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大部分奇石,都會或有造型,或有圖紋,或兼而有之。奇石中的造型和圖紋,又往往能擬人、狀物或表現場景等,即一般說的具象。奇石之蘊涵、寓意乃至最核心的美等,也大多要從具象中來。都充分說明,厘清具象問題有現實意義。
一、須正確理解像似
既然具象,按常理就應該是越像或者說越似所擬之人、物或場景等越為上品。但存在不同意見,多年前就有人搬出齊白石語“妙在似與不似之間”,批評作者。此語流傳甚廣,王朝聞著《石道因緣》之“不似之似”篇和秦牧著《藝海拾貝》之“酷肖”篇均有引用。出處大抵有兩個:一是胡佩衡、胡橐〔tuó 〕)合著《齊白石畫法與欣賞》之“腕底有鬼神”篇中記述;二是中國美術館編《齊白石繪畫精品選》(人民美術1991年2月版)所收錄的一張《枇杷》畫上題記。前者為“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后者為“作畫在似與不似之間為妙。”語序有差異,前者是記述可能有誤,后者有畫為憑更確切,王朝聞等引用并流傳的是前者,不過意思一致。
齊白石語實為古往今來人們討論像似問題之延續。如北宋蘇軾就說:“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賦詩必此詩,定非知詩人。”元湯垕〔hòu〕則講:“畫者當以意寫之,不在形似耳。”明沈顥著《畫麈〔zhǔ〕》要求臨摹:“似而不似,不似而似。”清石濤亦題詩:“名山許游未許畫,畫必似之山必怪,變幻神奇懵懂間,不似似之當下拜。”與齊白石同時代的黃賓虹也說:“畫貴神似,不在形似,所以不似而似者,為得其神似。”只是很遺憾,這些論述都過于簡略,不大好懂,包括批評作者那位也說得很含混。
反倒是美學大家朱光潛早年著《談美》之“不似則失其所以為詩,似則失其所以為我”篇給了答案。認為各種藝術都“須從模仿入手,所以不能不似。”卻要“歸于創造,所以又不能全似。”而且“創造不能無模仿,但是只有模仿也不能算是創造。”簡言之,就是模仿產生“似”,創造產生“不全似”。因模仿會有范本,按朱先生說乃“依樣畫葫蘆”,“似”屬必然,但難免膚淺;創造要出新,照秦牧“酷肖”篇中話為“比現實站得更高”,是很像卻又現實中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