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沉悶賞石氛圍 振興山西賞石文化
時間:2013-08-06 來源:山西青年報 作者:徐俊斌 點擊數:賞石文化是人類的根祖文化,在我國有幾千年發展史,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如今在古玩市場上,奇石敢和字畫、古董比肩,而在這古玩三大門類中,奇石是近年來發展最快、熱衷群體也最多的一類。
但是相比上海、南京、廣西柳州、河南洛陽、廣東等奇石市場最發達的省市,但權威人士表示,山西的奇石市場至少落后上海300年。柳州奇石市場每月的成交額達上千萬元,太原開化寺古玩市場一年的奇石成交額不過才幾萬。為此,山西石文化研究會會長侯桂林認為,作為文化大省,山西的石文化在建設文化強省中缺位,沒有形成規模,沒有形成產業鏈,這方面我省也應該有所作為。
A歷史悠久———山西曾發現過許多美石
毛澤東在《賀新郎·讀史》中寫道:“人猿相揖別,只幾塊石頭磨過,小兒時節。”毫無疑問,人類與石結緣是從人類的形成就開始了。而賞石文化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
中國賞石文化認為,“園無石不秀,居無石不安,宅無石不雅,廳無石不華”。廳堂宅院擺石是為了增加氣勢,平頭百姓講究“鎮宅”,而達官貴人則寓意“靠山”。
就賞石文化而言,古往今來,山西發現過許多美石,“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蒼天”、“精衛銜木石填海”等遠古神話傳說都發生在三晉大地。經考古發現,舊石器時代遺址在全國發現了近200處,我省就有170處。其中,山西芮城“西候度遺址”被專家認為是目前我國最古老的一處舊石器地點。在夏代,活動于夏縣東下馮村的原始部落首領舊發現了磐石,并以此石制成禮樂器“特磐”。距今2.8萬年前的山西峙峪人(今朔州市),曾利用水晶石制作小刀和一面穿孔的石器裝飾品。隋開皇十年(590年),隋文帝楊堅于晉中汾河之濱發現了山西第一塊觀賞石(天降隕石),他視之為“怪異靈瑞”,于是置縣,名為靈石縣。到唐宋元明清各代,我省出現了很多著名賞石家,有白居易、王維、米芾、米萬鐘、喬宇、王冕玉、趙敏及楊繼業第十四代孫楊友等。目前,我省成規模玩石的第一批人主要就是侯桂林、高峰、苗彤、周全等人,而在他們之前的十年左右,我省曾有一人被奇石界譽為“世界石王”。
山西有三大奇石,一曰梅花,二曰黃河,三曰大寨。如果從“系統論”方法去研究,我省的垣曲梅花石文化、河曲黃河石文化、昔陽大寨石文化等石文化均屬于黃河文化的組成部分,它們理所當然地也是中華賞石文化的組成部分。
B資源單調———主要集中在昔陽、河曲和垣曲
我省奇石資源相對單調,奇石資源主要集中在昔陽縣(大寨石)、河曲縣(黃河石)、垣曲縣(梅花石),在全國較有影響,也都稱得上是品牌。
上世紀90年代,山西的石文化研究基本是一片空白,那時已經開始搜尋研究奇石的侯桂林便到省外開眼界,他先后多次應邀參加洛陽國際奇石展。1999年7月,他孤身一人去山東泰山參加全國石展,讓他沒想到的是,報名處一個工作人員聽說他來自山西后,緩緩放下筆問:“山西還有石頭?山西還有玩石人?”當晚,一位與他同住的河南石商更是直言,“你們山西人真傻,只是對你們說壘墻用,好石頭就讓外地人成車拉走了。”至今,侯桂林說起來仍耿耿在心,“這兩件事對我刺激太大,回來就到各地考察,尋找山西奇石資源。”侯桂林的尋石活動終于在垣曲歷山允西河取得突破,挖掘出現今在全國已叫響的歷山梅花石。河曲黃河石也是上世紀90年代被人們發現并開發的。河曲人周潤全一人已覓藏黃河奇石六千多塊。而大寨石是從2001年開始,山西石文化研究會秘書長高峰兩年間先后43次到訪大寨,發現大寨石并向全國推廣大寨石,大寨石的價值也得到了全國的肯定。目前,我省這三大奇石頻頻在全國的重要奇石展覽會上露頭,并能獲得一些高等級獎項。
大寨石成獨有奇石
高峰說:“事實上,黃河石、梅花石在外省也有,而且蘭州、洛陽等黃河上中游城市的黃河石更加有名,山西獨有的也就只剩下大寨石了。”
盡管大寨石現在已經有一定的名氣,但其出世才不到十年,在市場上也很難與省外名石抗衡。高峰在開化寺有自己的石館,在石館門口有一塊造型獨特的大寨石,石多漏透,狀似巨龍,十分有氣勢,不弱于四大名石的靈壁石。高峰給它取名叫“蟠龍”。高峰說:“這塊石頭在山西絕對是獨一無二的,可以說是三晉第一石。”就是這塊奇石,在高峰的石館里標價16萬元。而在他的石館里,最貴的一塊是蘭州黃河石,標價128萬。雖然這并不能完全說明石頭的高下,但山西石頭在全國石頭市場上的地位可見一斑。
C產業鏈條粗放———多數屬于家庭式交易
我省賞石藝術等研究在全國占有一席之地,影響很好,共應邀參加過寧夏第二屆賞石研討會、濟南首屆賞石研討會、上海第二屆國際賞石會議壇、南京第六屆賞石研討會、天津雅石論壇、廣東汕頭雅石論壇、北京人文大學賞石論壇等全國性研討會,并且每屆都有論文發表,但我省奇石市場一直落后于全國。
