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賞石文化功能與美學意義” 圖
時間:2021-06-18 來源:無形齋 作者:徐忠根 點擊數:解讀形式語言的內涵,體味審美意象的妙境 ——與著名畫家崔自默先生探討畫面石的審美本質。
自中國當代賞石藝術理論形成以來,人們在談論畫面石的構圖解析與欣賞要領時總會引用一些中西方繪畫美學原理,無論何種畫面構圖,盡管表現形式不同,但在領悟形式語言與藝術內涵方面卻是相通的。筆者曾與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創作中心書畫家、藝術史學博士、鑒定家、《中國水墨》畫集學術主持崔自默先生,就賞石與賞畫不同審美范疇的藝術相通性進行了交流。
崔自默先生是當代國畫大師范曾的第一位博士生,我倆在對欣賞畫面石與欣賞繪畫的藝術相通性進行交流時,無論是創作見解或審美見解都很談得攏。崔先生認為:“欣賞畫面石與欣賞繪畫,就審美關系而言,主體欣賞不同的審美對象,無論感官形式或審美內涵都存在著差異。鑒于中國人的文化意識,尤其是自古保持審美傳統,一般條件下難以改變‘象外之象’、‘象外之意’的審美方式。”欣賞畫面石,審美視覺落在石體表面的“兩維空間”,具有類繪畫的藝術形式,所以繪畫構圖與畫面石構圖,在領悟表現形式方面肯定存在差異。鑒于中國人的文化精神與審美意識,對這兩類不同的審美客體,既會產生相似的感知與領悟,又會產生由意象創構的不同意境。
在崔先生的《自默畫菏》畫集里,一百多幅作品,絕大多數荷葉漂浮于虛幻的時空,且看不到葉面細節,其真實性隱藏在濃淡相宜的墨暈下,反映出畫家對“形”與“神”的把握及情與意的表達。由此想到,我們在欣賞各種畫面石時,不也是遇到某些主體形象模糊不清的構圖嗎?在這種條件下。賞石者往往根據抽象的、朦朧的、虛幻的、多寓的天然畫面,憑借自己的生活積累與審美經驗,描摹以形顯神、以神托形的藝術形象。
繪畫的美學本質,是一種憑借畫面構圖抒發情懷的藝術表現手法,由于畫家對自然或現實有著深切感受、經過擷取物象素材的神與韻,最終畫出具有藝術性的景與像。在這一點上,欣賞畫面石與欣賞繪畫,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當然其審美過程也具有某種創造性。我贊同崔自默說的:“無論哪一件藝術品,它的藝術價值與審美價值不是單相度的,而是雙相度的。也就是說,無論欣賞繪畫抑或欣賞畫面石,必須先理解畫面構圖與經營位置,獲得對形式語言的感知和感化,才能從線條和顏色的交織中領悟其內涵。”
是啊,如果不能理解畫面構圖與經營位置,又如何能領悟藝術意蘊呢?中國山水畫的表現方式有“高遠”、“平遠”、“深遠”等表現方法,又有“以大觀小”、“以近觀遠”、“以體觀面”、“以時觀空”等處理手段,可以不受時空的限制,盡情地馳騁在想象王國里。畫面石也有許多極似山水畫的表現形式,這就要求賞石者具備觀察與發揮的能力。
雖說欣賞畫面石,同樣會遇到類似繪畫的表現形式,只是形式更抽象化、更具不確定性,賞石者必須具備一定的藝術素養,否則難以領悟構圖內涵。中國畫的歷史形成了不少技法程式,如山石的各種皴法,人物衣紋的多種皺褶、水波云煙的各種勾法等等,反映出藝術家們對客觀事物的記憶與認識,當然也包含深層的寄情與象征。如投入到賞石實踐中,欣賞者同樣也是憑著對現實物象的記憶,從審美客體尋找類似繪畫所表現的形式語言,逐步從似象非象的感覺中演繹“真實”的美。
中國水墨畫,都是藝術家通過寫意手法完成的,自晉唐以后,這種“寫意”精神更顯藝術創造力,逐漸形成特有的美學傳統。對于賞石者而言,欣賞畫面石既不經歷模仿自然寫實,也不脫離玩味自然現實,始終處于“寫意”的情感意欲之中。崔自默表示,中國賞石是一個特殊的藝術門類,它的形式美與意蘊美,不是來自藝術家的手下,而是來自欣賞者的眼力和心力。客觀地講,繪畫創作是藝術家心、手相通的結果,而欣賞畫面石是主、客觀照,心、眼相融的結果。
由此而言,無論賞畫或賞石,都離不開畫面構圖形式與藝術意蘊的啟示,更離不開主體意象運化所幻化的藝術意境。老子認為,天地萬物都是“無”與“有”、“虛”與“實”的統一,從而天地萬物才能流動運化。莊子也認為,天地萬物是有形與無形、“虛”與“實”的統一。鑒于“象外生象”的學說,欣賞畫面石的藝術形象,實際上是自然構圖中有形與無形互為融合的形象,這是賞石實踐所總結出的審美本質。
畫面石的構圖千姿百態,多維多寓,自然表現形式與意蘊內涵都帶有主體的隨意性,賞石者眼中的“形”,實為其想象中的“形”,通過對現實中的“形”加以聯想,最后描摹出類比的“形”。這種“形”是情景交融、物我兩忘的產物。人們談起欣賞繪畫藝術,難免會提及“形神兼備”,這是由于欣賞藝術形象不是停留在表象上,而是透過表象特征玩味意蘊和神韻。筆者在與崔自默交流時認為:“賞石與賞畫,審美心理、審美方式肯定存在差異,但捕捉畫面石中的‘形’和‘神’,與中國畫善于用‘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手法極為相似,與‘氣韻生動’作為基本法則去‘應物象形’的審美過程一脈相承。”
崔先生贊同我的觀點。他說:“欣賞畫面石的人,都懂得形的重要性,深知畫面中物象的神是通過形所演化而來的,這也應了‘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形神離則死’。”此言是指繪畫中如何擺對形與神的關系,對于欣賞畫面石而言,同樣具有重要的美學意義。
任何藝術都有獨特的形式語言,中國水墨畫是以筆墨為語言的,通過筆形、筆感、筆性的變化,反映水墨語言的表達方法。崔先生也玩石,對欣賞畫面石自有獨到看法,他認為:“畫面石所反映的各種物象和景象,無不由現實世界中的人物、動物、山、水、石、樹、花草等所幻化出來的。”筆者接著他的話說:“盡管這些物象、景象是自然趣象,融入賞石者的神思而貫穿于的神意之境,如果不是因為對所謂的物象或景象產生想象和聯想,又怎么能神游在瞬間而生、頃刻而幻的意境之中呢?
中國賞石的審美特點,就在于不滿足眼下具象的感官形式,而是善于把觀感和心智融入活躍的想象里,從情感融合波動中得到升華,從與石對話中求真求美!
綜上所述,欣賞畫面石,主體心理運化產生的意象與創構的意境,與欣賞繪畫是一樣的,都是從“象惘”中進入特定的審美境界。由此而言,發揮主體的審美能力,激發主體的審美情趣,解讀形式語言的內涵,體味審美意象的妙境,從美的感受中獲得愉悅,從美的體悟中萌發創造欲望,既是賞石的文化功能,也是賞石的美學意義。
TAG 標簽: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