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形式互構的“形態美” ——與高峰先生切磋烏蒙磬石的審美價值
時間:2021-06-10 來源:中華奇石雜志 作者:徐忠根 點擊數:
最近,我應邀出席貴州省畢節市觀賞石協會舉辦的賞石沙龍活動。本次沙龍活動設在該市七星關區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來自上海、湖北、廣西、河北等地的實力派藏家玩家們,利用兩天參觀交流機會,了解該地區賞石資源開發和近期市場概況,尤其對名聲鵲起的烏蒙磬石產生濃厚興趣興趣。我在逗留期間,多次與“自然傳奇”館主、當地協會會長余有華、“石者高峰”館主高峰、“素石”館主鐘杰、“品石居”館主李模有等資深人士,就烏蒙磬石自然特征和審美價值進行探討。
我于十多年前曾從《貴州奇石》畫冊中閱覽過烏蒙磬石的圖片和簡介,對該石種“形態美”留有很深印象。這次乘前往產地機會,通過從石農處了解采挖烏蒙磬石的經過,對該石種形成條件、自然特征和物質屬性有了進一步感性認識。特別是與“石者高峰”館主高峰先生交流時,對烏蒙磬石“形態美”的審美價值,不時產生認知共鳴。高峰是一位資深賞石家,已有二十多年賞石經驗,近年來先后將其藏館分別遷往成都、畢節兩地,收集了數量可觀的烏蒙磬石,由此我與他切磋時,涉及話題始終離不開“形態美”特征。此文,我將與其切磋的全部內容逐一梳理,依據形而上美學思辨,從不同角度評論烏蒙磬石“形態美”審美價值。
一、形式與形態的互構協調
我與高峰切磋烏蒙磬石“形態美”過程中,最先提到形式與形態的互構協調。他認為,烏蒙磬石多維形式變化較為突出,既反映整體互構的受力面貌,又隱現局部形態的形變細節,這種內外相濟的互融構形,聚合著三維空間的“雕塑符號”。我對此表示理解。根據自己的賞石經驗,烏蒙磬石感官形式確實存在多維性,整體反映的是類雕塑形態美,局部表現僅是形體中的形式美,只有適應多維形式的視覺傳達,才能漸入對既成形態的審美想象。
在三維視覺領域里,利用簡單多面體的透視方法,即可把握形式變化的互構關系,這對于識別形體對應點匹配是十分重要的。所謂的“互構”,即烏蒙磬石整體在內外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相互運動中形成的互涉關系。似乎有一條微妙的法則,使其自然形態在多維形式作用下保持和諧。鑒于此,評析烏蒙磬石的形態美,應以雕塑藝術的“形態學”概念邏輯為基礎。雕塑藝術“形態學”,涉及的塑造對象是人或動植物等生命體,通過形體塑造展示形象美和意蘊美。根據生物形態學原理,倘若只注重有機體的局部形態,忽略總體結構的相互聯系,則難以抓住形態變化特征,只有把生命形式與有機體結構聯系起來,才能成為協和性的形態系統。
針對烏蒙磬石類雕塑“形態美”特征,在此轉引“形態學”原理,詮釋形式元素與形態結構的關系,不啻是邏輯判斷的合理切入點。環視賞石領域多元化拓展趨勢,隨著新興觀賞石資源不斷開發傳播,漸而漸之改變對造型石形式美的審美關注。觀賞石所有的形式美感,不僅僅具備符號特征意義,而且涉及到觀賞者對構形元素的領悟。任何事物的表象形式總是存在于整體之中,只有在形式與結構產生互變的狀態下,形態美才能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且各部位細節更能激發審美聯想。
依據“格式塔”心理美學術語,針對賞石審美中的形狀、形式和結構,視覺印象是不可捉摸的,隨著心理變化會被瞬間分割或分離,然后逐漸回歸至形狀或形態的實際存在。通俗一些解釋,即在賞石視感經驗中,每一種形式元素都牽連到其他部位,整體形態之所以呈現完整性,就因為各個構形元素都保持相對關聯,由此致使視覺器官不斷適應“形變”。
