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起石落 看朝之興衰
時間:2013-03-27 來源:中國江蘇網 作者:董興寶 點擊數:
千古一帝 (黃河石)張建軍收藏
國運興,則雅趣盛”,近二十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賞石藏石的“奇石熱”悄然興起。然而,從以往的歷史上觀察,這種奇石熱的興起并非偶然。縱觀自唐代以來的歷朝歷代,凡是社會穩定、經濟繁榮的時代,文化也必然有比較大的發展,各種文化藝術創作和收藏市場火熱;相反,經濟發展落后、戰亂或災害不斷的年代,文化發展也必然受到制約和影響。可以說,奇石收藏的興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狀況。
唐、宋時期,社會經濟、文化十分繁榮,奇石的鑒賞和收藏文化也十分活躍,大量的文人雅士和大官貴族,甚至平民百姓,也有賞石玩賞的雅興,并留下了大量詩詞篇章。到了明清時代,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奇石文化的發展更是達到一個新的頂峰。與唐、宋、明、清各朝代均有200-300年的發展歷史相比,元代僅僅存在了98年,這個時期,中國經濟、文化的發展均處低潮,雖然也有奇石收藏現象,如大書畫家趙孟頫是當時賞石名家之一,但元代,在賞石理論和賞石文化發展上與以往相比,無更大的建樹。這也與當時自蒙古汗國成立到元代建朝后,總是不斷發動侵略戰爭擴張其疆域有關,其先后滅西遼、西夏、大理、南宋等國,軍隊西征到中亞、東歐的伏爾加河流域;在元朝內部,人分等級,排擠漢人,蒙古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而互相征戰,阻礙了當時經濟、文化的發展,奇石收藏的發展也受到了制約。
仔細算來,我國的奇石文化還是在近20年的時間才發展起來的,盡管1949年建國到1990年的40年的時間里,由于自然災害、十年動亂等因素,社會經濟發展滯后,各種物質匱乏,人們生活水平低,大多為生活和工作而奔波,閑暇時間比較少,奇石的收藏和鑒賞的發展受到了限制。改革開放后,特別是進入2000年以后,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迅速提升,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人們的休閑時間也不斷增多。在這種社會經濟背景下,國人自古以來的奇石情結得到了迅速的釋放,奇石文化市場活躍起來。相信,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進一步提高,經濟的進一步繁榮,奇石文化也將進一步得到更大的發展,這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
TAG 標簽: 黃河石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