著對觀察客觀事物的認識,就不難領悟畫家筆下的形式語言,并從“象外生象”中演繹出意境美。這種藉以突出畫面氣勢的表現力,對于欣賞畫面石同樣具有啟示意義,雖說天然構圖與繪畫構圖表現方不一,但在解讀自然形式時,如果把握住紋理、色彩在構圖中的結構,并且根據結構變化領悟畫面的畫意,則與繪畫用筆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中國畫藝術意境,在畫家們的表現下具有流變的活力,為了充分表達氣勢的宏闊、深邃和浩瀚,總是不滿足于瞬間的感覺,而是在多次靈感中表現出最佳的形式美,籍此強化形象的表達性和感染性。欣賞畫面石,如果也像畫家們那樣突破視感局限,對不同的自然形式達到成竹于胸的感悟,通過聯想、想像和意象活動,從而創構出遷思妙得的審美意境。 題名:林沖夜奔;石種:長江石;收藏:徐忠根
羅丹曾經說過:“所謂大師,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能夠發現出美來。”就說畫家吧,善于把見到的萬物藏在記憶中,在創作時卻不會單靠復制記憶,而是突破記憶的定格,以高于生活的藝術表現,刻畫出具有感染力的各種形象。在運筆構圖時,講究主體形象、背景烘托的經營位置,反映合理的方向感、距離感和層次感,只有具備了這些條件,才能塑造出高于現實的藝術世界。 賞石,憑著觀察美的獨特眼光,在超越視感與情感制約下,感受到的畫意內涵與創構出的審美意境,就會帶有自己的個性。誠然,賞石者通過石表構圖,領悟的畫意已被人為藝術化了,毋庸置疑,其對自然美的觀察顯然滲進自己的動機,伴隨著情感激發的聯想和想像,讓主客觀照所演化的“形”或“景”,與腦海中的“形”與“景”互為融合,從而漸入“默契造化”、“情景交融”的審美意境。 意大利哲學家克羅齊認為,直覺的對象是直覺界限以下的感受,包括印象、情緒、欲念等,這些感受在心靈波動前是被動的、自然的、無形式的物質(材料),只有得到心靈的關照,即直覺的賦形后,才能使形式充分表現出來。依據這種推斷,欣賞畫面石時只有將觀察積累的經驗,融入對天然構圖的意會中,并以獨具個性的審美能力感悟形式美,才能逐步演化出構圖的畫意。 從賞石者自身條件來講,對畫面石審美意境的創構,主要受自身文化修養、知識結構、生活經驗和審美態度影響,從而通過意象運化演繹出不同的意境。這說明留下觀察世間萬象的記憶,對感悟畫面石構圖起到合理聯想的作用,對審美意境創構尤為重要! 題名:草原晨曲;石種:大理石;收藏:徐忠根
從解悟畫面石構圖開始,逐漸進入審美意境創構,這個過程與繪畫構思沒有太大的區別。石體上色彩、紋理都是客觀存在的,必須先領會這些形式的結構關系,方能從感性認識中解讀天然構圖的畫意。在這樣的條件下,無論形式結構關系如何,反而由無意味變成有意味,甚至轉化為主體構思的第一需要,這是創構畫面石審美意境的學理解釋。 所謂審美超越,就是超出一般視感能力,不斷拓寬內在精神空間。按照人本心理學理論,審美超越條件下創構的意境,實際上是審美升華的一個重要過程。英國哲學家科林伍德曾說:“如果充分意識到情感意味著意識的全部獨特性,那么充分表現情感就意味著表現它的全部獨特性。”對于欣賞畫面石而言,審美主體須具備活躍的思維能力,才能把握住對自然形式的解讀和演繹;從觀察構圖至領悟畫意,期間貫穿于審美超越的全過程,即突破視覺層面,從脫離形式進入精神層面,再由精神活動開啟情感之閘。 前文列舉畫面石構圖形式與諸種審美因素的關系,綜上所述,從依賴形式上升至超越形式,并且發揮主體的審美能動性,從而挖掘出美的物象藝術性的最大化,這是賞石最具說服力的審美突破。由此引證:畫面石構圖形式,不是決定審美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遇到了具備觀察經驗、善于突破形式、活躍意象運化審美者,才能解讀出構圖的畫意,演繹出藝術生命,由此汲取到創構審美意境的活水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