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說“中國共產黨的‘紅色精神’”(續)
時間:2021-05-29 來源:華夏奇石網 作者:王 沛 點擊數: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他還說:“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中,形成了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紅色精神”,它是我們黨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正是這些寶貴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堅定信念、克服困難、砥礪前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中國奇跡、世界奇跡、人間奇跡。本文“以石說史”,既能接受黨史學習教育,又可傳承賞石文化藝術。
本來,筆者已完成《石說“中國共產黨的‘紅色精神’”》(上、下)兩篇文章并刊出,但因考慮不夠周全,感覺尚有幾種重要精神需要補充,故以此文作為“補續”,謹請石界同仁見諒。
焦裕祿精神
2009年4月1日,習近平同志在河南省蘭考縣調研。他說:“我們今天加強作風建設、改進干部作風,就要深入學習、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結合新的實際把焦裕祿精神發揚光大。”習近平同志深刻揭示了焦裕祿精神的內涵和實質:“牢記宗旨、心系群眾,‘心里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勤儉節約、艱苦創業,‘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奮斗精神;實事求是、調查研究,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求實精神;不怕困難、不懼風險,‘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大無畏精神;廉潔奉公、勤政為民,為黨和人民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奉獻精神。”
觀賞石《勞動本色》。這是一方祁連彩玉,石之主賞面有一站立的人物,臉色紅潤,身體瘦弱,一幅勞動人民的形象,就像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縣委書記焦裕祿的體貌。他的前后還有兩個人物,像是在鹽堿地中干活,或在田間交流與大自然抗爭的看法。主體人物形神兼具,加上陪體,頗有一番情境。
觀賞石《公正》。一方甘肅洮河孕育的海綿化石,呈文字石“公”“正”顯現。結體規整古拙,略有唐代書法家顏真卿之書韻。如果說畫面石鑒賞依據畫論,那么文字石鑒賞則依據書理。書法也講究形神,稱“形質”和“神彩”,前者是點畫的形態和質感,所謂入木三分;后者是書中的意境和精神,尤為重要。
焦裕祿同志在河南蘭考擔任縣委書記時,正值蘭考縣遭受嚴重的內澇、風沙、鹽堿三害之際,他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群眾路線,同全縣干部和群眾一起,與深重的自然災害進行頑強斗爭,極力改變蘭考貧困面貌。1964年5月14日,焦裕祿積勞成疾,不幸逝世,年僅42歲。1966年2月7日,《人民日報》發表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在全國掀起了學習焦裕祿的熱潮,焦裕祿成為黨員領導干部的楷模。焦裕祿精神,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永遠是億萬人民心中一座永不磨滅的豐碑,永遠是激勵廣大領導干部艱苦奮斗、執政為民、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寶貴精神財富。
中國奧運精神
中國奧運精神內涵豐富。首先,最深厚、最基本的是愛國主義精神。其次,是頑強拼搏、無私奉獻的精神。再次,是面向世界、博覽眾長的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詮釋“奧運精神”,并將體育強國夢與中國夢緊密相連。“重在參與、自強不息、頑強拼搏”是習近平總書記一直提倡的“奧運精神”,習總書記的闡釋正如奧運之父顧拜旦所說的“奧運會最重要的不是勝利,而是參與。”2014年2月,習總書記在俄羅斯看望參加冬季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時說:“重大賽事最令人感動的未必是奪金牌,而是體現奧運精神,這正是中國人講的自強不息。”習總書記還說:“體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內容,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凝心聚氣的強大精神力量。”(2014年第二屆夏季青年奧運會致辭)
觀賞石《奧運火炬》。這是一枚祁連彩玉,在畫面成像中屬于極其稀少的具象石。無論是手柄,還是火焰,都異常形象生動,包括細微處都特別到位;尤其是燃燒的火焰,微微傾斜而上升,猶若風拂之狀,動感強烈。它之所以非同尋常,是因為它是上蒼饋贈人類的火炬,是北京奧運會火炬。
觀賞石《跳高運動員》。這也是一方祁連彩玉,畫面中白色人物是跳躍起來的,是懸在空中的,腿部彎曲、挺胸向前,動感非常好;躍起的腳下有一根白色欄桿,人的身體即將越過,故名《跳高運動員》。他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一種熱愛祖國、為國爭光、頑強拼搏、無私奉獻的奧運精神。
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即2008年北京奧運會于2008年8月8日至8月24日在中國首都北京舉辦。上海、天津、沈陽、秦皇島、青島為協辦城市,香港承辦馬術項目。2008年北京奧運會共有參賽國家及地區204個,參賽運動員11438人,設28個大項、302小項,共有6萬多名運動員、教練員和官員參加。本屆奧運會共創造43項新世界紀錄及132項新奧運紀錄,中國以51枚金牌居金牌榜首名,是奧運歷史上首個登上金牌榜首的亞洲國家。
脫貧攻堅精神
2021年2月25日,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并提出脫貧攻堅精神。他說“偉大事業孕育偉大精神,偉大精神引領偉大事業。脫貧攻堅偉大斗爭,鍛造形成了‘上下同心、盡銳出戰、精準務實、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不負人民’的脫貧攻堅精神。脫貧攻堅精神,是中國共產黨性質宗旨、中國人民意志品質、中華民族精神的生動寫照,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的集中體現,是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的充分彰顯,賡續傳承了偉大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
觀賞石《江南山村》。長江國畫石,看上去有點像江南山村的味道,近景遠景擺布合理,樓閣山水層次分明。“昨夜小樓又東風,鄉民喜出外望盼親人。”這里雖然是農村山區,但伴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現,山村住宅、交通、環境以及物質文化建設面貌煥然一新,共產黨就是我們的親人。
觀賞石《村嫗的笑顏》。長江畫面石,石面圖案是一位農村耄耋老婦人。人物五官清晰,特別是眼、眉、嘴很有特點,眉毛稀疏,眼睛炯炯有神,臉上、額頭有歲月深刻的皺紋和老年斑;嘴角微微向上,略帶笑容,甚是可愛。這是幸福的笑顏,安詳的笑顏,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她終于可以安度晚年了。
脫貧攻堅戰,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第二次提出與脫貧相關的攻堅戰。第一次是1993年制定的《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確定從1994年到2000年的7年時間內解決剩余8000萬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
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列為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的“三大戰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已經吹響。我們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干實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經過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即將到來之際,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作者簡介:
王沛,央企職員,經濟學碩士,高級經濟師。介入賞石文化藝術領域30年,觀賞石國家一級鑒評師,國家高級價格評估師,《寶藏》等國內多家賞石雜志編委。出版賞石文化著作2部,創作玉石文化題材劇本1部(合作),并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公開發表賞石理論文章230余篇,發表賞石小說、詩詞、散文、報告文學等150余篇(部)。
TAG 標簽: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