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們的收藏情結:老舍愛扇子 賈平凹鐘情奇石
時間:2013-06-29 來源:中國網 作者:七月 點擊數:作家大多喜歡收藏,他們的情感和樂趣,“活”在收藏的東西里面。什麼圖冊、硯臺、石塊、印拓、竹刻、照片、瓷器、箋紙等等什物,里邊充滿作家的愛、奇妙感受和種種發現,甚至包涵其人生觀點及某些個人資訊。
陳祖芬家中,隨處可見她從各地背回的奇石、悉心收藏的洋娃娃和卡通玩具等。已故掌故家鄭逸梅先生喜歡收藏硯臺、尺牘、扇子,他說:“文房四寶,以硯最具耐人摸索玩賞。”據說,他曾藏有一塊三國吳主孫皓建衡專硯,硯的四週刻有跋識,其中有米芾的跋語,這塊古硯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
臺灣女作家三毛喜歡週游世界,也喜歡收藏。她每到一地,總要買一些喜歡的東西帶回去。像彩色的石頭、銀制的腳環、彩陶、玉石、掛氈等。她把這些收藏品拍成照片,配上文字,寫成《我的寶貝》一書。老作家鄧友梅喜愛鼻煙壺,他收藏的煙壺有玉石做的、瑪瑙制的、水晶雕的、瓷質造的,美不勝收。鄧友梅那富有激情的心動,都灌注到收藏的精美鼻煙壺里,若他筆下有了生命感覺的鼻煙壺一樣,是真品更是珍品。
老舍先生愛看戲,更喜愛收藏名伶的扇子。說及此事,還有一段故事。梅蘭芳是較真的京劇表演藝術家,他主演《晴雯撕扇》時,在上臺之前,一定親手畫一幅扇面,裝上扇骨,帶到戲臺上去,當場再把扇子撕掉。演一場,就畫一幅撕掉。梅先生的琴師徐芝源先生看了,十分心疼,待戲散后,他就把撕壞的扇子拾回來,重新裱裝好。后來,他把裱好的扇子送給老舍一把。老舍得知扇子的來歷后,深為感動。喜愛戲劇的老舍,自此心弦一動,之后他就多方收藏梅、程、尚、荀、裘派名伶用過的扇子,可謂“伶扇薈萃”。
賈平凹鐘情奇石、怪木、樂器、土罐。賈平凹說自己——“姓賈便與石有緣,賈寶玉不就是青埂峰上一頑石嗎?”他收藏的各類珍貴奇石有幾千塊之多。他寫有100多篇觀賞奇石的散文。賈平凹還藏有大大小小百餘個古陶瓶罐。寫字檯上、書架上、客廳里、沙發旁,到處擺著土罐子。他喜歡坐在土罐堆中,看看這個,摸摸那個,欣賞它們的樸素和憨拙。曾有一位甲骨文專家談起賈姓,說上半部的“西”源於陶瓶的象形,下半部“貝”是貝殼、奇石,即古貨幣,賈平凹不由感慨“我愛陶、愛石的秉性,緣是與生俱來”。
肖復興迷戀收集音樂家傳記,收藏音樂會精美的節目單。因而他不放過任何一場由國內外著名演奏家演出的音樂會。他曾在《你還能夠感動得流淚嗎》中寫道:“音樂家貝多芬曾經說過,‘沒有一個善良的靈魂,就沒有美德可言。’能不能夠被哪怕一絲微小的事物而感動得流淚,是檢驗我們心靈品質的一張PH試紙。”文學走向感動、音樂也走向感動,最終成為人心底柔軟的東西。音樂收藏,無疑成為肖復興生命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評論家雷達與他人不同,醉心收藏古生物化石,古生物在石頭里的巧妙定格,使雷達慨嘆不已。即使一尾小魚、一隻小鳥,甚至是一個小小的蚍蜉,因意外來臨的變故遂化為永恒,成為不朽的藝術,是無可比擬的雕塑。每當他撫摸一塊塊動物化石,不管是昆蟲,是龜,是蜻蜓,總驚訝于如此靈動的身軀何以一霎間凝固成眼前這種特定的形狀?他說,我迷化石,就是迷這種不可索解的悲劇美。
每位作家的頭腦里邊,因興趣、雅俗的分野不同,漂浮著許多可愛的文化碎片。那些美麗的文化碎片,總是在他們心底熠熠閃光,使他們沉醉於各種各樣的收藏樂趣中間。所以一些作家的真性情收藏,具有獨特的審美特徵和奇異魅力,有時還帶有某種神秘的不可知深味。
TAG 標簽: 奇石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