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界如何審視賞石審美對象的拓展
時間:2019-07-21 來源:寶藏雜志 作者:雷敬敷 點擊數:華夏奇石網轉載:通過對賞石文獻的比較研究,我們能夠比較清晰地看到作為審美對象的觀賞石在類型上的變化和拓展。大致說來,其發展脈絡是由圖紋石到造型石,由園林置石到文房清供,最終達到不拘一格的賞石之集大成。
一
由似玉圖紋小細石到園林用造型石
談到最早的觀賞石類型,我們需對最早的具有石譜意義的上古文獻《禹貢》中的“怪石”作出一個合理的解讀。何為《禹貢》中的“怪石”?解說不一。
第一種說法認為怪石是似玉的石頭。《孔傳》注為“怪異,好石如玉者”。《經典譯文》等亦取此義。
第二種說法認為怪石是指一些特殊的山石。《唐書·地理志》說“齊州有貢滑石、云滑石”,《宋史·地理志》說“濟南貢陽起石”,《元和郡縣志》說“淄州貢理石”,都屬于怪石之類。
第三種說法認為怪石是器用之石。林之奇《尚書全解》說“竊意當是禮作樂資以為器用之飾,于義必不可厥者,非是欲此無益之物以充游玩之好也”。金履祥《書經注》補充說“怪石,異石也,如今萊之溫石可為器”。
第四種說法認為怪石是一種瑪瑙質的小卵石。蘇東坡在《怪石供》中說,“《禹貢》:青州有鉛、松、怪石。解者曰:怪石,石似玉者。今齊安江上,往往得美石,與玉無辯,多紅黃白色,其文如人指上螺絲,精明可愛,巧者以意繪畫不能及。豈古謂怪石者耶?”
筆者認為,第一種說法謂怪石是似玉的石頭,說對了一半,因為如果僅僅是似玉,那為何《禹貢》中還另有似玉的石頭為“琨”的稱謂呢?第二種說法謂特殊山石亦不妥,不能以其為“貢”品而歸為怪石。第三種說法則囿于純功利性的思維局限,不知道無功利性的審美意識早已產生于舊石器時代末期。觀賞石在夏禹時代是貴族日常審美活動所需。而蘇東坡在《怪石供》中的說法是對“怪石”的最合理的解讀,即“怪石”是一種瑪瑙質的有紋彩的小卵石。也就是今天所說的“雨花石”。“怪石”似玉質但有紋彩,區別于“琨”,不需琢磨而自然顯其質、色、紋,而又區別于“玉”。先民以此為怪異之石而進獻給君主。
那么在當時青州的泰山谷地里有沒有這種“怪石”呢?畢竟蘇東坡的《怪石供》中說的是湖北黃州的石頭。這個問題在章鴻釗《古礦錄》所輯的《山東通志》(1915年印本)中有三則可供參考。一則是“濟南府歷城縣,臥狼山在縣西南十五里,其上一穴產五色文石,光明可鑒”;第二則是“泰安縣萊蕪縣,彈子山在縣東八里,出五色石子如彈”;第三則是“歷城縣風光山谷,產五色石”。
如果我們再引征《山海經》的《山經》中關于中央第七列山系的一座叫休與的山中有五彩斑紋、形若鵪鶉蛋的“帝臺之石”的記載及南京北陰陽營出土的76粒花石子(雨花石)的考古成果,那么我們認為最早的審美的石——觀賞石是由先秦時期似玉的圖紋小卵石(雨花石)發端的,則是幾無疑義的。
那么,作為審美對象的造型石又是從何時開始的呢?這濫觴于秦漢時期用于修建宮苑仙山的園林用石。
二
由園林置石到文房清供
學界普遍認為中國園林始于商、周時代的“園”和“囿”,而在園林中營造假山則始于秦漢。受神仙思想的影響,秦始皇、漢武帝在派人去東海尋求蓬萊仙島的同時,在宮苑內修筑三仙山,從而導致園林用石的產生。這些園林用石是一些大形的造型石。
