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人物拾零看美石 組圖
時間:2020-03-15 來源:華夏奇石網 作者:郭玉鎮 點擊數:
小說《西游記》中的人物(人神鬼妖)大多都是虛構的。就歷史上真實存在的玄奘法師也是被藝術化了的人物,小說里的唐僧,小名江流兒,原為佛祖第二弟子金蟬子投胎。他在前往西天取經路上,先后收服了孫悟空、豬悟能、沙悟凈三個徒弟。三藏歷經九九八十一難,難難有驚無險,全是仰仗這三個弟子才化險為夷的。至于各路神仙妖怪,作者馳風騁云,或天堂,或地獄,或人間,窮思竭想,令人目不暇接。蕓蕓神妖鬼怪,行劫起于何因,孽根歸屬何處,有一首七律詩可謂一言以蔽之。
七律•人神鬼妖
天宮淺窳神官亂,
地府深宵鬼域狂。
仙若無私仙長在,
鬼如有義鬼為王。
七七真火成英悍,
九九遭劫系大唐。
魙孽虛無人統攝,
乾坤塵世界陰陽。
我收藏的幾塊《西游記》人物奇石,雖掛一漏萬,但“下蟠薄於厚地,上際逮於玄天。”人神鬼妖無所不及,亦足以折射出天地自然美妙絕倫之創意和意蘊深邃的中華文化,令人嘆為觀止。
先說那玄奘(602~664),世稱三藏法師。他本俗姓陳,名祎(yī)。祖籍洛州緱氏。太宗貞觀元年(公元627年),玄奘自涼州出玉門關西行求法。他時曾發愿“寧向西天一步死,不回東土半步生”。歷經千難萬險,于貞觀二年(628)夏末秋初,進入北印度。貞觀五年(631),玄奘歷時四年的行走終于抵達摩揭陀國的那爛陀寺。在二十位高僧陪伴下,正式拜見了他夢寐以求的導師——戒賢法師。玄奘留學長達十余載,但他并不顧戀印土,毅然決定歸國弘法。回國前,印度古典文化集大成者戒日朝國王為玄奘在曲女城舉行了七十五天無遮大會。各地僧侶濟濟一堂,玄奘高踞獅座,陳義立宗,圓滿地解釋大乘和小乘,無人敢與之爭鋒。
貞觀十五年(641),玄奘帶著大量的佛經、佛像,隨乘北印度王烏地的戰馬踏上歸途。于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抵達長安。
玄奘先后于長安、洛陽譯經院,聚各地高僧大德兩千余人,法師主持譯場十九載,譯出佛經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他被稱為中國偉大的佛經翻譯家,其成就光耀千古。玄奘所撰《大唐西域記》是研究印度半島、中亞等地古代歷史、地理和佛學的重要資料。玄奘取經為史之壯舉,由其事跡衍生出的吳昌齡之元雜劇《唐三藏西天取經》,吳承恩之章回小說《西游記》等故事,膾炙人口,廣傳民間。
玄奘于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圓寂于長安玉華宮,葬于長安以東的白鹿原,后又遷至長安以南的樊川。墓地毀于黃巢起義,頂骨遷至終南山紫閣寺,公元988年由僧人可政帶回南京天禧寺供奉。
玄奘 | 寧夏黃河石 | 14cmX7cmX6cm
玄奘相貌清秀,品行端正,性格溫和。“凜凜威顏多雅秀,佛衣可體如裁就。 輝光艷艷滿乾坤,結彩紛紛凝宇宙。”(吳承恩)
孫悟空是玄奘的大徒弟,他生性聰明、活潑、嫉惡如仇,成為機智與勇敢的化身。相傳他由開天辟地以來的仙石孕育而生,號稱“美猴王”。
美猴王臉譜 | 寧夏黃河石 | 22cmX14cmX15cm
后來,美猴王為尋找長生不老的仙方,獨自漂洋過海,一路尋訪,終于在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見了菩提祖師。祖師給他取名孫悟空。學會駕筋斗云,掌握了七十二般變化等本領,同時,悟空還學會了參禪悟道,修煉成仙。
悟空參禪 | 青海黃河石 | 44cmX30cmX17cm
提到悟空參禪,以常情而論,猴子性情毛躁是不宜參禪的,但悟空本是天生靈物,參禪自然與眾不同。奇石《悟空參禪》畫面中,悟空打盤立坐,卻聳肩縮背,神情不定,圓溜溜的雙眼左顧右盼。機警中略帶猴氣,頑皮中更顯可愛,一副灑脫機趣、詼諧幽默的神態躍然石上,十分傳神,別有一番情趣在其中。有首《南歌子•參禪》詞說:
南歌子•參禪
石迸驚天地,
功成泣鬼神。
三星洞里脫凡塵,
別樣參禪情趣破行門。
爐浴焚心膂,
重生化戰神。
參禪悟道濟關津,
黼黻袈裟蓋世炫奇人。
