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一點世俗 必須懂賞石界的九大行規
時間:2020-05-09 來源:華夏奇石網 作者:戈壁奇石大講堂 點擊數:三百六十行,行行有規矩,你邁入某一行,就得遵守該行的規矩。賞石這行規矩眾多,大概與涉足此行的人員特殊有關,特殊人群玩的行當自然會形成特殊的行規,歷來玩石界的人士不是王公貴族,就是商賈巨富或者文人雅士,識者是寶,不識是草,比的是眼力,玩的是開心。
不同的人不一樣的眼力,自然對物件產生不一樣的價值觀念。所以,才會經常出現“打眼”“撿漏”等現象。行規也是在漫長的交易過程中約定俗成的。賞石和古玩規矩基本雷同,老畢查閱很多歷史資料,現歸納贅述《賞石九大規矩》如下:
行規一:還價后不能反悔
當你在奇石店看中一件心愛之物,可以詢價,也允許還價,但是一旦你出價后,店主答應了你給的價,就必須成交。這時候你不能再作猶豫之狀,更不能再行殺價。民國以前,彼此交易是在賣家寬大的袖管中用指頭比劃進行的,相互不將錢字掛在嘴上,大概文人雅士認為談錢有點俗,這種特殊的交易方式雖然漸漸被淘汰了,但玩石人群中還是有這樣的談價方式,這種方式只有賣家和買家知曉實際成交價。因而,朋友之間的彼此換手叫“割愛”或叫“奪愛”,更加委婉的詢問方式是:寶貝“讓”還是“不讓”,多見于高端藏家圈子當中。
《戈壁碧玉狼牙刀》
行規二:交底成交后不能退貨
謹慎交易,看準下手,一旦賣家交底成交,就不能反悔。除非賣家有意欺詐,另當別論。如果東西沒問題只是嫌貴而言退,則更被人不恥。以前收藏界將類似的反悔舉止叫做“拉尿”,是很丟人的事。因而在下手前必須自己考慮清楚,一旦成交,是毒藥也得飲下,絕沒有反悔的道理。因為收藏界“打眼”和“撿漏”是常有的事,你“打眼”可以言退,那如果你“撿漏”了呢?是否店家可以向你要回去?你是否會將“撿漏”產生的厚利補給對方?這都是不可能的,因而此規矩定得十分合理。
《玉兔盤蓮》
行規三:不許打探賣家東西的來歷
賣家東西來自何方與買家無關,那是賣家的眼力和機緣,買家只判別東西的優劣真偽,以及考慮價位是否合自己的心意,至于對方是從哪兒得到的與己無任何關系,如果去追問此蹤會討來沒趣,買家探究東西的來歷是十分犯忌的事,其實你探聽來歷沒必要,探聽的同時對方有可能會編故事,其實對買家合理價位成交沒啥好處,還是不問的好。
行規四:不許打探物品的原始進價
一方奇石,原始收進的價格是得到者的眼力、運氣、機緣、財力等諸多因素的巧合,這里面蘊含著得寶者多年積累的經驗和曾付出的大量精力心血和學費,這是無法界量的。而買家如果去追詢對方的進價,就好像一位向開服裝廠的朋友買禮服,禮服銷售價是5000,廠老板看在朋友份上以3000優惠價給他,但老兄卻去算布料的進價和人工旳工錢,一核算,覺得成本不足1000,于是,非但絲毫不感激反存抱怨之情,你說那老板冤不冤?
