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石究竟該是什么形態和意蘊? 圖
時間:2016-07-09 來源:完美石界 作者:陳民府 點擊數:
在當今賞石界,人們常常說到禪石。然禪石究竟該是什么形態和意蘊,卻眾說紛紜,見觧不一。筆者也曾因此而困惑,故不得不去作一些學習和研究。現將初步所得摘記如下,以作敲門之磚。
一.禪石的意蘊。禪石因附禪意而得其名,故如欲弄清禪石,必先須搞懂“禪”意。何為禪?據查證,禪乃禪宗佛教梵語“禪那”之音譯,意為“靜慮”。即佛僧打坐時靜思息慮,住心一境,冥想妙理,以養心悟性 。又因佛法傳承“不立文字(文字不能準確表達禪之意境),以心傳心”,故名“心宗”。禪認為“心量廣大,猶如虛空,能含日月星辰,山河大地,包萬物,生萬境”,故曰“心源”。禪宗追求超越人世的“有無”,“是非”,“得失”,“功利”,“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并通過“漸悟”,“頓悟”而“開悟”,最后達到認識自我,即“證悟本性”,如“功徳圓滿”則可成佛。其修為方式主要為禪定靜悟,此境界可意會而于難言傳。
有這樣一個典故,或許可幫助我們理解禪的意境。據傳,佛祖在靈山聚會,登座后一言不發,隨手拈起一朵蓮花,向眾佛展示。皆不觧其意,唯有大迦葉尊者微微一笑。佛祖便說:“我有正法眼藏,溫馨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會屬摩訶迦葉”。遂命其下山傳法,自此創立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佛教流派--禪宗。世所聞名的“達摩初祖” 即為傳人,“一葦渡江”,“達摩面壁”皆為其典故。由此可見,禪之意境全在那會心一笑的心心相通之中。千般奧妙,盡在不言;萬種風情,全靠妙悟。禪為何物?看來確非我輩凡夫俗子所能盡解也。
由此理觧,禪石的定義應當是那些意蘊含蓄,立意深遠,觀之能“心心相印”,使人入靜,引人思悟的石頭。然而佛家又說“萬物皆有佛性”。如此一來,豈不是說石石都有佛性?果如此,還有“禪石”一說嗎?
我理解,能看出“萬物皆有佛性”者,只有對佛法修養極高的人,才可能慧眼識珠,從平凡中看出不凡,從世俗中超然物外,得出大見識大智慧來。
仍舉一個佛家的典故,試作探索禪之意境。話說禪宗五祖弘忍法師在五祖寺中曾舉辦過一個著名的禪宗作偈之事。因五祖弘忍年事已高,急于傳付法衣,遂命弟子作偈以呈,以檢驗他們的禪修水平。其得意弟子神秀佚名題偈貼于寺璧:“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意即佛法深奧,須“漸悟”勤修方能成佛,眾皆叫好。而時為舂米小僧,且尚未剃度的惠能看后微微一笶,也題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非高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出語驚人,立論奇妙,顯示出對佛法玄機的“頓悟”靈性。次日晚,弘忍便招惠能入室,為其宣講“金剛經”,并傳衣鉢,定為傳人。為防備有人忌妒加害,并囑其南下隱修,十年后面世傳法。惠能至嶺南法性寺后,恰逢印宗法師在講“湼槃經”。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另一僧曰:“幡動”。爭論不休。惠能見曰:“不是風動,亦非幡動,仁者心動”。印宗聞聽,竦然若驚。經攀談,知其是得到五祖弘忍真傳并在佛界久已聞名的六祖惠能,遂為其剃度并拜為師。后惠能歸隱嶺南之曹溪,建寶林寺(即今廣東韶關之南華寺),傳法創法,主張“頓悟”,世稱“南宗”,為一代宗師 。