據西漢劉歆《西京雜記》記載,漢文帝次子梁孝王“好營宮室苑囿之樂,作曜華宮,筑兔園。園中有百靈山,山有膚寸石、落猿巖、棲龍岫。”這可能是最早見于文字記載的疊石為山的例證。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繁,地方割據,老莊精神回歸,文人雅士紛紛寄情于山水,避世玄談,是時私家園林盛行。在士人參與下,園林與詩書畫結合,此時的園林藝術追求意境,成為我國古代園林的一個重要轉折期。出現了以針對園林用石為主的“奇石”的稱謂。
據李樹華考證,文獻中最早出現“奇石”一詞,見于南齊時期(479~502年)。《南齊書·文惠太子傳》記,齊文惠太子的拓玄圃園“其中樓臺塔宇,多聚奇石,妙極山水”。
園林用石除疊造假山外,還單獨作為置石。有關這方面的文獻記載見于《南史·到溉傳》:“第居近淮水,離前山池有奇礓石,長一丈六尺。”到溉為梁(502~557年)人,官至吏部尚書。
唐宋是我國古代文化的全盛時期。營造假山、園林置石成為士大夫的社會風范。特別是宋徽宗寫意山水的“壽山艮岳”的大規模建造,極大地推動了園林用造型石。
作為審美對象的園林石又何以小型化而成為幾案上的供石的呢?
其中緣由大致有:源于山石盆景,或園林置石,或文房雅興等,幾種并行或交互作用的發展脈絡。
三
由供石到賞石之集大成
1.源于山石盆景的供石
盆景分為樹木盆景和山石盆景兩大類,后者與供石關系密切,在審美的價值取向上都是追求“案頭山水”的意境。
山石盆景源于漢代“天地小型化”的思想與熱衷于將自然景觀縮小到一塊地中、甚或一個容器中的縮微“縮地術”有關,其物質文化的表現是人工制作的博山爐和硯山的出現。關于山石盆景的文獻資料最早見于《南齊書》“會稽縣刻石山,相傳為名”。
山石盆景與供石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并沒有概念上的明確區分。在宋《云林石譜》的“昆山石”中,就記有“土人唯愛其色潔白,或植小木,或種溪蓀于奇巧處,或立置器中,相互貴重以求售”。在明代《素園石譜》所繪的雪浪石的圖幅中,山形石置于盆栽的盆中。時至今日的山石陳設中的沙盤演示,仍帶有明顯的山石盆景的影子。
山石盆景與供石的界定,筆者認為由盆變為座是一個標志。在1971年青州市一座北齊武平四年(571年)墓葬出土的一方“貿易商談圖”中,清晰地顯示主人向羅馬商人贈送一琳瓏起峰并配有束腰基座的供石。這表明魏晉南北朝時期供石已經出現了,并且作為珍貴禮品。
2.源于園林置石的供石
由園林置石到供石,是園林置石向室內置石的小型化、微型化發展。中唐時期士人在禪宗思想的影響下,隱于市,將園林別墅由山林引入到都市,園中置石不可或缺。
《舊唐書·牛僧孺傳》載,“嘉木怪石,置之所延,館宇清華,竹木幽邃”。于是,園林置石由置于庭院而演變為廳堂、幾案的供石,當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情形。
到了宋代,宋徽宗的偏好更促使了供石的發展,莊綽在《雞肋篇》中說,“上皇始愛靈璧石,既而始其一面,遂取太湖,然湖石粗而太大,后有厥于衢州之常山縣南私村,其石皆峰巖清潤,可置幾案,號為巧石”。
《云林石譜》所收載的40種造型石中,有的石種按其大小,或作園林置石,或作廳堂石,或作幾案石。如“靈璧石”一則中,“靈璧張氏蘭皋亭到巧石頗多,各高一二丈許”,這是園林置石;“又有一種,石理磷踆,若胡桃殼紋,其色稍黑,大者高二三尺,小者尺余,或如拳大,埌陀拽腳,如大山勢,鮮有高峰巖竇”,這是廳堂石與幾案石。其他如林慮石、臨安石、江華石等皆是。
