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石之人,無論初學還是資深,都總會被一個問題纏繞。就是給石頭做結論,確定能否成立為奇石,決定棄或留,以及要珍藏或與人交流交換,等等。而要做結論,標準不可或缺。那么,最重要或者說其中的第一標準,究竟是什么呢?
一、美是奇石最根本特征
世上最早出現的奇石,是什么模樣和如何產生等,已無從考證。但有一點可以確認,即最早的和后來的直至當今新發現的奇石,都不會是人們的生活用品。凡充當人們生活用品者,一定另有其名,如石錘、石斧、石臼或石碾等等,而不會也沒必要以奇石相稱。
《搏擊長空》 22×19×10cm 四川長江石 收藏:尚文石
沒有生活用途,奇石卻依舊出現了,原因在于奇石可供人賞玩,能讓人通過賞玩獲得精神享受,比如愉悅、快樂、驚喜、滿足甚至感悟等。吳雨潔《石頭,本來就是用來玩的》一文,所講也是這個道理。而奇石之所以能供人賞玩,全在于它們有奇異、珍稀等特征,可據此擬人狀物、表情達意、怡心養性……這些特征,被古人細化為“瘦、皺、漏、透”,今人又增加了“形、紋、質、色、皮、意”等做補充。
這些細化和補充不能說沒道理,但并不充分,主要是缺少一個最核心特征,這就是美。許慎《說文解字》解釋:“美,甘也,從羊,從大。”并同時解釋:“羊,詳也。”即在古代“羊”同“詳”,表示“吉祥”。這里的“甘也”和“詳也”或者說“吉祥”,都屬于人的感受,且是可以讓人愉快的感受。而“羊”又同“祥”,且“祥”之“吉祥”肯定只能用心而非感官享用,則就同時表明美所指的愉快感,應更多體現在精神層面,屬精神享受范疇。
《秦漢遺風》 24×19×14cm 廣西來賓卷紋石 收藏:尚文石
美學大家朱光潛在《談美》之“我們對于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篇指出:就“用”字的狹義說,美最沒有用處,人的實用活動均“有所為而為”,美感活動卻全是“無所為而為”。奇石就無生活用途,人們賞玩奇石,與朱先生所說無“用”活動明顯一致,也堪稱美感活動。無生活用途的美,朱先生認為也是人的需要,以解人“精神上的饑渴”。賞玩奇石這種無“用”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