這個典故說明什么?我不入禪,也不懂佛,故至今未能盡解其意。恍然間只覺禪之高境乃心心相會,一派空明。無我無物,四大皆空,靜思妙理,認識本性。
明代著名賞石大家林有麟在其名著《素園石譜》中云:“石尤近于禪”。可見那時賞者已能從石上看出禪意。但從歷代石文石典中,并未見有“禪石”之說。唐宋以來,人們賞石雖尚意尚形,但多崇尚山形奇石。這從歷史上名傳千古的唐后主李煜之“靈璧研山”,到宋徽宗趙佶之“靈璧小峰”和清代蒲松齡之“海岳石”,都可略見一斑。從尚意角度,也多為宋代米芾倡導的“瘦、皺、漏、透”和東坡先生加一“丑”字為審美標準的玲瓏秀勁之清供石。
“禪石”之說,查無出處。如溯源,應是”石尤近于禪”之演義或借喻,在我國賞石界,也只是十年左右。近數年來,禪石作為石壇“尊者”,因其寓意深遠和情趣高雅而備受青睞。因此,禪石的涵義應能體現禪的精神,禪的思想,禪的意境。特別是禪宗的“心源”和“漸悟”“頓悟”狀態,應能因石而引發,并能在更深的層次上發展,進入到“證悟人性”,而達“佛性”。這個過程應是:石為本源,心為羽翼,佛為彼岸。
二.禪石的形態。禪石應為何態?要解荅這個問題,還要先從禪宗思想和禪宗美學之傳承運用追根溯源。禪之意境,與老莊之道,孔孟之說,雖各為領域,然畢竟共生共存于華夏大地,其學說有同有異,互相滲透。禪曰“靜思息慮”,追求“功德圓滿”,禪宗作為中國古典美學四大流派之一,歷來推崇以“圓滿”為美的“大圓境”;老子云“周行而不殆”,《道德經》九九八十一章,以圓為循環體系,推衍象征“道”的生生不息,周而復始;道教“太極圖”以圓形之陰陽魚表示互為轉換;孔子倡導“中庸”“圓融”,素以“圓融”為中庸之要義。可謂異曲同工,妙理相通。后之賢圣各有領悟,并被運用于諸多門派。
由此可知,禪石首先是那些大氣厚重,無象無形,圓潤飽滿之石。其造形簡單,意態渾厚,如日月星辰,如四季變換,因簡潔而意態萬千。
東漢以后,隨佛教之傳入,“圓美”之古典美學之說已見諸古論。我國南朝著名文學評論家劉勰在其傳世名著《文心雕龍》中,評及文學之傳承創作時,曾提出“思轉自圓”、“骨采未圓”、“理圓亊密”、“觸物圓覽”和“首尾圓和,條貫統序”等文學美學原則。全書用“圓”字竟達十七處之多。此后,在我國詩詞文賦中屢見“圓融”,“圓轉”,“圓熟”,“圓通”,“圓備”,“圓暢”等詞語。可見“圓美”之美學思想,已成為儒、釋、道及傳統文化之精神。故和諧圓美之形意,永遠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承和文化經典,圓潤飽滿之石是賞石界公認的禪石首選形態。
對此,我曾有一個認識過程。九十年代初,我剛涉足賞石,總是喜歡挑選那些肖形狀物的象形石,和自認為變化較大的片狀石。后與美術大師薛志耘先生同去賞石購石,領教了很多美學要義,方懂得了“會玩的玩蛋,不會玩的玩片”這句賞石名言的妙用。“蛋”為何物?圓滿之意,正是禪石之要旨也!
