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風‖ 黃河灘上我的家 圖
時間:2020-12-05 來源:建安風 作者:王利娟 點擊數:
我的家住在黃河灘。
小時候,夏天的夜晚,月光銀亮,撒滿院落。墻角的歪脖樹下,奶奶鋪一張涼席,讓我坐在她的身邊。蒲扇輕輕搖,夜風徐徐來。奶奶給我講黃河的故事。黃河的浪高,黃河的沙細。黃河的大鯉魚肉可鮮,味可正。奶奶說,那一年呀!黃河鬧了通脾氣,把整個村子都淹了。村里的人不得不坐著船四處逃荒。奶奶教我一個順口溜:“月明地兒,明晃晃,推個小車去逃荒。前面跟著叭叭狗,后面跟著妮她娘。妮她娘,你別哭,前面有個小黑屋,支個鍋,做糊嘟(玉米糝糊)……”
我嘻嘻地笑,說:“奶奶,我想去逃荒。黃河咋不發水了?我要逃到俺二姑家!”我喜歡二姑,她家住在城里,比村里好,吃得好,玩得也好。我天天盼著去她家。
“傻妞兒!”奶奶戳著我的額頭,“逃荒的日子......真不好受。再說,黃河現在的脾氣好,多年不發水了。”
黃河的好脾氣是在國家的治理下轉變的。為了治理黃河,疏導河水,我記得村子周圍挖了許多河道,縱橫交錯。每年都要修整。汛期到來前,村里的大喇叭就開始反復吆喝:“各家各戶請注意,各家各戶請注意,該去挖河啦,該去挖河啦!一、二隊的是東地河溝,三、四隊的是南地河溝!”我最喜歡跟母親去挖河。母親騎著二八自行車,車把上掛著干糧,前梁上馱著我,后座上捆把鐵鍬。任務也不多,每家大概分個二、三十米,把河道挖寬、河底修平就行了。大人們挖河,小孩兒就盡情地在溝里玩鬧。賽跑的、打車轱轆的、粘墻的、翻跟頭的。新修的河道平平整整,亮亮堂堂,散發著黃土的清香。我和小伙伴最愛隨處可見的大塊軟泥,捏個大碗玩摔窟窿,你給我補一塊兒,我給你補一片兒,看誰摔的窟窿大,看誰贏得泥巴多。玩得不亦樂乎,最后都變成了花臉貓、小泥猴。
黃河在村子東邊二里開外。村東邊就修了一座高高的避水臺,其實是一個大土岡。上面長了槐樹、榆樹、梧桐樹等,不知道是刻意栽種,還是自然生長……槐樹開花,一樹樹的雪白散發著香甜。榆樹結莢了像一串串綠銅錢。捋槐花、摘榆錢,拿梧桐花當小喇叭“唔唔哇哇”地吹得一片喧騰,也沒人管。反正這是預防黃河發水的,不種莊稼不蓋房,就由著小孩兒們當樂園唄。
村里的房子,都蓋在高高的土岡上,這是雙保障。墊岡可是個大力氣活。那時候沒有挖掘機,全靠人力畜力。母親喂了一頭毛驢,我每天給它割草、飲水,就是讓它在農忙或墊岡時出力。毛驢也是真出力!土一車一車地運,打一鞭一鞭地挨。沒辦法呀,因為墊岡,村里的道路起伏不平,坡多,不用力拉上不去。父親拽著韁繩揚著鞭,毛驢擰著頭使勁拉,母親弓著腰用力推。這是在村里經常看到的場景,場景中的角色有時是我家,有時是街坊鄰居家。一座座小山似的土岡墊起來,夯實后開始蓋房子。房子是瓦房,結構簡單,造價不高。大通間瓦房,葦席鋪頂,木式房梁。一旦有情況,重蓋也不是問題。
我七歲那年,真的看到黃河鬧脾氣。它從河道里跑出來啦!站在避水臺上往東一望,好家伙!路全看不見了,莊稼也沒有了。只有黃茫茫的一片大水,稍矮一些的灌木頂著綠帽兒在水中若隱若現。由于提前接到通知,村里早就有了預案,鄉政府的領導都在喇叭里一步一步指揮著呢!所以村里的人一點也不慌亂。我還覺得十分有趣,挨家挨戶邀約小伙伴:“走,去東地看水嘞!”真叔和光哥劃著船,從水里搶收了一批花生、毛豆,抓了幾條大鯉魚,還逮了幾只野兔。我插在水邊量水深的棍標,還沒我的小腿高,水就退了,只剩一片一片的小水洼。幾天后,媽媽去地里查看莊稼,竟發現一畦水洼里跳著鯉魚兒。媽媽用鐵絲把窗紗圈成魚網,擰在棍子上,撈了滿滿兩大盆魚,我們全家吃了好幾天。黃河大鯉魚的味道果然名不虛傳。
后來上了學,參加了工作,每每談起家鄉,我總是先說家門前的黃河。那波浪滔天的黃河水,那一望無際的原野村莊,是我心中永難割舍的印記。我愛黃河灘啊!夏天,我邀幾個朋友到黃河灘玩。河堤上綠樹蔥蘢,蟬鳴嘹亮,沿著石頭砌成的堤壩溜下去,就到了淺淺的河灘。粗粗的沙粒硌著腳板,從腳底一直涼到頭頂,愜意極了。河灘的沙最神奇,像個充滿魔力的精靈。看著是硬邦邦的濕土,用腳一跺,她就裂嘴笑,露出粗細不一的裂縫兒,好像母親充滿褶皺的笑臉。再跺,周圍的沙塊也跟著晃動,面積越來越大,有水泛了出來,像是黃河端出了一大塊紅燒肉,酥軟膩滑,還滋滋地滲著亮晃晃的脂油。我們歡快地踩呀踩,笑呀笑。朋友萍的腳踝陷在沙里,越陷越深,拔不出來了,她有點慌。我趕緊告訴她,這是黃河灘獨有的歡迎方式,它在熱情地擁抱遠道而來的客人呀!
微風吹過,河面皴出一波一波的漣漪,偶有河鳥掠過,“撲撲棱棱”地扇動著翅膀。遠處一艘船緩緩駛來,原來是河東的老鄉來賣西瓜啦。河東是山東省東明縣,素有“西瓜之鄉”的稱號。西瓜成熟的季節,總有淳樸的瓜農渡河而來。船上裝滿圓溜溜、水靈靈的大西瓜,都是剛摘下來的。我們玩累了,就喊老鄉買幾個西瓜,剖開,個個都是瓤紅沙甜。我們讓老鄉把我們渡到河對岸,去采幾朵小花編花環,挖幾把苦菜品品味。那是最開心的青春時光。
時光如滾滾東去的黃河水,奔流到海不復還。而門前的那條河,河邊的那個家,卻在我記憶的底片上經久閃光。
作者
王利娟,偃師市顧縣鎮中心小學教師,洛陽市作家協會會員。喜歡讀書,喜歡寫作,愿意用文字和大家交朋友。作品偶見《洛陽日報》《洛陽晚報》《刑臺日報》
韓樹民藏石欣賞
隨著社會發展和國民經濟的繁榮,人們對文化藝術品的需求與收藏也與日俱增。賞石文化藝術,在全球成為一門自然文化藝術。近年來,我國的賞石文化藝術已發展成為一支龐大的賞石、藏石隊伍。請欣賞韓樹民老師收藏的一組奇石:
《黃河魂》
《壽》
TAG 標簽: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