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佛影 千年傳音——系列禪石賞析
時間:2020-06-25 來源:石友之家 作者:鄒克儉 點擊數:
《僧侶的姿態》 攝影:丁祖和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畫面簡析: 深紅色的畫面,大寫意的筆蘊,像形文字的結構,構成了至善至真的“佛”字。
在佛教文化中,有許多流傳甚廣的典故,它們同佛經一樣,成為佛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詩曰:
菩提樹,花無色,直入性海悟無得;
有為法,起生滅,動念三千無量劫。
迷時真心作妄用,悟時真妄不分別;
看緣起,知性空,會是真心即是覺。
畫面簡析: 佛經上記載,釋迦牟尼放棄苦行生活后,來到今名 菩提伽耶的地方,在一株高大茂密的菩提樹下坐了下來。他發下誓愿:“我如果不圓成正等正覺的佛果,寧可碎此身,終不起此座!”這塊奇石的畫面非常符合佛祖菩提樹下悟道的意境。
詩曰:
畫面簡析: 佛經上記載,佛祖拈花,靜坐不語,眾生困惑,唯有摩訶迦葉,破顏一笑,瞬間頓悟。師徒二人,靈犀相通,心似蓮花,這種頓悟是一種仁者見仁的禪機,更是一種智者見智的智慧。此石畫面佛祖高大莊嚴,徒弟凝神端坐,師徒二人心與心的交流勝過千言萬語。
詩曰:
觀音菩薩妙難酬,清凈莊嚴累劫修;
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
畫面簡析: 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觀世音菩薩對不同的眾生,便現化不同的身相,說不同的法門。在佛教的眾多菩薩中,觀世音菩薩也最為民間所熟知和信仰。此石畫面絢麗奪目,色彩過渡自然,人物線條流暢,五官清晰可見,再加上石型規正體大(高62厘米、寬40厘米、厚16厘米),不愧為黃河畫面石中的重器。
詩曰:
畫面簡析: 相傳達摩在嵩山西麓五乳峰的中峰上部、離絕頂不遠的一孔天然石洞中面壁九年。他就在這個石洞里,面對石壁,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兩腿曲盤,兩手作彌陀印,雙目下視,五心朝天入定。此石為黃河水紋石,頭部微微隆起、富有立體感的的人物形象,低頭沉思、進入禪定狀態的人物神態,把達摩面壁時的畫面體現得淋漓盡致,實為黃河石中的上佳之品。
詩曰:
畫面簡析: 禪宗有四句格言:“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強調傳經最好的方式是“以心傳心”;心一念悟,則一念成佛,心一念迷,則萬古不悟。此石畫面非常符合人物畫法特點,高僧大德主角人物刻畫細致入微,五官傳神,慈祥和善;聽者只表現人物輪廓和專注聽講的神態。整個畫面錯落有致,主次有別,溫馨而又有深意。
佛教追求的是內心寧靜、清凈恬淡、超塵脫俗的生活,其審美情趣趨向于清、幽、寒、靜。而帶有禪意的奇石在畫面表現上,也有著空靈、靜謐、恬淡、含蓄等顯著特點。
詩曰:
畫面簡析: 慧能大師在《六祖壇經》里面說,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心外無佛,自己純真的本性就是佛。把心治好,有清凈正直的思維,有善良的言行,有知足常樂的心態,生活自然就能安穩祥和、幸福快樂。此石上白色的禪僧,紅色的佛洞,合理的布局,強烈的反差,干凈的畫面,一幅唯美禪修圖。
詩曰:
幾許修行緣上得,惑多妄想障於聰。
名彰道理千世永,善惡都歸萬法中。
畫面簡析: 佛經所講的“禪定”,要求人們切斷感覺器官與外界的聯系,排除一切外在的干擾,中止大腦中的其他意念,使意識集中于一點,進入一種單純、空明的狀態。此石五官傳神,袈裟點睛,黑白反差明顯,人物比例恰到好處,石形與畫面完美結合,與“禪定”意境高度契合。
詩曰: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畫面簡析: 佛家認為,修行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修行。如果修行者不受外界干擾,克己止念,那么修為就一定能長進。此石背景色彩襯托自然,人物比例協調,五官神態隱顯,畫面富有動感,給人以無窮的聯想。
