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名人的賞石情結 圖
時間:2014-01-09 來源:洛陽市賞石協會 作者:彭興庭 點擊數:賞石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商周,就出現有一定規模的石玩市場。史料載,周武王滅商“得舊寶萬四千,佩玉億有八萬”。晉代那位不愿為五斗米折腰而“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人陶淵明,退隱山林,喜歡在農閑之余飲酒賦詩,每每乘醉在自家菊園的大石上酣睡,日久生情,便題石名曰:“醒石”。有詩云:“萬仞峰前一水傍,晨光翠色助清涼。誰知片石多情甚,曾送淵明入醉鄉。”其愛石之情,躍然紙上。陶翁可算是中國歷史上以自然石為觀賞對象,開賞石先河之人。
但賞石之風真正盛行是始于唐代。不但達官貴人喜愛賞石、玩石,民間人士也有此雅好,而一些文人雅士更是對石情有獨鐘。如白居易不但詩文稱絕,同時又是一位雅石的鑒賞名家,他隱居洛陽龍門東山時,經常到宰相李德裕的平泉山莊賞珍木品怪石。他對各類奇石、雅石,作詩填詞又作賦,歌之吟之,不亦樂乎。“治家無珍產,奉身無長物,游息之時,與石為伍(《太湖石記》)。”“石雖不能言,許我為三友(《詠涌云石》)。”其他如李白、杜甫、王維、韓愈、柳宗元等人也曾留下許多有關賞石的名篇佳句。賞石風氣經宋、元、明、清各代一直綿延至今。正是由于這種社會時尚和歷代文人雅士的積極參與,賦予了中國賞石文化鮮明的民族特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奇石的迷人之處在于它是集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光華而成的造化物,是藏之不朽、歷久彌新的立體畫卷。我國地大物博,石產資源非常豐富,著名的有安徽的靈璧石、河南的梅花石、江蘇的昆山石、江浙的太湖石、福建的壽山石、湖南的桃花石、四川的芙蓉石、遼寧的岫石、新疆的天河石、山東的嶗山綠、廣西紅河一帶的卵石、甘肅敦煌的沙漠石等。不但分布面廣,石產非常豐富,而且因產地不同、形狀材質不同、色澤不同構成了各類奇石的千姿百態,五彩繽紛,令人目不暇接。有的甚至“罕貴難求,舉世無雙”。
玩石、藏石,關鍵在一個“賞”字。石之奇、之妙、之雅、之美,均在賞石者的獨具慧眼。倘若你以澄明之心,思辯之緒用心觀賞,就會發現妙趣無窮。那一塊塊形態各異、五光十色的奇石,有的如漫漫平沙,有的如驚濤拍岸,有的似雄鷹展翅,有的似烈馬奔騰;或沉雄,或偉岸,或蒼范幽邃,或嬌巧玲瓏……尺盈之間,仿佛親臨奇山名川;方寸之地,使你心醉神馳,遐思萬千,不能不感嘆大自然的造化偉力,鬼斧神工。
“藏石更覺山河美,賞石方知天地寬。”大凡愛石者,必愛山水之美。人們在玩石賞石的過程中寄托著親近自然、崇尚自然之美的情愫,同時也以寧靜凝重、質樸堅貞(古人稱“石有五德”)的石的固有品格來寓意自己的精神追求,凈化心靈,陶冶情操。
“花能解笑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陸放翁的這句名言不正是道出了各具慧眼的賞石情趣中的一種共性———在虛靜中返璞歸真么?
TAG 標簽: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