3.源于文房雅興的供石
供石,特別是幾案石之所以最終成為觀賞石賞析的主流,最主要的還是源于士人的文房雅興。
文房即書房,也是筆墨紙硯文房用品的代稱。源于文房雅興的供石賞玩之風盛于宋代,寄托著宋代士人以人生為樂的境界。蘇軾、歐陽修、米芾、黃庭堅、宋徽宗、杜綰都是當時的賞石大家。
文房的賞石雅玩中除了幾案石,還有把玩石或置于銅盆或水盂中的瑪瑙質小卵石——雨花石。宋代《云林石譜》中就有將穿心石“把玩緊日”之語,而其所輯的登州石、瑪瑙石、黃州石、螺子石、柏子瑪瑙石、六合石、石棋子等,皆可歸于雨花石類。
在明代《素園石譜》的石品圖繪中,無盆無座者,或為園林置石,或為圖紋石,或為研山、石屏。有盆有座者共計10幅,其中僅雪浪石圖所配為盆之外,其他9石皆為座,有隨形座,有圖盤座,這說明明代為幾案石配座已很普遍,供石與山石盆景在形制上已完全分離。
當供石成為賞石審美的主體時,自先秦發端傳承至今的賞石審美對象的變化與拓展,不論從發展脈絡上看,還是從賞析方式上看,以至從鑒評標準的分類上看,大致以明代《素園石譜》為標志,其基本構架就已形成,及至民國時期和當代,則更加完備。
四
賞石類型之集成
賞石類型之集成的基本構架,我們就其發展脈絡、賞析方式和鑒評標準分類的集成,概括于下。
1.賞石類型拓展的集成
賞石類型拓展的集成從先秦的似玉圖紋小卵石——雨花石發端,到秦漢始興的園林用造型石,再到園林置石小型化,及始于魏晉南北朝而盛于明代、延續至今成為賞石類型主旨的供石,其集成圖示為:
2.賞析方式拓展的集成
觀賞石審美在賞析方式拓展的集成,如:《云林石譜》關于大者置石小者作供石或把玩;有《云林石譜》關于“幽香”;有《素園石譜》關于制作硯山、石屏;有《洞天清錄集》關于制作硯屏;有《壽山石考》等關于制印;有《雨花石子記》關于組合、相嵌成石畫;有《萬石齋靈巖石譜》關于雨花石置水的行為藝術等,圖示為:
3.鑒評標準分類的集成
國家標準GB/T—2015中觀賞石的分類集成,從對《禹貢》至《萬石齋靈巖石譜》等歷代賞石文獻的梳理看,亦頗為清晰明了。
如載有似玉圖紋卵石的《禹貢》中的怪石,《山海經》中的帝臺之石,《云林石譜》中的靈巖石,《惕庵石譜》中的川江瑪瑙質卵石,《萬石齋靈巖石譜》和《雨花石》的雨花石等。
如載有非瑪瑙質的卵石類圖紋石的《云林石譜》中的永康石、洛河石、蘭州石等;載有山石類圖紋石的《素園石譜》中的畫石板、石屏等、《萬石齋大理石譜》中的大理石等。
載有造型石的有《云林石譜》中的靈璧石、太湖石、昆山石、英石、江州石等,《素園石譜》中的蒼劍石、雪竇石等。
載有礦物晶體的有《云林石譜》中的菩薩石、石瓊,《素園石譜》中的層州砂床、愷樂石、瓊華石等。
載有生物化石的有《云林石譜》中的盤龍石、松化石、零陵石燕,《素園石譜》中的石樹、蛇化石等。
載有隕石的有《夢溪筆談》中的宜興隕石,《素園石譜》中的星隕石等。
載有特種石有《云林石譜》中的李德裕藏石平泉石、米芾藏石硯山,《素園石譜》中的宋徽宗藏御題石,蘇東坡藏壺中九華及《夢溪筆談》中的雷斧,《天全石錄》中的礦化石等。
TAG 標簽: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