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精品觀賞石價值在走高(二)
時間:2013-03-18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黃璨 鄭弘原 點擊數:
摩爾石《韻》
東海黃水晶原石《東海神針》
在上世紀90年代初,石頭的量很多很便宜很漂亮,那個時候精品意識不突出,幾百塊幾千塊錢的石頭已經很貴了。2000年左右,精品意識開始慢慢浮出水面,精品石比上世紀90年代中價錢漲了10倍,從幾元、幾十元一路漲到幾千、過萬元。而一般的石頭價格保持不變。現在,保守估計精品石又漲了10倍,比上世紀90年代漲了100倍以上,精品石頭賣幾十萬幾百萬元已經不是稀奇的事了。
從收藏家角度來說,收藏到精品石應守住它,肯定有潛力有升值空間。中等的石頭一些剛入門的人會買,但中等以下的就不要買了。
以后的精品意識會越來越強烈,精品石也會越來越貴。精品奇石在大自然里基本沒有了,只在收藏家手里流轉。一些已經出名的石頭在流通過程中,經過書本記載、媒體報道不斷增值,不斷擴大影響力。
現在石頭幾萬、幾十萬元都是小事,幾百萬、上千萬元都大有石在。
嚴俊君:現在玩石頭的風氣以前更濃、人群更多、投資更大,奇石真正的精品比10年前至少增值10倍。
李觀云:上世紀90年代中期,很少人玩石頭,我們玩石頭被人說是傻瓜。到2000年左右開始被一些人接受,還不斷有新生力量進入,第三階段是石頭就像花鳥魚蟲一樣,成為家里很平常的小玩物。
以后買精品奇石必須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因為是一種奢侈品,所以真正專業的收藏家數量不會很多。
趙利平:奇石價值漲上去以后就開始出現假石頭,比如由不同石頭拼接、打磨、切割而成。實際上,石頭在大自然中和人一樣是有皮膚的,把皮膚去掉以后雖然還有肉,但是肌理已經不一樣了。除了用水泡、擦油、染色,還有沒有別的鑒別方法?
李觀云:形狀和圖紋,可以說是作假的基本伎倆。圖紋方面,天然的東西勝在像與不像之間,而通過藥水染出來的圖紋就做得非常像人、龍、動物等圖案,因此太像了就要謹慎;形狀方面,將一塊石頭拼接成一個動物、人物,拼接的地方可看出來;石頭跟人一樣有皮,是經過大自然千萬上億年的自然侵蝕慢慢形成,但經過人工加工以后皮就沒有了,但是現在會用酸把皮咬出來。石頭的皮分兩種,一種是鈣化的,一種是硅化的,硅化皮很難人工做出來,而鈣化皮,像靈璧石、英德石等,經過人工雕鑿以后用酸可以把人工痕跡咬掉,感覺很像真的。
鑒別石頭要憑經驗,現在鑒別真假的方法很多,但是很多石頭都做得以假亂真,一般人看不出來。現在原汁原味的石頭我們叫它奇石,經過加工的叫工藝石。工藝石和奇石是兩回事。
收藏故事
李觀云:1996年,我的一塊叫“精忠報國”的石頭在全國第一屆奇石展覽會上獲得一等獎。當時。石農沒看出上面的圖案,我買過來時才10塊錢。但是我看到,石上面一黑一白,陰影中有三個人物,其中一個似岳飛,身后像有一個老太婆拿著刀在他背上刻,好像岳母刺字,岳飛前面還有一個跪著的老頭,我把他說成是秦檜,我給這塊石頭起名為“精忠報國”。繼續看,黑白色塊中間還有一塊白,像一只只鳥,我把它說成是大鵬鳥,因為傳說岳飛是大鵬轉世。擺好底座一命命名,價值就出來了。
我還有一塊大化石紋理很好,一眼就能看到上面有兩個文字——“江”、“山”。那塊石頭重三噸、長近兩米,從紅水河撈上來后直接從石農手里買下運回家里,配上底座和文章。天然形成的文字石很少,能組成有意義的內容的更少。15年前一些專家就說這個石頭值一兩百萬元,當時很多人追著要我這個“江山”,一個臺灣老板來過我家兩次,我都沒有開價。還有一個深圳老板,他老是要我出價,我問他為什么要買這個石頭,他說因為他姓江,而且他的兒子就叫江山。
在我家三樓有一塊石頭,石頭旁邊有一個蓋,叫“分久必合”。“蓋”是從佛岡一個石農家里買來的,距離石農從觀音山撿回來已經3年。觀音山沒有路,我們拿著砍刀一路上去。當時,我發現了“蓋”的母體,但是沒意識到它們兩個是一套的。運回家里后,我發現這個“母體”跟“蓋”好像有一些關聯,就把“蓋”放上去,咔一下就合上了。原來最早它們是一體的,地殼運動的時候分開了。石農撿了“蓋”,我去之后又撿了“母體”,我就把它叫做“分久必合”。
TAG 標簽: 奇石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