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石中的奇葩——太陽石.月亮石(組圖)
時間:2013-10-23 來源:新安縣觀賞石協會 作者:李德偉 點擊數:在自然瑰寶—黃河奇石中有一類以日、月形象為主要觀賞對象的石頭倍受推崇:它外形渾圓、石質堅硬、大小適宜、色彩豐富。觀賞面為在紅褐色背景映襯下,呈現白色或黃色圓形暈圈。暈圈的圓度極好,酷似天上的日、月,直徑在1—10cm之間,配上天然的山水、云霞紋理,恰似一幅幅“日出東海”、“長河落日”、“皓月當空”等天然圖畫。其中奇石背景色紅,暈圈亦紅者稱為太陽石、背景呈現灰色或褐色,暈圈為黃色或白色者稱之為月亮石。
太陽石和月亮石主要分布在黃河中游澠池、新安至孟津小浪底段以及林州市太行山系河流中(盧氏、靈寶等地所產的日、月石色灰質軟列入虢州石系列),屬沉積作用形成的石英砂巖。
據北京大學地質系專家論證,在15億年前后的元古時期,洛陽西部山區一帶處于淺海環境,大量的石英砂在此沉積。由于地殼變化,經過下沉、升溫升壓的成巖過程中,這些沉積的石英砂層固結形成石英砂巖。隨著地殼繼續下沉,溫度壓力持續升高,已固結的石英砂巖中包裹著的粘土礦物團,在后生作用過程中發生一系列變化:在局部相對還原和酸性條件下,圍繞一些粘土有機質核心向四周擴散,同時使擴散暈圈內的赤鐵礦發生溶解,部分鐵質被淋濾帶出,從而形成圓形淺色暈圈。
到了大約200萬年前后的第四紀,由于洛陽西部地殼抬升,元古時代形成的石英砂巖裸露出地面,經過風化剝蝕作用,巖石破碎,巖塊沿山坡滾入黃河,經水流滾動、磨蝕、搬運、拋光,從而形成了表面呈現日、月形淺色暈圈的黃河卵石。
太陽石和月亮石是黃河奇石中的一朵奇葩。隨著黃河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小浪底水庫建成投用及其調節水庫西霞院水庫的截流,沉積在黃河灘的太陽石、月亮石將難見天日。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