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玉:深受玩家追捧 資源幾近枯竭 圖
時間:2014-11-16 來源:洛陽網 作者:李英杰 點擊數:千百年來,河洛玉一直受到人們的鐘愛。宋代成書的《云林石譜》中記載的河洛玉就有洛河玉、白馬寺玉、虢玉、汝州玉等諸多品種。
暴利帶來的是掠奪式的開采,幾年不到,洛陽大部分玉種資源都幾近枯竭。
欒川的美石有30多種,其中被認為能鎮宅祈福的黃蠟玉備受寵愛。黃蠟玉被稱為“石中之后”“佛光靈玉”,在我國分布較廣,但質地好的除了云南小黑山的,就數河南欒川的了。
欒川黃蠟玉主要產于陶灣南溝的龍潭溝,不過當地人說:“這里的黃蠟玉資源基本沒了。”
當年這里紅火的時候,質形色韻俱佳的黃蠟玉一公斤能賣數萬元。
一到雨季和農閑時節,陶灣南溝的河灘就熱鬧起來,老人、孩子都來挖石。有個姓王的石農挖出一塊質好色黃的凍蠟,當時就賣了2.3萬元,如今卻嚷著虧了!
更有人用一天近2000元的價格租挖掘機、鏟車去挖,一挖到好的現場就賣。買主來自全國各地,購銷兩旺的場面真是紅火……
如今,伊河源頭恢復了往日的寧靜,除個別農戶門前還有寫著“出售黃蠟石(玉)”的招牌外,幾乎沒什么人來這里。
黃蠟玉資源大多流散于全國各地,或被一些大藏家收藏。據說,欒川觀賞石協會負責人之一張斌手中就有幾卡車原石,他一直致力于建一家黃蠟石(玉)博物館,但要實現這個理想,還需要很多資金和精力。
汝陽梅花玉是在特殊條件下形成的一種奇石,截至目前能夠出產梅花玉的,只有汝陽上店關帝溝附近那座汝石山。
經過多年開采,如今汝石山上的梅花玉資源也已瀕臨枯竭,導致梅花玉礦石及梅花玉工藝品價格暴漲。
嵩縣和欒川近年也發現一些類似梅花玉的原石,品相和儲量均不如汝陽的,這等于宣告梅花玉資源基本枯竭。
在嵩縣黃莊,當地一度被追捧的荷花玉和竹葉玉,目前已無處尋覓,偶爾能在下游的河床上見到零散的籽料。
牡丹玉被公認為世界奇石,其珍貴之處不僅在于美,更在于稀少。專家在考察后得出的結論是:世界獨一無二,只有中國洛陽有極少儲量。
20世紀90年代初期,牡丹玉被牛耀岑等洛陽賞石名家發現,自此聲名鵲起,受到國內外收藏界的極大關注,成為眾石友必備的藏石,目前遠銷意大利、美國、日本、韓國等。
伊濱區寇店鎮五龍村是牡丹玉的發源地,當地最大廠家的老板名叫高華民,他從事這個行業13年了,當初無人問津的石頭,如今每年為村里創造近3000萬元的產值,這是他不曾預料到的。
不過他也說,隨著礦山資源的減少,管理也越來越嚴,原石“如今按斤算,稍好的一斤差不多得一二十塊”,工人的工價也隨之上漲,當年他們勤苦一天不過收入二三十元,如今隨便一個工人“每天工資都得二三百”。
牡丹玉資源目前雖無枯竭之憂,但挖完也是早晚的事。
欒川縣獲“中國觀賞石之鄉”稱號后,洛陽又一舉通過了“中國賞石文化之都”的評審。
正如洛陽賞石協會會長王德俊所說:“這是一張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城市名片。”
洛陽擁有得天獨厚的觀賞石資源,在觀賞石資源的開發利用上已形成產業化格局,不過,要擔負起“中國賞石文化之都”的責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洛陽當前所欠缺的,一是對河洛玉文化的挖掘力度不夠,二是產業化程度不高,三是資源保護急需引起重視。
牛耀岑目前正在寫一部專著,為河洛地區作為中華賞石(玉)文化起源地鼓與呼。他說,很多地方沒有洛陽這樣的資源,對玉文化和賞石文化的發掘卻走在了洛陽前面。
洛陽從事賞石和河洛玉收藏的人大多是草根出身,在研究方面有所欠缺,面對新媒體無所適從。作為“中國賞石文化之都”,洛陽雖然有一些個人和協會網站,但網上交易都要依托外地設立的全國性網站進行,這又是制約洛陽賞石(玉)文化的一塊短板。
場地制約也是一個大問題。牛耀岑說,這些年,協會的辦公場地和經營場地幾度易地,目前所在的華夏奇石城、中原奇石城也因場地狹小,制約著全國性交易和展示活動的開展。
洛陽一直說在發展文化產業,可作為一張亮麗的文化產業名片,觀賞石和河洛玉產業目前的狀況和其潛力不相稱。
近年來,作為牡丹文化節的專項活動之一,洛陽的賞石文化藝術節已成為一項全國性的活動,石(玉)文化產業也被列入我市文化產業發展規劃。
有消息稱,目前我市正計劃建設賞石文化主題公園。
如果那一天真的到來,河洛玉將成為洛陽一份寶貴的自然和文化資源,成為洛陽經濟發展的又一個助推器。
TAG 標簽: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