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石《風韻•水韻》見證大自然的美妙神奇
時間:2021-12-07 來源:華夏奇石網 作者:雷洛育 點擊數: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精神之魂。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中國古代文明的基礎上發展與延續,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歷史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
黃河奇石文化是中華文化、中華文明的組成部分,與中華民族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必然聯系。黃河歷史悠久,流域綿長,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中華文明的搖籃。千百年來用它那乳黃色的乳汁不但哺育了千千萬萬個中華兒女,而且還為人類輸送了無數千奇百態的黃河奇石。
為了推動黃河文化傳承創新,深入挖掘黃河文化,用黃河石講好黃河故事。今天隆重推出一方黃河奇石《風韻·水韻》。
這是一方濃縮了大自然發展與變遷的黃河原石。該石出自黃河中下游之交匯處的黃河小浪底大壩附近。
黃河小浪底大壩位于洛陽正北二十余公里,南岸緊鄰孟津的邙山、新安的黛眉山,北岸與太行山脈的王屋山相連。而黛眉山又是秦嶺與太行山的過渡地帶。縱觀該石的紋路、質地和顏色的變化,不難看出,它與黛眉山的地質結構以及自然變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據資料介紹: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是一座以沉積構造遺跡和地質地貌景觀為主、以地質災害遺跡、典型礦產和水體景觀等相互輝映為特色的綜合型地質公園。分為龍潭峽、荊紫山、黛眉山、青要山和萬山湖五大景區。厚達800余米的紫紅色石英砂巖,構成了黛眉山的主體;波浪、泥裂、交錯層理等沉積構造遺跡的種類多達數百種,是反映距今25億—12億年前華北古海洋沉積特征的天然博物館;在新構造運動背景下形成的紅巖嶂谷群地貌。距今約260萬年以來,因受新構造運動影響,地殼強烈上升,加之雨量充沛,地表徑流發育,湍急的流水受節理和層面傾向控制,形成擾流和螺旋狀渦流,帶動砂石在不平坦的河床上如旋渦般鉆挖形成渦輪一樣的坑穴——壺穴。形成今天這樣的磨蝕光滑的奇特景觀。黛眉山的龍潭大峽谷景區就是這種典型的地形地貌。
《風韻·水韻》即是一方大自然的濃縮精華,又是一方不可多得的奇石絕品。它不但能探索大自然的演變過程,更能見證精美絕倫的自然產物,讓賞石人從中認識和領略到奇石與地質、地形、地貌的必然聯系。
《風韻.水韻》這個名字充分表達了該石的主題。暗紅色打底、金黃色玉帶層層纏繞;凸凹光滑的石面,顯的跌宕起伏、蜿蜒崎嶇。印證了億萬年以來風與水對它的親密接觸。
《風韻.水韻》長66公分、高43公分、最大寬32公分,該石現收藏于洛陽奇石館。
作者:洛陽市賞石協會常務副會長
洛陽黃河協會會長
涌云間石館主人
聯系方式;13837919583
TAG 標簽: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