這樣做別說在玩石界,就是在普通的商界都是違反常理的。在賞石界和古玩界也有這個規矩,一位老友講述了他經歷的一件事。他十三歲進古玩店當學徒,老板是個老好人,從不發脾氣,平時說話慢聲細氣,頗有儒雅風度。一天,進來一位中年男士,盤桓半天,最后捧起一只雍正郎窯紅的瓶子不忍放下,問老板多少才肯割愛,老板說五萬大洋,他當即作驚駭狀,說太貴了!這沒關系,討價還價是情理中事,老板耐心解釋,說瓶是到代的官窯,形正色純,很難得,不料這客戶突然問:“你進價幾何?”話剛出口,老板心里象被蜂蟄了一下,臉色徒變,猛地從客人手里奪回瓶子,放回原處,再也不看這客戶一眼。待客人尷尬地離開后,他半天才緩過神來,生氣地說:“這個人不該玩收藏,不懂規矩!即使親兄弟之間也該遵循這行規。”足見此行規在收藏界是被看重的。
戈壁碧玉雕件
行規五:不拆同行的臺
你開你的店,他賣他的貨,彼此只說好話,絕不允許拆同行的臺。比如李某從多寶閣買進一方清供,拿去暫得堂請張老板過目,張老板會高興道賀:“好東西!恭喜您老得寶了!”因為對方已經買下,何必給對方心里添堵?東西既然是真的,就算貴點又何妨?再說古董和奇石無價,價值該如何衡量?對照眼下,很多奇石館老板小肚雞腸,凡不是從自己店出去的東西一概嗤之為假,或者說對方上了別人當。前不久,在山東棗莊石展攤位上有一方錢幣石要成交,買賣雙方已經談妥6萬元成交,結果旁邊有個集寧姓霍的石商說是這個石頭噴砂水洗,導致交易失敗,其實這位姓霍的石商賣的也是噴砂水洗的錢幣石,只是手里東西沒有人家的東西好,這些年資源匱乏,噴砂水洗基本被新一代玩家默認了,賣家氣得找到棗莊石展組委會要求將這樣的石商清理出石展,老畢找到這位集寧的霍女士批評了一頓,并沒有清理出去,希望她能夠引以為戒,砸別人的場子其實也等于砸她自己的場子。
圈子里還有些人妒忌、猜測、攻擊,什么都編得出來,還有些人為了炒作自己或者炒作自己的藏品不惜犧牲一些圈子里德高望重的元老或者名人的名譽,還有利用這些名人或者給某些知名的協會下套的。浮躁社會的小人德性在古人面前立顯原形。難怪有人說,以前是君子玩石,兩相對比,此話不無道理。
《戈壁金剛》極品念珠
行規六:不隨便打聽同行的行情
發現隔壁店的里少了一方奇石時,除了為對方高興外,不會心生醋意,只會反思客戶的喜好所在。至于賣給誰,賣多少錢與己無關,別人的買賣是別人的事。而如今,不少人喜歡打聽別人的成交價,四處傳播,還夾雜諸多想象和猜測,非要弄得買家糾結,賣家不爽,才心里痛快,自己好好學習,研究市場需求和客戶需求,把自己的生意做好才是正道!
行規七:故意欺詐顧客者,會被同行封殺
如果賣家故意欺詐顧客,是會被同行封殺的。同行有權利和義務將賣家欺詐行為告知身邊的任何人,在以前的年代沒有管理部門的情況下,同行的監督,就會導致欺詐消費者的賣家被迫關門歇業,從而凈化市場,使市場良性循環,保護顧客的利益。
講一個老畢身邊的故事:呼市一楊氏賣家,顧客看好貨,說好第二天去談價錢、付款、取貨,楊氏乘機當晚連夜換貨,顧客第二天去付款拿貨,因為是熟人,所以顧客就沒有驗貨,回家后發現被掉包,拿出手機當時拍攝的照片作為證據對比,楊氏不得不承認掉包的事情,而且原價退貨,被身邊在場的幾位同行指責,像這樣的事情不但失去一位顧客,而且會被同行言語相傳,恥笑不斷,同行有責任將此故事講給任何人聽,這個規矩是自古以來留下來的。
新疆《寶石光》
行規八:朋友們在一起賞石不準來回倒手
例如:很多人在一起相互賞石,A從B處手里拿過精品石頭欣賞時,他人不得著急搶奪欣賞,要耐心等待。A欣賞結束后,要直接交回到B的手里,說明完璧歸趙,不得交于他人 。這時候,其他人才可以從B處再次接過美石欣賞。如果此間美石被不小心摔碎,在誰的手里,誰就要承擔經濟賠償,如果互相交接時摔碎,各自承擔一半。
《荷塘情趣》
行規九:賣家不開價,買家是不會給價的。
手里的奇石定價和奇石本身的質地、包漿、大小、造型、稀有性、市場行情是有關系的,賣家先出價,買家才會根據是否喜歡和合理而還價。
在過去, 賣家不開價,買家直接給價是違反行規的,但是到了現代也有熟人直接給價的。還有的人是知道賣家當時入手的價錢,所以也會直接給價,但是給價一定是超越當時賣家入手價錢的,否則就非君子了。
今綜述賞石界的諸多行規,希望這門本來愉悅高雅的行業,少一點世俗的侵襲,多一些輕松、光明和燦爛,以滌該行之穢濁,還古玩天地之清新。賞玩奇石是雅好,理應多些君子,少些小人!
本文為老畢查閱大量史料總結。轉載時,要注明出處和署名,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戈壁奇石大講堂》將與大家共同凈化市場,為良性的賞石行業做出努力。
TAG 標簽: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