其次,禪石應為那些意態空靈,能引導賞者進入清幽寧靜狀態的自然景觀石。禪宗在藝術情感上倡導寧靜虛靈,清曠恬淡,把人的情懷從世俗的糾纏中分離出來,轉入到對“人性“的“禪悟”。因此,那些形態清逸閑適的景物造形石或圖紋石,應是禪意的最佳寄托。如:山嵐幽谷,野寺寒江,枯藤怪松,懸崖避嶼,掛瀑流泉等等,皆可使人如置幽境,寄情移思,去俗念而萌新生。
其三,約定俗成,禪石還應是那些似佛,似道,似觀音,似蒲團,似木魚等肖形壯物的象形石。因為這些奇石雖然直觀,但都與佛道直接相關,久而久之,這種形態已被認作佛的化身,而披上了禪的外衣。賞者視之,則能在場景直觀影響下,很容易聯想到佛或進入禪的狀態。因此,這類奇石被自然而然地列入禪石行列。
但是,禪石之定義又決非這么簡單。因為對禪意的領悟往往會因人,因地域,因文化,因宗教,因悟性,甚至因性別而各有差異。面對同一塊奇石,你悟出了禪意,它便是禪石。你沒找到那種感覺,它就是一塊石頭。人與石的信息碰撞,可因不同的感悟,或交織出絢麗,或沉寂于黙然。因此,嚴格而論,應是禪石無標準,全在領悟中。不然,高深玄妙之禪學真被我輩簡化世俗了。
三. 禪石的鑒賞。為了理解禪石的鑒賞,先講一個小故事。一著名雕塑家應邀雕百尊佛像。其自覺于人物雕塑素有研究而充滿自信,遂按胸有之佛凝神雕之。佛成之日,邀方丈及眾僧觀看,皆面面相覷,齊曰:“此乃人也,非佛”。其不解。遂在方丈導引下研佛典,悟佛法,觀佛亊,誦佛經。不覺時逾三載,忽一日恍然頓悟,覺百佛如在眼前,神態各異,一派莊嚴。遂動而雕之。佛成之日,又喚眾僧觀之。皆面帶虔誠,口呼“阿彌陀佛”,納頭便拜。
何故?因前者徒有其形,而后者形神兼備也!
鑒賞禪石,其道有三。
一曰“賞其形”。老子云:“大象無形,大音稀聲,大智若愚,大方無隅”。這里講的是對立統一的辯證法。禪石作為審美客體,其形態或圓潤飽滿,或造形簡潔,或線條洗練,或圖紋含蓄,或無象無形……。正因其形態簡雅,而觸發我們的視覺感受于一派虛無漂渺而又意韻無限的情境中,從而把心境引領到寧靜祥和,淡泊清明的狀態。為此,六祖惠能在論及禪悟時,曾提出以“凈心”狀態觀照宇宙萬物的修禪之法,即以清凈無俗之心觀物悟道,以實現禪意的追求。《莊子. 天道》云:“以虛靜推于天地,通于萬物,此之謂天樂”。俗話說“六根不凈,難以成佛”,確是經驗之談。當然,我們賞石不是為了“功德圓滿”得道成佛,而是為快樂,為了修養,以使生活工作和社會交際更成熟,更理智,更健康,更時尚。
二曰“悟其意”。南宋學者嚴羽在論及禪與詩關系時云:“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若如此,石道更不可無悟。得石在緣分,賞石在意會,“石我一體,天人合一”。禪石以形為引,以意為神,追求象外之意蘊,使賞者進入超然物外,返璞歸真之精神境界。禪石正是以其簡潔的造形而給賞者留出了廣闊的審美空間和深遂的思想境界。或渾厚穩重,或簡約從容;或寧靜致遠,或淡泊世情;或空靈傳神,或秀雅清明;或虛懷入靜,或拙樸沉雄……。此番意境,雖因各自之學識修養,審美水平和悟性高低而有所不同,但盡在賞者意念之中。
三曰“行其道”。世界是個萬花茼,社會如同大舞臺。人居其中,必將面對千萬誘惑,經歷八方磨礪。每人每天都可能面臨許多壓力,糾纏和無奈。清明者如登臺唱戲,卸妝即還本色,仍是自然自由身;迷惑者如云如霧,恍恍然脫胎換形,早已面目全非。如此乾坤萬象,應以何道持之?于是,圣賢送來儒、釋、道,以給世人釋疑解難,導引不同之人群各入光明。賞石者可謂自成一路,面對繁紛世界,萬千糾纏,知舍而得,因愛而愉,以詩書奇石陶情養性,持寧靜淡泊而滿懷清明。
禪石在當今賞石界之所以倍受人們追捧,正是因其簡潔含蓄,清逸高雅,耐人尋味,能引領人們入靜悟道,淡化憂煩,看破世俗,擺脫糾纏,進入自然清明和理智處世的心境而成為高境界的觀賞石。當然,這種石頭未必人人喜歡。正所謂“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出于不同的人生經歷和審美需求,人們對奇石品類的取舍各有選擇。但九九歸一,各種奇石的自然屬性和文化價值,必將為欣賞者帶來精神愉悅和人生啟迪。
故曰:說禪論道皆為空,抱石入定已忘形。靜思息慮成一統,天人合一見真容。
如此論奇石之禪,可乎?
TAG 標簽: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