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無定法——在觀象賞“對石”亂彈 圖
時間:2019-07-18 來源:華夏奇石網 作者:侯桂林 點擊數:仲夏時節,在出席觀象博物館“賞石基礎理論建設學術討論會”的第三天上午(7月8日),我同幾位石友相約到裝飾典雅的觀象展廳認真觀摩了一場以“對接產生美”為主題的對石精品展。坦白講,這是我平生首次看到的“破石頭”集中登入藝術殿堂的專題展,展品數量不到30件,卻讓我經歷了一場可褒可貶的審美體驗。其間還以一種矛盾的心情與石友來了幾段“該簡者卻詳而不簡,該詳者又簡而不詳”的亂彈,分別記錄如下,以供參考。
有石友問我,以前是怎樣看待這類石頭的?我說,觀摩之前腦海里始終揮之不去的一個觀點是,破損的石頭不可玩,哪怕是破損了一點石皮或有一點裂隙的石頭都不完整,更談不上完美而棄之不取的,何況像這些斷裂成兩截或多截的破石頭。石友看我說話直率便又問我,看了今天這個展覽后有何感想?能給出什么樣的評價?我說,此一時彼一時也。從“對接產生美”的策展靈感(動機)和展品的征選效果看,我認為這是見仁見智、和而不同、文化多元在當今的體現,人們對它可以說三道四,可褒可貶。現代賞石雖然可借鑒西方美學關于“殘缺美”的理論,但對多數中國人的傳統經驗而言,所謂殘缺美畢竟是一種不完美的另類。
那么,策展者為什么要拿這些殘破的石頭當藝術品給人們觀賞呢?我不曉得他們的切實動機,只有一點猜測,想談談自己的看法:這“另類”石頭的展示,可能是想告訴人們,傳統賞石精品的資源基本枯竭,在市場供給匱乏的大環境下,充分利用現有的材料,做到物盡其用,另辟蹊徑,可收到化腐朽為神奇的效應。這似乎很像一位游山覽水的人,當走到山窮水盡,覽無可覽的地步時,便會情不自禁地抬頭仰望天空,去品味空中云卷云舒的味道。再有,可能策展者是以西方美學中殘缺美理論為依據,雖然這種理論并不完全合乎中國傳統審美的口味,但不乏有對此樂此不疲的推崇者。舉個例子,如今中國的漂亮姑娘都喜歡穿“破衣爛褲”,并以此為時尚。由于審美走向了多元,拿這些看似破裂不完整的石頭做展覽也就不足為怪了。
我必須說明的是,將這些斷裂殘破的石頭對接到一起欣賞,它仍然具有賞石藝術“渾然天成”的審美效果,它們仍具有自然美的特質。從哲學上講,石頭從一分為二再到合二為一,這種相輔相成的關系也可體現出中華傳統文化崇尚圓滿的審美心理。同時,將殘缺破損的石頭對接到一起,它們成為用時間雕琢出來的作品,沒有矯揉造作,只有歲月沉淀的滄桑之美。因此,能夠寬容并欣賞那份殘缺的美,正是“天地無棄物,而況山谷良”的道理。
又有人問,傳統賞石家應怎樣看待這些作品?在前面我已經說過,對殘破的石頭作品,你可褒也可貶,這是我對觀象老總倡導的“思想之自由,獨立之精神”的認同。如果從貶義的觀點出發,殘破之石無美可言。為什么呢?前輩們曾留下一種經典的說法——“石破而氣跑”。古人認為,石內存有“三氣”,即天地之靈氣,自然之清氣,文人之雅氣。如果石頭破損殘缺了,這三氣便蕩然無存。因此,這些石品也就不能稱之為靈石、美石、雅石,當然也就不能登上審美的殿堂。
還有石友問,賞玩對石有無鑒賞標準?
我的回答是,藝術創作和藝術欣賞是沒有統一標準的。因為藝術品不是現代工業產品,不是實用品,藝術品是用來賞玩的。藝術創作 講求個性,越具個性的藝術品越有欣賞和收藏價值,自然也就有了它的經濟價值。所謂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怎么可以拿統一的標準去評判孰好孰壞,孰對孰錯呢?也正如莎士比亞所言“世上本無所謂好和壞,思想使然。”
那么,是不是說欣賞對石就沒有任何情境規定呢?否也!俞瑩先生在《玩石指南》中就講到,“對石是在大自然中已經分離了數以萬年計的原石,曾經分崩離析后又被重新聚首……也是老殘的一種形式,斷面至少有自然包漿。有的重新聚合后,可以嚴絲合縫的更是彌足珍貴”。李昌銀先生在《中國賞石美學》書中說,“對石是由裂隙分割巖石石塊,巖溶作用沿裂隙與層面發育而形成的兩塊或多塊有一定對應性的觀賞石組合。”強調對應與組合的自然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梁志偉先生在《賞石密碼》一書中說:“有傷痕的奇石,美學評判上雖然比不過自然無傷痕的完美之石,但這種有了缺憾的‘自然美’也屬奇石范疇”。
如按照中國傳統審美經驗來評判,一切器物的賞玩應以美善相融、盡善盡美、吉祥如意的“圓滿”為美,任何殘破、敗損的器物都屬不祥之兆,無論書畫、瓷器或賞石,道理都是一樣的。收藏、把玩殘破的器物,是一種無可奈何花落去、流水無情還有情的無奈之舉,也是一種遺憾之舉,同樣的器物,如有完好的,相信大多數人決不去收藏殘破的。
中華賞石文化是儒釋道三教文化多元互滲、異趣溝通、和而不同、雅俗共賞的審美文化,本身沒有任何質的規定性。美是個人的自由選擇,因此沒必要也不可能定一個共同遵守的統一標準,這就是釋家所謂的“法無定法”。
2019年7月16日于文源石屋
TAG 標簽: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