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賞石(四)
時間:2012-12-15 來源:中觀網 作者:河北石友張立軍 點擊數:公元1751年的某天,鄭板橋獨自坐在縣衙書房內。面對空空四壁、寂寂周圍,心中不免茫然。(寧靜方致遠——難得“清閑”下來的板橋先生終于有了片刻的“思考”良機。賞石,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幾日、幾月、幾年下來,我們又是否曾經嘗試過“沉淀”的樂處呢?我們又是否曾經收拾過那分分秒秒累積起來的酸、甜、苦、辣呢?)
他眉峰緊蹙,黯然想到:接連不斷的自然災害中,為解百姓“五斗米”之急,幾次逼得自己違背信條、故作“糊涂”,去同那些惡勢力巧妙周旋、募化錢糧,雖說大多達到了目的,可如今回想起來,還是有著些許“近墨者黑”的不快呀!(走上仕途的板橋先生,從“當官要為民做主”的神圣職責出發,在痛苦中修改了多年一以貫之的思維定式和嫉惡如仇、不與惡勢力往來的價值取向,為“糊涂觀”做出了一個新的基本界定——只要能解百姓之苦且換來心里安寧,這個“糊涂”可以有!真所謂:“看似糊涂卻清醒,別有意韻;捂著聰明露糊涂,油然其中”。)
于是,他站起身,慨然寫下了“難得糊涂”四個大字。(千古絕唱就在這樣的“苦衷”和“大美境界”中誕生了。這句評判舊社會紛擾人生、炎涼世態所迸發出的憤激之詞,體現了他“痛苦于內,淡然于外”時,才不得不“難得糊涂”;體現了既要裝聾作啞但又不能無視現實時,他才不得不“難得糊涂”;體現了清醒、正派面對讒言和惡勢力無能為力、但又不能不作為時,他才不得不“難得糊涂”。“難得糊涂”的另外一層深意,就是濃縮了板橋先生“愈戰愈勇、知難而進”的“大美境界”:“難得糊涂”之“難”,不是厭世、不是躲避,而是一種救百姓于水火、努力向上的大智慧、大修養、大氣度;“難得糊涂”之“糊涂”,是把天下當成舞臺,讓自己既作演員又作觀眾,既“頑強巧妙周旋”又“一枝一葉總關情”。)
如果我們舍棄舊糟粕,把積極意義上的“難得糊涂”借鑒到賞石過程中來,那么賞石期間的一些歡笑、爭論、喧囂、振奮、失意、惆悵,……,又是否需要板橋先生的這種“糊涂觀”去面對呢?我們每一份子在享受賞石、推動賞石事業發展的過程中又該怎樣去正確理解、把握這“難得”的“糊涂”呢?推而廣之,在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各行各業浩浩蕩蕩前行中,在2020年即將建成的小康社會宏偉藍圖中,在中華賞石逐步走向更加輝煌的美好明天中,我們廣大石友又該以怎樣的“糊涂觀”來展示自己的風采呢?
任何事物在發展過程中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總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沒有了問題,事物也就停止了進步——解決問題的關鍵,就是要抓住事物的發展。按照這個思路推理,如果說奇石是石界的主角和亮點,廣大石友是賞石的主宰和靈魂,那么,持續、協調發展就是廣大石友的共同目標,以同一性、非對抗性為主的發展中矛盾(如關于精品意識、文化底蘊、賞石觀念等的爭論)就是推進共同目標的原動力,化解發展中矛盾的“精品糊涂觀”就是共同目標全面進步的潤滑劑。
學會不斷的整理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就等同于獲得了不竭的動力。理清了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找準了共同的奮斗目標,那么,具體操作中需要不斷完善的一些爭議性意見、一些不同的觀點、抑或局部的利益之爭,是否還能夠稱其為問題呢?那些一味的空談又是否應該更早的為實干讓讓路呢?這種態度,又是否就是積極意義上的“難得糊涂”呢?
TAG 標簽: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