二、局部與整體的互融貫通
烏蒙磬石屬碳酸鈣類石灰巖,形成于6~7億年前的元古代,分布在貴州省畢節市境內,尤以七星關區、大方縣、威寧縣分布最廣。烏蒙磬石以“瘦、漏、透”為顯著特征,多呈卷伸、盤虬或懸吊之態。因受風化水蝕及礦物浸染,原巖呈現灰白色,且質地致密,稍受叩擊即能發出清脆音響。雖說烏蒙磬石“瘦、漏、透”顯著,表象與太湖石、墨石極為相似,其中“瘦”的表征與英石相似,但整體結構能保持連貫性形變。若從物質屬性產生的連貫形變分析,主要源于內部多合結構的張應力。
高峰認為:四大名石有“瘦、皺、漏、透”共同特征。如太湖石的孔穴相通,筋絡纏結之美;靈璧石的巉巖崢嶸,玉振金聲之美;英石的皴皺裹體,瘦骨嶙峋之美——烏蒙磬石的質感和表征,雖與此類石種較為相似,但畢竟不是形成于相同地質環境,物質屬性與構形特征具有一定差異性,如若一味以“瘦、皺、漏、透”作為審美依據,則難以對其形態美作出客觀評介。
我認同他的看法,鑒于烏蒙磬石“形態美”,必然存在與形式對應的完整性,因此評析整體形態既不能分裂成簡單元素,也不能籠統包含在其他元素之內。
高峰觀點有其理由,任何形態奇譎、形象清晰的造型石,石體中的“瘦、皺、漏、透”形式,既分布于局部,也分布于整體,對于每一個形式美解讀必須是獨立的,避開形式美與空間美實質關系,則不能突出自然構形的生動性。因此鑒別烏蒙磬石的“形態美”,必須將局部與整體形式結合起來,只有把握了形式因素的互構關系,才能從藝術角度給予恰當評價。由此斷定:多維形式形成的互構特征,對于鑒別烏蒙磬石整體變化與局部變化關系,無疑起到調整審美心理的合理作用。
三、體塊與塊面的構形基礎
談論烏蒙磬石形態美,離不開體塊與塊面之間的結構關系。所謂體塊,即指每一處突兀或凹陷石表的局部存在;塊面主要指石體受光角度不同,形成不同明暗的表面,從而在視覺中產生不同效果的形態。
高峰認為:“烏蒙磬石”的塊體與塊面結構,在互襯互變條件下,形體結構具有動靜結合的特征,這在繪畫與雕塑中皆可發現‘形態美’互構關系。實際上在當代賞石感性審美驅使下,審美認知必然會朝向多維空間衍生。隨著審美情趣偏重具象化,烏蒙磬石的形式語言和構形元素,將會引起業內關注。”談起動態審美的特質,就是要在賞石實踐中突破古代“審美標準”的框框。因此評價烏蒙磬石的體塊與塊面關系,僅僅限于“瘦、皺、漏、透”形式,必然難以詮釋多維形式架構下的“動態美”。
“形態美”不同于“形狀美”。“形狀美”是指物體固有的外在美感,其狀態在視覺空間中是不變的。“形態美”是指隨著審美心理變化,物體在視覺空間中雖會產生瞬變,但形態的定格僅在某個時間段。根據這種區別,如欲揭示烏蒙磬石形態美,唯有依據藝術形態學原理,把握“體塊”與“塊面”制約關系,才能詮釋“以形化象”、“以象入境”的動態意蘊,這是解讀體積語言的必要過程。依據“形態學”原理,如欲揭示烏蒙磬石類雕塑形態美,關鍵在于對多維形式的解讀,始于“形入于眼”視覺啟示,通過意象運化進入特定審美意境,繼而又從情感意欲返回現實。
所以說,形態美反映的體積語言,本質上是一種空間屬性,即石體體積、結構、色澤、叩音等構形因素的組合,具有質感特征、形式特征和時空特征。正如高峰所言:“該類石種既為造型石,就不能無視形式結構的組合關系,只有將多種形式元素聯系起來,通過主體聯想與形象描摹,審美判斷才能趨于合理。”我認為確實如此。對烏蒙磬石體塊與塊面制約關系的探索,首先應將審美注意落實到古代感性判斷基礎上,同時將“美的因素”置于現代美學范疇加以考量,如此才能作出符合藝術形態學的學理判斷。
四、陽剛與陰柔的形意律動
