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嘉華:擔華夏文化的傳承 啟賞石文化的盛世
時間:2016-01-23 來源:赤子雜志社 作者:爭鳴 點擊數:
擔華夏文化的傳承 啟賞石文化的盛世
—訪國土資源部原副部長中國觀賞石協會會長壽嘉華
人物簡介:
壽嘉華,1943年11月7日生,浙江溫州人,祖籍湖州安吉。中國共產黨黨員、碩士、高級經濟師。
1965年北京地質學院地質系畢業;
1989年-1992年在中國礦業大學研究生部取得管理工程碩士學位;
1965年8月-1972年底在云南省地質局工作,技術員;
1973年1月-1984年4月在地質礦產部物化探研究所工作,工程師;
1984年5月-1990年4月任地質礦產部物化探局副處長、處長;
1990年5月-1991年6月任地質礦產部直管局副局長;
1991年7月-1996年3月任地質礦產部財務司副司長、司長;
1996年4月-1998年4月任地質礦產部副部長;
1998年5月-2004年8月任國土資源部副部長;
2001年10月起兼任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
中共十五大代表,全國婦聯八屆、九屆執委,十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全國地層委員會主任,中國觀賞石協會會長,李四光科學獎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科技技術獎勵委員會資源組長,中國女科技工作者協會副理事長等等。
出版有《“ 二次創業” 的宏偉藍圖》、《科學話地球》、《國土資源管理理論與實踐》、《國土資源與經濟可持續發展》、《我親歷改革中的中國地質工作》等著作。
引言:從事地質工作40余年,跑遍了全國七百多個地勘單位;每天緊張,每天開會,忙于將自己的智慧、青春、汗水奉獻給地質事業。做地質工作,讓她走遍了祖國的千山萬水;而賞石文化,是她最愜意的華麗轉身。
——她就是壽嘉華。
一個中國地質事業中的女部長;
一個推動了中國觀賞石事業蓬勃發展的人。
初次見到壽嘉華,首先迎接我們的是一陣爽朗的笑聲,她的笑從臉上傳遞到記者的心里,非常溫暖,記者怎么也無法把眼前這個嬌小的江南女子跟地質專家聯系在一起,很難想象她嬌小的身體里究竟蘊含著多大的能量。
壽嘉華的辦公室里擺放著很多觀賞石,她一一向我們介紹,讓我們大開眼界。在采訪過程中記者無數次被她不經意間流露出的睿智和談吐所折服,通過這次采訪讓我們對中國的賞石文化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華麗轉身創建中國觀賞石愛好者之家
“人生的道路就像一條鏈子,這個鏈子只要一環轉變了方向,后面的鏈子就跟著轉變,我本來在這條鏈子直直的前進,可是接觸了賞石文化,我的人生發生了轉折。”壽嘉華對記者說。
壽嘉華出生于上世紀50年代,在那個充滿純真而質樸的年代,她唯一的愿望就是踏遍祖國的山山水水,為此她報考了北京地質學院,從此和地質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在她四十多年的地質生涯中,她經歷了中國地質的風風雨雨,親歷了中國地質工作的幾次重大轉變,見證了轉變時期中國地質體制改革,她不同于常人的人生經歷,雖然泥濘,但是豐富。她幾十年如一日的在地質工作上燃燒著自己的青春,奉獻著自己的年華。
2004年10月,從國土資源部副部長、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的崗位上退下來的壽嘉華,感到非常幸福,此刻的她終于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干自己想干的事情了。
可隨后,孫文盛部長代表國土資源部黨組找到壽嘉華,希望她能著手組建中國觀賞石協會,性格直爽的她想都沒想就答應了,“石頭嘛,跟自己學的專業也有關聯。”但當真正介入這項工作后,才發現事情并不是她想像的那么簡單。
當時的賞石界一盤散沙,流派眾多,各地的基層協會都已經成立,這些基層協會又歸屬于不同的單位和部門,很難統一,導致全國性的組織經過15年的籌備工作也未見結果。接到黨組織任命后,壽嘉華面臨最大的難題是協會的報批審查,由于國家一級協會的數量受到嚴格控制,導致很長時間批不下來,壽嘉華在相關部委間來回奔波,經過多方努力,終于順利地完成了審批程序。
