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賞石成為藝術的引領而非市場的迎合 圖
時間:2020-12-29 來源:深圳市奇石館 作者:許 靜 點擊數:
支持單位 | 中國收藏家協會 《中華奇石》雜志
石頭的市場化讓更多的人走近石頭,也讓一些人漸漸遠離石頭。市場的誘惑是麻藥,麻木了玩石人的神經。
賞石文化濃縮成簡單的概念,像口頭語,人人都在講,可又沒幾人真正嚼碎了,吃透了,消化了。傳統的、當代的都是如此,比如把“云頭雨腳”片面理解為上大下小的形,可云頭為何?雨腳具體指什么?出自何處?當有人提出這些本質問題時,會問倒一片。
買家、石商,還有媒體,心思在研究石頭與行業的其實不多。人云亦云,便自動達成共識。前段時間石友的話擲地有聲,頗有同感,“賞石現狀說務實又不實,理論與實際脫離,理論可能已經聊到道的高度,實踐卻連基本該量化的東西都一團模糊,十年寒窗還沒經過,就想通過探討、聊天一飛沖天,隨便聊幾句理解的東西永遠不會進入骨子里。”一些現象越來越凸顯:賞石思路日漸趨同,注重表面的包裝,外在的表象和先入為主的主題,慣用宣傳的放大鏡與套路。
石頭越來越像毒雞湯,瞄準了辨別能力不強,較被容易打動的人群,不懂的人非但沒能搞懂,反而產生兩種懷疑,一種,是對自身原本具有的審美產生懷疑。于是,開始不自覺的順大流,忽視甚至排斥石頭的各種可能性。理由可以千奇百怪,歸根結底,就是認為這些可能性根本不符合市場化的標準。另一種,是對這個行業的懷疑,我們常能聽到這樣的話:“貴圈水太深!”或許他們心里還想著,這里哪里是陶冶情操的桃花源,分明是文化粉飾后的屠宰場。
現在石界的發展困局,也常常圍繞在市場。普遍認為影響市場的主要原因是經濟大環境。其實,市場的困頓在于群體結構的組成,以前的官商作為市場主導,無形中增加了奇石價值的泡沫,定性了高價石的標準。賞玩群體主體的進入也非本著藝術研究的目的。玩的那部分人懷揣收藏的夢想,登頂塔尖的殘酷是不停地自我淘汰,因此也漸漸“玩”轉“商”了。
資源的一度涌現,得到最多歷練的是經營者們,他們閱石無數,但注意力多在于盈利的商業運作,而非藝術的提煉深挖。再說到奇石行業,產業化的發展卻一直難有產業化的規范。牟利者打一槍換一炮,理想者奉獻激情收獲失落,謀生者朝不保夕、想回頭發現已無力上岸,藝術的研究者現階段只能孤芳自賞。
于是,就有了當前理想著藝術的殿堂,卻還在市場里爭蛋糕的困頓。審美已經成為賞石界最缺失的東西,提升審美說起來容易實則很難,現在需要新一代賞石人的創新理念與突破思路,繼承基礎,跟上時代。如何提升審美,賞石突破庸俗化、民俗化,走向藝術化、現代化是未來值得研究的課題。
這些困局,換一個角度,或許也是曙光。
當代賞石經歷幾十年,伴隨市場峰值的下滑,或許“賞石思路”在冷靜中才能真正開始萌發,過去的賞石文化成果更多的是資源背景下對石頭基礎的認識與總結。那么,現在一些人開始真正去研究石頭的藝術與美學。至少他們的關注點不會刻意標準化,在交流與賞石實踐中,在前人的知識奠基上,用心感悟,敢于質疑,推陳出新;不偏石種,底座絕不喧賓奪主,對價值的判斷是獨立的。這種突破,是建立在后天知識儲備和先天審美直覺之上的。因此反應在石頭上,氣場與氣韻都有跡可循。
與此同時,深諳市場需求與運作的市場達人,一邊投市場所好,一邊嘗試著自我對藝術的追尋。他們的石館里除了一眾“賣相”好的商品石,也會發現藝術的、以氣質取勝的表現,雖然這類小眾目前仍受冷落,但至少說明,市場與藝術并非是無法并存的。
放石頭自由,它的美才更有可能感染不同文化身份和獨立審美的群體,從而形成多元創作與個性視角。或許日后,小眾會成為主流,玩石會有新的局面。而新思潮的進化與成熟會讓人們重新認識石頭——什么才是石之藝術。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會有淘汰之后的升級。石界一直在洗牌,最早的一撥先驅,他們在癡迷著撿石頭的時候,也曾是被當作瘋子和傻子。隨著經濟的催化,資源的普及,市場化的賞石走到今天,大部分人麻木的推進,困頓,堅持著。也許,我們正需要一場賞石“文藝復興”。
當思路打開,不再被固式化標準牽絆,賞石的空間將由狹隘走向寬廣。同時,放下姿態,敢于否定自己,走出舒適地,找到石頭的表達與自我的感受力,尋找賞石的生命力就沒那么難了。
陳丹青在談中國電影時曾提過,“電影創作現在都是在為了有市場而做內容”。賞石不知何時,不也是從自覺的美的發現變為被動的市場傀儡。
期待,賞石真正成為藝術的引領,而非市場的迎合。
TAG 標簽: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