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石隸屬葉臘石,石質細潤,通靈清亮,質地細潔,光彩燦爛,顏色嫵媚溫柔,似嬰兒之肌膚,嬌嫩無比。巴林福黃石質透明而柔和,堅而不脆,色澤純黃無瑕,集細、潔、潤、膩、溫、凝六大要素于一身,金石界素有“一寸福黃三寸金”之說;巴林石中雞血石,有“草原瑰寶”之美譽,該石溫潤脆爽,軟硬適中,宜于鐫刻,是石中妙品,令人在玩賞之余,不禁產生豐富的遐想,感嘆大自然造物的神奇。有人稱巴林極品石是集“壽山田黃”之尊,溶“昌化雞血石”之艷,蘊“青田封門青”之雅的印壇奇葩,其評價正可為巴林石之寫照。
巴林石,巴林礦位于中國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的巴林右旗大板鎮西北,雅瑪吐山北面的大小化石山一帶。學名叫葉臘石。與壽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并稱為“中國四大印石”。巴林石色澤斑斕,紋理奇特,質地溫潤,鐘靈毓秀,堪稱精美絕倫。早在800多年前就已發現,并作為貢品進奉朝廷,被成吉思汗稱為“天賜之石”,不過也只是被那時人們將它用于生活用品,如石碗、石臼。巴林石大面積開采的歷史較短,1973年我國正式大規模勘探開采巴林石。1978年國家輕工業部才將巴林石礦列為我國三大彩石基地之一,正式命名為中國巴林石。在“四大印石”中巴林石最為年輕,但因品質高,且產量逐年減少,升值潛力巨大,目前的市場價值已經高于其他的傳統印石。到今天,巴林石名品輩出,為中國印章石重重地描出精彩的一筆。
主要成分
根據地質學家介紹,巴林石是富含硅、鋁元素的流紋巖,受到火山熱液蝕變作用而發生高嶺石化形成的。巴林石在成礦晚期,一些硫化物和其他礦物質沿高嶺石的裂隙貫穿,或斑布、浸染,因而擴大了高嶺石的品種數量。另外,除了硅和鋁,鈣、鎂、硫、鉀、鈉、錳、鐵、鈦等元素的存在和比例上的變化,也造就了巴林石豐富的色彩。如鐵元素較多的會使石頭呈黃、紅色,錳元素的侵入,,就出現了石中有水草花的現象,鋁元素多了,石材就會呈現灰色和白色。
巴林石石藝
巴林石石藝是巴林石的自然生成同人們的審美創造相結合的藝術。它把天工造物之奇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