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最難忘的尋石、探險之旅 組圖
時間:2020-03-25 來源:石友之家 作者:溫德坤 點擊數:
北極尋石后記
一次終生難忘的旅行總是值得回憶。
2017年7月21日午夜2時,只身一人與素不相識的國內“極友”在北京機場會合,一同飛往莫斯科,踏上了北極之旅。這是一次探險之旅,我們將穿越巴倫支海,在北冰洋上破冰航行,一路向北,直到找不到北,抵達地球之巔N90°的北極點。同時,這也是一次北極高峰論壇,因為船上有8位世界級的專家與我們一路同行,依次進行北極地質、氣候、動植物、生態環境、人類探險史等方面的講座與互動。除此之外,對于個人而言,在來自40個國家和地區的112名“極友”和128名船員當中,我算是唯一的賞石“專家”,也是一次私密的尋石之旅。
一、北極的行程
經過七個半小時的飛行,于早上抵達莫斯科,一天的短暫瀏覽后,于傍晚時分飛抵位于北極圈內最大的港口城市——俄羅斯的摩爾曼斯克,城市西南部矗立著一座北緯68度58分、東經33度03分的標志塔,表明這座城市已經深入北極圈300多公里。第二天,了解了這座英雄城市在二戰期間為保衛家園、全民皆兵,英勇抗擊法西斯入侵,浴血奮戰40個月的悲壯歷史。晚上五點多,我們登上了全球唯一一艘提供到北極點探險旅行的核動力破冰船——“50年勝利號”,于是開始了北極“奇幻之旅”、“探險之旅”。此時,正值北極極晝期間,沒有夜晚,全是白天。
北極守望
母子情深
獨行者
圖四:北極點跳水
圖五:北極點熱氣球
圖六:北極點慶祝儀式
二、北極的地理
圖九:北極群島上的鳥
三、北極的群島
登上50年勝利號,我們就一直在北冰洋上航行,手機沒有信號,仿佛與世隔絕。唯一能夠登陸的就是位于北冰洋巴倫支海北部的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Franz Josef Land)。經地質學家介紹,這個群島只有在氣候和冰雪允許條件下才能登陸和探險。
北極的夏季只有短短的兩個月,植被卻頑強地生長著。這些花兒,看著令人驚喜和陶醉,雖然短暫,然而燦爛。
三、北極的石頭
7月29日,終于可以登陸了,心中一陣竊喜,畢竟可以尋到石頭,不然會遺憾終生!之前,分組搭乘直升機,空中俯瞰了壯麗的北極冰河、50年勝利號破冰航行及北極地區的壯觀景象。
在俄羅斯國家地質公園4名安全警衛荷槍實彈警戒下,我們在昌普島(Champ Island)規定范圍內進行了短暫探險,而我則不顧一切,如饑似渴地尋石撿石,幾次越過警戒線而被警告。
在該島山坡上,有很多大小不一的巖石球體,據地質專家介紹,這些巖石球形成于白堊紀時期,距今大約2億年左右,當時地球上橫行著恐龍,且第一代暖血動物也開始出現。這些所謂的“惡魔的寶石”主要位于山谷上端,直徑最大超過2米,最小僅有1厘米。在苔原區,充斥著無數暖水溪流,灌溉著花朵、苔蘚和地衣。
經仔細觀察,島上的石頭大致可分兩類:一是山上的,基本屬于風化巖,比較粗糙,密度較小,經過搬運、滾動,形成球狀風化石;二是北冰洋岸邊的,大都是經風化、搬運后沉積下來的卵形硅質巖,比較細膩,密度較大,上面可見不規則圖紋。在島上,很多經過搬運、滾動后形成卵狀石,是砂巖的球狀風化產物和現象,火山爆發后附著一層黑黑的火山灰。球狀上面有氧化鐵的附著物、細小圓形孔洞、被風化的白色鈣質。
圖十二
圖十三:北極也有賣石頭的
圖十四:北極的太陽
據船長介紹,目前全球抵達北極點的探險游客約2萬人,中國約2千人。我,有幸成為其中之一。經過為期16天的行程,8月2日凌晨順利返回北京,圓滿結束了人生中最難忘的尋石、探險之旅。
注: 文中所有圖片由溫德坤所拍攝
注:七位同行專家
1.法蘭西斯女士:美國自然保護委員會主席,美國北極研究會主席,地質學家,前阿拉斯加州副州長。
2.雷莫博士:美國人,氣象學家,哥倫比亞大學氣象學院教授,
3.大衛:因紐特長老,印第安鼓制作人。
4.阿蘭.錢伯斯:英國探險家,徒步北極點及南極。
5.詹姆斯:美國海洋生物學家,攝影家。
6.克里斯蒂娜,墨西哥人,攝影家,美國國家地理專職攝影25年。
7.保羅.尼克倫:美國人,克里斯蒂娜第二任丈夫,攝影家,,美國國家地理專職攝影10年。
8.約翰:英國人,加拿大長住,摩托車環球旅行家。
● 作者簡介 ●
責任編輯:王金亮
編 輯:頡佩佩
歡迎訂閱
《石友》創刊于1995年,距今已有二十五年的歷史,是石界最早的賞石期刊,秉承《石友》為石友服務的宗旨。
1.訂閱價格:
★月刊(全年12期)定價:¥288元(含快遞費)。
2.訂閱方式:
★訂 閱 電 話:18109312838 13993823123
TAG 標簽: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