詩曰:
畫面簡析: 佛經中講,“人有善念,即是天堂;人有惡念,便是地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此石畫面正中有一簡筆線條勾畫的觀音菩薩,手拿法器,腳踩祥云,兩邊白色人物正在虔誠、專注地傾聽,是一方非常耐品的禪石。
詩曰:
畫面簡析: 釋迦摩尼佛說,人生再世,多一物多一心,少一物少一念,不要為外物所拘,心安理得處,就可明心見性,參悟佛法。此石畫面人物飽滿,神態從容,目光深遠,安然端坐,高僧大德形象躍然石上。
在佛經里,有“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之說。禪宗更是強調“郁郁黃花,無非般若”的思想,在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花草鳥木甚至日常瑣事中都能體現禪理。
詩曰:
畫面簡析: 鮮紅欲滴的花朵,纖細動人的枝干,大片留白的空間,看似簡單的畫面,蘊含著大道至簡的禪意,體現著黃河石獨特奇絕的意境。
詩曰:
畫面簡析: 佛教中的荷花代表著智慧和平和。此石荷葉亭亭玉立,為花蕾遮風擋雨;荷花含苞待放,孕育著勃勃生機。整個畫面錯落有致,溫馨淡雅,儼然出自丹青高手。
(長江石)
詩曰:
畫面簡析: 飽滿圓潤、石形規正,已占得奇石先機;一片紅色的荷葉,迎著風雨,傲然挺立,更把“聽雨”的意境表現得恰到好處;留白的空間,就像佛經禪語一樣,給人以無限的聯想。大美之石!
詩曰:
畫面簡析: 松、竹、梅被稱為“歲寒三友”,歷來被文人多贊譽。許多禪僧也以梅為對象,寫下了雋永含蓄的開悟詩。此石梅干滄桑,歷經風霜,沉穩大氣;梅梢花朵點點,似有若無,輕柔嫵媚。梅花石中的上品!
詩曰:
苦海迷途去未因,東方過此幾微塵。
畫面簡析:佛經中有“花開見佛性”之說,蓮花是佛的象征,出污泥而不染,是圣潔之花。此石色彩艷麗,荷花具象,人物到位,禪意十足。
詩曰:
帶領群山來,挺立大江邊。
畫面簡析: 是山?是佛?是佛!是山!它仰觀九天星辰,俯瞰大地烽煙,諦聽風云變幻,笑看江河奔流。它存在于大自然之中,也存在于每個人的心里。
佛教一方面強調必須遵循必要的戒律和儀式,但更強調“識本心、修自性”“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不可心外求法”,正所謂“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詩曰:
畫面簡析: 孤立的山峰,幽靜的環境,紅色的禪僧,好一個凈心禪修的唯美畫面。
詩曰:
南臺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忘。
畫面簡析: 高擎的蠟燭,靜思的禪僧,物我兩忘的世界,慈悲之燈照亮修行之路。
詩曰:
畫面簡析: 長發飄動,五官靈動,經筒轉動,人物在急匆匆走動。整個畫面富有動感,把朝拜時的心情、朝拜路上的艱辛刻畫得細致入微。
詩曰: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畫面簡析: 干凈的畫面,就像修行者的內心一樣純潔無暇;完整的人物形象,將虔誠的主題詮釋得充分到位。他既是在拜佛,也是在拜自心。當他一念誠懇恭敬拜下去的時候,心無雜念,心即是佛。
攝影:民國攝影大師郎靜山
在現實生活中,不少人經常發出“心太累”、“煩惱太多”的感嘆,除了生活本身的不容易外,還與人們自身背負的“貪嗔癡”太多有著直接關系。人的痛苦往往不在所得太少,而是擁有和想要的東西太多。因此,學會用佛家“放下”的心態調整自己、完善自己,像星云大師所講的“只有放下過去,才能活在當下;只有放下執念,才能輕松前行”那樣,人生的路才會雨過天晴、行穩致遠。 (鄒克儉黃河石系列之一, 文中奇石均為鄒克儉收藏, 除注明石種外,均為黃河原石。)
《 達 摩 》 洛陽黃河石 祁文石收藏
TAG 標簽: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