壽嘉華說,“人有時候要執著一些,看準的事情一定要有韌勁,有毅力才行。既然做就要做好,做出個樣子來。”個性好強的壽嘉華,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解決一個又一個難題,終于在2005年8月底成立了中國觀賞石協會。就這樣,壽嘉華在不太了解觀賞石文化的情況下走上中國觀賞石協會會長的崗位。
壽嘉華是地質專業出身,她偏重的是自然科學,在她這個地質專家眼里,觀賞石也被簡化為“火成巖”、“碳酸巖”、“沉積巖”等,那些斑駁美麗的圖紋直接被她用科學的角度去描述為石英脈侵入、多種礦物伴生等等。而賞石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從科學到文化的轉變,對壽嘉華無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戰。
由于對觀賞石了解甚少,她沿用了自己當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時候的工作作風:“不管干什么事情,首先要調查研究。”她看了很多書,走訪了北京很多的觀賞石收藏家,下基層走訪了很多石頭愛好者,認真拜師學藝,看著那些石友談起觀賞石興奮的狀態、聽著那一個個新鮮的名詞,壽嘉華的思想一點點地發生了變化,從最初僅僅把觀賞石當成一份工作來做,到現在已經深深地愛上了觀賞石文化,她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觀賞石的內涵豐富,意識到觀賞石的文化屬性,了解到觀賞石的歷史悠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幾千年不斷傳承,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如今,她已把觀賞石當成自己的事業來做。
壽嘉華告訴記者,目前全國的31個自治區,除了三個省沒有成立省級協會以外,其他全部成立了省級協會,明年西藏也將成立省級協會,截止到目前中石協已經有幾百個會員單位。
制定規劃推動中國觀賞石界的可持續發展
壽嘉華說:“干什么事情得自己先把思想理清楚、干什么事情都需要一個規劃指導。”
中石協成立之初,正好國家正在制定“十一五”規劃,壽嘉華抓住這次機會,制定了中石協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有人說:“規劃規劃,墻上掛掛。”而壽嘉華卻不這么認為,她覺得制定規劃是協會成立之初最重要的舉措,組織制定規劃不是作秀,為此壽嘉華花費了很多時間和很大精力,無數次地召開會議討論研究,反復推敲,指導思想是什么?要堅持什么樣的原則?目標是什么?宗旨是什么?五年來具體要完成幾件事情?等等。
規劃出來以后,部里領導很重視,規劃不僅明確了指導思想,還強調了中國觀賞石事業的發展要堅持四個結合原則:“繼承與創新結合,普及與提高結合,科學與藝術結合,文化與經濟結合。要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促進中國觀賞石事業可持續的發展,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
“但是光有規劃是不夠的,還要靠執行力,協會按規劃的每一項任務認真推進工作,五年之后的今天我們百分之百完成了任務,甚至是超額完成。”壽嘉華對記者如是說。
在成立中石協之前,各地也相繼舉辦過一些展覽,但是都沒有形成規模和影響力,成立中石協以后,壽嘉華又開始考慮舉辦全國性的展覽。壽嘉華告訴記者說,其中最有紀念意義的就是“走進奧運”和“攜手奧運”觀賞石展覽。北京奧運對各行各業都是一次重大機遇,壽嘉華準備抓住這次機遇,在2008年奧運會之前動員全國的石友,圍繞奧運舉辦一次國際性觀賞石博覽會,為奧運增添光彩,為國家增光,同時想通過奧運,讓傳統的觀賞石事業得以發展,使我國的觀賞石文化走向世界。
2006年5月,北京奧組委正式復函同意將觀賞石博覽會納入奧運會文化主題活動。消息傳出來后,全國石友歡欣鼓舞。壽嘉華更是把全部的心思撲在了籌劃“中國觀賞石博覽會•走進奧運2007北京邀請展”上,壽嘉華說:“著手行動后才發現,光靠協會這十幾個人的熱情是遠遠不夠的,由于沒有經驗出現很多漏洞,但是不管怎樣,最終還是辦成了,還算比較成功。”這次展覽在全國上下震動很大,中石協也在廣大石友們心目中樹立起了品牌形象。(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