在我省11個市中,太原市是山西奇石市場的中心。全市有開化寺、棉花巷、南宮、大營盤、北大街、中奧商城、泛華盛世等幾個古玩市場,其中就有奇石門類,共計有30余家奇石店鋪。其中,開化寺古玩城是水平最高的,象高峰、苗彤等在開花寺都有石館。
據介紹,在山西玩石頭的人大概有1000多人,而上海就有30萬人,全國至少有500萬天然奇石愛好者。高峰說,如果說山西的經濟落后上海50年,那么山西的奇石市場至少落后上海300年。
去年在南京舉辦的一場奇石拍賣會上,總成交額39萬元,觀賞石一年成交額在2000萬以上。而南京的奇石市場也才剛剛起步,但即便如此,南京對我省來說也是難以望其項背。廣西柳州奇石市場每月成交量上千萬,四川瀘州每年僅韓國人就能買走幾百噸石頭。
本土賞石氛圍比較沉悶
由于沒有一個由政府投資供游人參觀的奇石展館,我省賞石氛圍和環境比較沉悶。雖然從1999年后,我省幾乎每年都有一次規模不等的石展,但是由于沒有官方的參與,形不成規模,根本沒有影響力,也未形成氣候。因缺少資金投入和無固定場地,我省只在2005年與商家合辦過一次全國奇石展覽會。而石家莊橋東區人民政府從2004年起,每年都舉辦一次全國展銷會。由于是政府舉辦,場地、資金都有保障,現在在全國的知名度很高,每次都有近400家廠商前往,大大活躍了河北賞石文化事業的發展。廣西柳州因歷屆的奇石節帶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當地政府高度重視奇石行業的發展,將奇石文化作為特色旅游龍頭產品帶動柳州旅游業的發展,豐富和發展了柳州奇石文化,進一步鞏固了柳州“中華石都”的地位。而在其他一些城市,每年的會展也都是“政府搭臺百姓唱戲”,加上廣泛的宣傳,都形成了全國性乃至世界性的奇石展或交易會。這樣,既活躍了當地文化生活,也拉動了餐飲、賓館等服務行業,又提升了當地的知名度,還搞活了當地的旅游。
我省沒有一家像樣的奇石展館
高峰表示,我省奇石市場產業鏈仍較為原始,表現為“農村(產)———店鋪(收、銷)———收藏者(購)”最初級的三級市場。我省的許多農民靠撿石、賣石為業。奇石店鋪經營者則直接在農村從農民手中收購奇石。像高峰這種奇石收藏者兼經營者,既到縣鄉撿石頭也收石頭。僅就收藏而言,高峰的奇石在家里和石館根本放不下,他有專門的倉庫來收藏。但是就市場而言,在開花寺,高峰加上其他所有經營者,一年的成交也不過幾萬塊錢,根本談不上掙錢。高峰說,現在開石館,主要還是會友。
據了解,目前我省受惠于石頭經濟的主要是垣曲,這里有幾十個家庭奇石館,每家每年的銷售額少則三四萬,多的時候也能達到幾十萬,但是這在全國來說根本不入流。
侯桂林認為,我省沒有一家像樣的奇石展館及賞石展,奇石收藏家多數屬于家庭式交易,雖有鋪面,也都比較分散,規模較小,檔次較低,從而形不成氣候,沒有形成市場環境與氛圍。而更多的收藏家只是在玩石,并未將其列為一種產業。
D希望政府扶持
山西也應發展奇石市場
記者了解到,山東濟南市政府投資建成了濟南奇石館;寧夏銀川投資建成了寧夏奇石館;蘭州有蘭州奇石館。而我省,目前除榆社化石博物館外,還沒有一個由政府投資供游人參觀的奇石展館,但在全國各省大都有由政府或企業家投資興辦的奇石館,并且很多城市都有一條相對集中的奇石街或者奇石城。這些奇石街或奇石城大都集中有30—100戶,由個人石館經營奇石。
侯桂林認為,成就規模的大型奇石展或交易會,已成為一個城市的名片,對拉動當地第三產業,發展壯大旅游經濟都有影響,并且可以形成產業鏈。
從神話傳說到考古發現,從賞石資源到古代文化遺產,山西有許多令人驕傲,并且可以對內對外交流的石文化。但是由于沒有政府的支持,僅僅依靠民間自發的組織去發展石文化,無論從人力、物力還是財力,都不可能將賞石文化做強做大。奇石交易市場,不只是供需雙方進行交易的窗口,并且已成為社會各個階層的愛石之士進行交流、陶冶情操、以石會友、傳播信息的場所。
高峰說,人間萬象石有之,相比于字畫、古玩,石頭的價值是最高的,每一塊奇石的形成都是經過億萬年地質的變化、火山焚燒、洪水洗練,是大自然的杰作,這絕對不是其它古董可以比擬的,在古玩市場上,90%的石頭是真的,這不是哪一個人可以仿造出來的。而且石頭收藏的門檻也比較低,每個人都可以自己去撿,不但能鍛煉身體,還能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風光。高峰也希望政府部門能夠出面支持山西奇石市場的發展。他相信山西奇石市場能在全國有一席之地。
侯桂林也認為,開拓奇石市場,對豐富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提高思想、藝術素質,具有現實而深遠的意義。作為文化大省,山西各級政府應放眼全國,找出差距,讓石文化也成為建設文化強省的一部分,奇石經濟為山西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TAG 標簽: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