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石的幾點思考
時間:2013-01-15 來源: 作者:張立軍 點擊數:賞石是獨具中華民族特色的自然觀、歷史觀、道德觀、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具有歷史性、延伸性、發展性、現代性的國學奇葩。賞石的精神財富,深刻反映了儒、道、釋的傳統哲學思考和辯證思維。
儒家講的是入世,提倡自身修養、感恩精神和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關系。當代賞石文化的發展和盛世收藏,首先要感恩改革開放以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使奇石界迅速培養出了許多的專家、教授、學者和龐大的賞石群體,使廣大石友有更多的時間、空間、精力和能力,來參與各種各樣的賞石文化活動。
儒家思想是以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鼓勵人們以持重、勤謹、正氣、擔當以及自省、中正的為人處世態度來齊家治國。石友進入石界的初衷,無論是愛好、謀生、經營,還是投資、傳承,總是帶著一團和氣與謙虛的態度而來的;無論是尋石、選石、藏石,還是瘦漏透皺、形色質紋,都是以老帶新,或是協會培訓中學來的;無論是收獲、禮讓,還是互贈、交流,都是境界、感悟的升華與超越。
道家思想講的是出世,核心是“道”,根本是“無為”。“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就是“只有無為才能有為,有為產生于無為之中”。奇石界在以中石協為代表的各級會員組織帶領下,通過這些年的輿論造勢、協會發展、基地展館建設、市場培育、品牌打造,理論研討、國際交流等方面的工作,賞石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驕人成就;在理論體系建設、石譜編撰、標準修訂、文化傳承、產業化推進等方面,也都在不遺余力地做著工作。我們堅信,只要加以時日,賞石理論和奇石進入我國主流文化領域與主流藝術范疇定會指日可待。當然,創造賞石界的更大輝煌,還有許多具體、繁雜的工作要做,還需要廣大石友以平等、仁愛之心,蕩除玄鑒,拋棄雜念,一如既往的做好自己身邊的事情并積極參與到協會建設中去。
配圖:石友推動力
佛家思想講的是超世,主張四大皆空、脫俗修心、慈悲寬大、包容忍讓、不怨天尤人。從一定意義講,就是走出“困惑”步入“自覺”,就是放棄“執著”尋求“解脫”。社會有浮躁之風,石界中人難免沾染浮躁之氣,那么,品讀佛家禪語就是一個蕩滌浮氣的好辦法。
以下三段節錄自鳳凰網的“一日禪”:
不要逃避,勇敢面對 —— 無論多么痛苦的事情,你都是逃不掉的,你只能去勇敢地面對它,化解它 …… 最后和它達成和解。
過了河就請放下船 —— 過河時,船是有用的。但過了河,我們就要放下船趕路。否則,它會變成我們的包袱。…… 放下吧,生命不能太負重。
給自己的心靈開啟一扇窗 —— 激情創造生活,心態決定未來。給自己的心靈開啟一扇窗,讓陽光進來。……
配圖:禪山
人們喜愛賞石,是因為石頭無私的真、善、美,能夠使人怡心養性、開化心靈、蕩塵滌心,是因為它能夠更加全面、客觀、直接地反映出我們自己,以及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間的和諧關系。賞石過程是散文、雜文、史詩般的過程,是發現、感恩、休閑的過程,是總結經驗與收獲喜悅的過程。繼承、發揚國粹中的辯證思考,用儒家的“仁”、道家的“無”、佛家的“空”等“多位一體”的傳統思想來詮釋當代賞石,就好比在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架起一座傳統哲學與當代賞石理念間的彩虹之橋。那么,這道彩虹又能夠對賞石事業的全面進步與和諧賞石的跨越式發展做出多大的貢獻呢?
理性賞石發展到一定高度,必然會催生賞石的辯證思維,賞石的辯證法也必然會在此時應運而生。珍惜、審視、感悟賞石帶來的思考,才是享受賞石過程、領略賞石思想魅力的真諦。
TAG 標簽: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