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公園太湖石為何叫“折糧石”?
時間:2013-01-24 來源:南寧晚報 作者:方圓 點擊數:游北京的北海公園,幾乎到處都可以看到太湖石。瘦、皺、漏、透的太湖石或疊石成山,或立石為峰,或點石成景,使這座大氣莊重的皇家園林更多了幾分秀美和奇巧。北海公園為何有如此多的太湖石?太湖石又被稱為“折糧石”,這是怎么回事?
北海公園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是我國現存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之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園林的開發始于遼代,金代又在遼代初創的基礎上于大定十九年(1179年)建成規模宏偉的太寧宮。太寧宮沿襲我國皇家園林“一池三山”的規制,并將北宋汴京艮岳御園中的太湖石移置于瓊華島上。至元四年(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以太寧宮瓊華島為中心營建大都,瓊華島及其所在的湖泊被劃入皇城,賜名萬壽山、太液池。
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朝正式遷都北京,萬壽山、太液池成為紫禁城西面的御苑,稱西苑。明代向南開拓水面,形成三海的格局。乾隆時期又對北海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建,奠定了此后的規模和格局。
太湖石本產于太湖周邊地區,以蘇州洞庭西山、宜興等地所產的最為典型。從巖石學的角度看,太湖石屬于被溶蝕的石灰巖。唐朝劉禹錫詠太湖石詩云:“震澤生奇石,沉潛得地靈。初辭水府出,猶帶龍宮腥。”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太湖石的成因。大自然千萬年的精雕細琢,成就了太湖石玲瓏剔透、重巒疊嶂、靈秀飄逸、含蓄內斂的千姿百態。宋代賞石大家米芾曾以“瘦、皺、漏、透”概言太湖石的審美特征。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專門詠詩《太湖石》贊美太湖石之美:“遠望老嵯峨,近觀怪嵚崟。才高八九尺,勢若千萬尋。”太湖石因其產于蘇州洞庭等地,又名洞庭石。可是,艮岳石、“折糧石”等別稱又是怎么來的呢?所謂艮岳,原本是北宋時期的著名宮苑。
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興工,宣和四年(1122年)竣工,初名萬歲山,后改名艮岳、壽岳,或連稱壽山艮岳,亦號華陽宮。艮岳位于汴京(今河南開封)景龍門內以東,封丘門(安遠門)內以西,東華門內以北,景龍江以南,周長約6里,面積約為750畝。由于汴梁附近平皋千里,無崇山峻嶺,少洪流巨浸,而宋徽宗認為帝王或神靈皆非形勝不居,所以對壽山艮岳的景觀設置極為重視。為了營造艮岳,動用了上千艘船只專門從江南運送山石花木。一時間,汴河之上舳艫相銜,船帆蔽日,這就是勞民傷財的“花石綱”(往汴京運送花石的船只,每十船為一綱)。
然而,艮岳好景不長。金兵攻陷東京,北宋滅亡,徽欽二帝當了俘虜,艮岳的奇石也成了戰利品。金世宗在修建大寧離宮的時候,派人去汴京把艮岳的太湖石運到中都(北京)。因這些太湖石來自艮岳,故稱艮岳石。這些艮岳奇石,大部分修了北海的瓊華島。清代瓊華島上增建了白塔,并拆下部分石頭去筑瀛臺。如今在北海公園,尚能看到乾隆的幾通詩碑。如果從白塔沿階而下,即可見山的東北坡怪石嵯峨,古木參天,這就是舊日燕京八景之一的瓊島春陰。石階之上,立有乾隆欽題的“瓊島春陰”碑,碑陰刻有乾隆的七律一首:“艮岳移來石岌峨,千秋遺跡感懷多。倚巖松翠龍鱗蔚,入牖篁新鳳尾娑。樂志詎因逢勝賞,悅心端為得嘉禾。當春最是耕犁急,每較陰晴發浩歌。”清于敏中等的《日下舊聞考》一書記有乾隆此詩的小序:“承光殿之北,孤嶼瞰臨北海,相傳為遼之瓊華島,山多奇石,宋艮岳之遺,金人輦至于此……”
太湖石又名“折糧石”,則與金世宗完顏雍有關。金大定年間(1161至1189年),金世宗為在北海建大寧宮,役使很多人從汴梁“艮岳”將這些石頭千里迢迢地運來,以點綴在瓊華島各處。當時,金代規定從事繁重的運石勞役可頂替賦稅,所以這些太湖石又叫“折糧石”。
TAG 標簽: 太湖石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