近幾年里,高峰專心研析烏蒙磬石的物質屬性,逐步諳曉形態構成的各種特征,他在談論“塊體張力”的動靜關系時,提到構形中存在的溝壑孔洞表征,此乃水漬土沁所形成,似乎給人一種“體無完膚”的感覺。對于這一難以表述的形態特征,他用“水滴石穿”成語形容。我當時仔細觀察過各種形狀的溝壑孔洞,無論是淺窩、深洞或通孔,明顯顯現長久經受外力的痕跡。此類石頭經過清理,“體無完膚”的表象毫無掩飾,剛柔共濟的形變隱隱透發處內部的張力。
觀賞石不同形態美,對于藝術本性的揭示,既是多元的又是獨立的,由于形式反映不具有可比性,所以奇美的石頭都具有唯一性與不可替代性。依據現代美學解釋,觀賞石立體構形以“形、質、色、紋”為造型要素,以“點、線、面、塊”的變化為視覺依據。烏蒙磬石“形態美”,就是凸顯了多維形式與整體結構的制約關系,說明形態結構對于形式反映具有反作用。石體結構的每一處變化,必然存在形式隨之改變的可能,這種由互變產生的視覺效果,就是我們常說的“動感”。上述觀點出于感性認識,以“水滴石穿”字義理解,即為“以柔克剛”。正是這一“體無完膚”的形容,揭示出“剛柔共濟”的形意律動。
格式塔心理學家阿恩海姆在《藝術與視知覺》一書中,他把美歸結為某種“力的結構”,認為組織良好的視覺形式可使人產生快感,一個藝術品的實際形態,就是它的視覺外顯形式。根據這一學理推斷,高峰所言“體無完膚”,實際就是憑借審美感覺,領悟“力的結構”與“視覺形式”關系。烏蒙磬石顯著的“漏、透”特征,反映在淺壑、深洞、通孔的不同分布,這些特征具備生成形象或景象的條件。若將形式與結構聯系起來,通過對比物質屬性與造型規律,感受陽剛與陰柔的形意律動,就能籍此領會暗合某種意蘊的形態美。
五、形態與空間的傳達界限
高峰認為:“烏蒙磬石與傳統名石相比,雖說物質屬性與形式特征基本相似,但石體構形規律仍有不同之處,而且形式美的空間傳達效果也不一。從形體結構關系講,體塊、塊面之間的變化,與整體形變存在相互制約的結構聯系。”我順著這一話題進入思考:當今賞石審美意識蛻變,突出之處就在高揚感性審美。雖說東、西方形體意識存在著表現與實用的差異,但形態元素的作用,必然會以“形象”附加值而進入審美視野。“形態元素”對表現審美對象起著關鍵性作用,作為造型石類的烏蒙磬石,這些元素大多反映不同部位的變化,而形態美在三維空間的傳達中,卻是多維度、有深度的物體形象。
傳統“瘦、皺、漏、透”形式美,反映在石體不同的位置,也有單一形式獨立存在,按照審美判斷習慣,容易被分別或單獨解讀,某種程度上就會疏離與形態美的關系。我們既然把烏蒙磬石不同類型的形態,歸入到了類雕塑范疇進行探討,就不能忽視整體結構中的“形態要素”。依據視覺心理學分析,賞石藝術的形態元素若與雕塑藝術相比,在視感反應與空間傳達之間有著共同點,即通過審美者對空間形體的感受,發現形態元素的構形作用。
賞石文化復蘇以來,隨著多元化審美不斷推進,人們對色彩、紋理、線條、輪廓的關注,逐漸偏重于解讀體塊與塊面特征,這一傾向既揭示了古人賞石不重形而重意,又揭示了今人賞石既重形也重意。“形態元素”在烏蒙磬石自然構形中,既拓展形式語言的表現范疇,又凸顯類似雕塑的視覺傳達,由此觸發審美意象進入活躍的思維空間。換言之,在這樣的審美條件下,主體不是將客體看作頑拙的石頭,而是受空間傳達的作用,停格在某種協調的、靈動的視感范圍中,進而發現形態流變的潛能。
六、奇巧與頑拙的寫意格調
高峰還對烏蒙磬石多元形式互構特性,提出“奇巧與頑拙”互為對立、互為融合的形態,這種關系在某種程度上凸顯出美的“寫意”格調。烏蒙磬石多維形式結構中出現的“奇巧”與“頑拙”,實為既對立又統一的辯證關系。由于這種審美特性符合視感與情感需要,因此在解析兩者相互作用時,無論是“露巧藏拙”抑或“露拙藏巧”,對于表現形態美是互相貫通的。我想起愛因斯坦說的一句話:“理論家的方法,在于應用那些作為基礎的普遍假設或者‘原理’,從而導出結論。他的工作于是可分為兩部分:他必須首先發現原理,然后從這些原理推導出結論。”
中國傳統藝術有輕象重意的審美傾向,無論繪畫或雕塑,為了表現以形化神的精神內涵,大多不刻意追求形似,這種傾向在水墨畫創作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前文已談到烏蒙磬石具有類雕塑藝術特征,鑒析此類石的形態美,由于外部構形受多維形式制約,難免出現體塊與塊面之間的不協調,但在部分形體變化中反而會出現“巧拙美”。誠然,觀賞石物質屬性是決定構形特征的重要因素,但審美主體如欲評價其自然藝術性,就不是僅停留于客體的外在構形,而是關注各個形式特征可能具備的潛質。
應當指出:“美的形式”并不能反映整個形態,故不宜視為全部判斷的對象,在評價多維形式結構時,必須把握住審美對象形式與內容的關系。“形式美”反映的是一種獨立形態,作為形態中的判斷對象,可以據此評判其表現內容所起的作用。進一步講,“多維形式”體現審美對象整體美的內容,具有明確的、獨特的構形特性,由此與美的內容形成對立統一體。顯然,高峰談到烏蒙磬石形態結構中“奇巧與頑拙”的關系,乃是“形變生象”、“觀照生意”和“意象共生”的經驗之所在,因而在觀石、悟石受到隨勢形變誘惑時,便能領悟對立形態的深層韻意。
七、“叩石與罄音”的心靈撫慰
高峰在陪我欣賞石館里的藏石時,不時用手指輕叩數方形態極佳的烏蒙磬石,隨之發出清脆悅耳的音響。我開始并不太在意,因為印象中靈璧石、英石經叩擊后,也會在不同部位即刻發出悅耳之音,經他多次叩擊,不禁也對此產生興趣。依據地質學定義:碳酸巖類石頭,由于地表物質形成原理所致,埋于地下的石頭結構致密,石質成分堅硬穩定。再以物理聲學解釋:扣擊石體,發出清越聲響,其聲波傳送過程實際就是自身能量傳送的過程。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而是依靠石體內部特定的介質。
我以往對烏蒙磬石的了解,鑒于其形成過程、屬性原理和結構特征,對某些玩家提出的“質堅聲脆”這一評價,并不在意。高峰一邊叩擊石體一邊向我提示,烏蒙磬石“叩之若罄”的原因,涉及到聲學知識,因整體質地細密與部分結構松化,由此在不同介質傳遞下發出不同振動效果。按照物理聲學理解:聲,即物體振動所發出的波響傳遞;音,即聲生於心的韻律感受。聲音是個組合詞,人類對聲響的感受更偏向于“音”。因為“聲”的大小、高低和長短,決定音量、音調和旋律,對影響人的情緒起著重要作用。由此,高峰贊美烏蒙磬石“叩之若罄”,并非出于對叩石之音的常態感受,而是把握住了該類石物理屬性的音韻效果。這一看似平常的評價,卻讓我領悟到資深玩家的鑒賞能力。由此想到:美石著實能引發人的審美情趣,而在玩味時又能聆聽自然之物的清越之音,不啻是一種身心享受和靈魂召喚。
結語
前文已經談及烏蒙磬石作為造型石,具有類雕塑藝術的構形特征,鑒析此類審美對象,通過解讀“形態美”連貫性,揭示其多維形式的互構規律。觀賞石的物質屬性決定構形條件,但形式表現才是決定形態美的重要因素。在這種條件下,審美主體如欲揭示其自然形態藝術性,不是停留于描摹客體的外在形象,而是依據藝術的、美學的、科學的因果邏輯,綜合各個特征所存在的潛質,由此明確多維形式互構關系的最終走向。
因此,我們評價烏蒙磬石的審美價值,必須引用藝術形態學原理,把多維形式合理地聯系起來,深入由點到線、由線到面、有面到體的綜合解讀。只有把握住了“形態美”的構形特質,才能達到主、客觀照的審美契合。這種動態的審美意識,不僅關系到對古代賞石審美方式的繼承,而且關系到拓寬當代賞石審美視野的跨越。
TAG 標簽: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