悟空在靈臺方寸山學得真本領,又去東海龍宮得定海神針、藕絲步云履、鎖子黃金甲和鳳翅紫金冠。悟空與東海龍王關系甚好,常去東海與龍王喝酒聊天,有時還戲弄玩耍,甚是開心。
悟空放大圖
悟空戲龍王(元東藏石) | 青海黃河石 | 105cmX90cmX60cm | 重約600千克
玉龍口中噴水,氣宇軒昂,眼神靈動,栩栩如生。悟空五官清晰,頭戴鳳翅紫金冠,坐在龍角上,手抓龍王犄角,回頭眺望,意氣洋洋(見放大圖片)。
悟空回到花果山水簾洞自稱美猴王,他身披金光閃閃的紫羅袍,頭戴鳳翅花翎紫金冠,顯出一副威武霸氣的樣子,渾身透露出一種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與眾猴快樂享用采摘的仙桃異果,品嘗釀制的仙酒佳肴,甚是開心。
花果山美猴王 | 寧夏黃河石 | 13cmX9cmX6cm
《西游記》第四回到第七回書說:悟空被騙上天庭,封為弼馬溫,他一時憤怒,在大鬧天宮時,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
第十三回書說:五百年后的一天,唐長老來到雙叉嶺上,行了半日,也不見個人煙村舍。正在著急之時,只見前面有兩只猛虎咆哮,后邊有幾條長蛇盤繞,長老下得癱坐在草地上。這時,只見一人,手握鋼叉,腰懸利箭,從山坡后走來。那人來到長老前,放下鋼叉,用雙手攙扶起道:“長老莫怕,我是這山中的獵戶,姓劉名伯欽,綽號鎮山太保。”
唐僧來到獵戶家,為伯欽死去的父親誦經,得到其家人感謝。住了幾日,伯欽的母親做了些粗面燒餅干糧,叫伯欽遠送,三藏很高興收納了。太保領了母命,與唐長老一同上路。這雙叉嶺上,峰巒迭起,亂石堆磊,那有道路可行。三藏騎著馬“正走到半山之中,伯欽回身,立于路下道:‘長老,你自前進,我卻告回。’三藏聞言,滾鞍下馬道:‘千萬敢勞太保再送一程!’伯欽道:‘長老不知,此山喚做兩界山,東半邊屬我大唐所管,西半邊乃是韃靼的地界。那廂狼虎,不伏我降,我卻也不能過界,你自去罷。’三藏心驚,輪開手,牽衣執袂,滴淚難分。正在那叮嚀拜別之際,只聽得山腳下叫喊如雷道:‘我師傅來也!我師傅來也!’”
雙叉嶺伯欽送僧 | 青海黃河石 | 40cmX33cmX13cm
三藏騎著馬正走到半山之中,伯欽回身,立于馬前,躬身施禮說:“長老,你自前進,我卻告回。”
劉太保與三藏話別去了。三藏獨自一人牽著馬走近兩界山前,舉目觀望,不由倒吸一口涼氣。但見:
漁歌子•兩界山
兩界山前鳥絕飛,
豺狼蟲豸自供肥。
峰陡轉,
水相依,
千難萬險不思歸。
忽聞山前喊師回,
尋聲驚探喚者誰?
戴雜草,
著蓑衣,
原是神猴負崔巍。
劫難五行山 | 寧夏黃河石 | 45cmX40cmX30cm
“只見那石匣之間,果有一猴,露著頭。……尖嘴縮腮,金睛火眼。頭上堆苔蘚,耳中生薜蘿,鬢邊少發多青草,頷下無須有綠莎。眉間土,鼻凹泥,十分狼狽。……還喜得眼睛轉動,喉舌聲和。……正是五百年前孫大圣。”
三藏來到五行山前,三藏救出悟空,收為大徒弟。
《西游記》第十九回書說:師徒二人繼續西行,在云棧洞悟空降服了豬八戒,被唐僧收為二徒弟。
豬八戒 | 寧夏黃河石 | 16cmX14cmX6cm
豬八戒,法號悟能,原是玉皇大帝手下的天蓬元帥,太上老君的記名弟子。八戒在天庭主管天河,地位很高,手下還有幾十名天神猛將。他會變身術,能騰云駕霧,使用的兵器是上寶沁金九齒釘耙。因酒后調戲霓裳仙子被逐出天界,到人間又錯投豬胎,嘴臉與豬相似。八戒愛占小便宜,好吃懶做,貪圖女色,難辨敵我,但他性格溫和憨厚,對師傅言聽計從,也是孫悟空的好幫手。(師徒三人路過流沙河時,玄奘又收沙悟凈為三徒弟。但很遺憾,我沒有撿到“沙悟凈”奇石)
《西游記》第二十七回書說: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來到白虎嶺,嶺上有一個千年尸魔白骨精,白骨精,又稱為“白骨夫人”,本是白虎嶺上的一具化為白骨的女尸,白骨精多以白色的骷髏骨型態出現。奇石圖案中的白骨精以白色的骷髏骨型出現,特別是那雙骷髏眼睛,冒著兇光,顯出吃人不眨眼的兇殘。鼻腔及下頜骨成黑乎乎的空洞狀,外部輪廓用類似白骨的線條勾勒完成,使骷髏頭的形象完整不缺。一雙長而彎曲的骷髏型手臂下,壓著一顆像似剛剛吃過的人頭骷髏,猶見妖精吃人不眨眼的血腥場面,有一種陰森恐怖的氣氛,讓人不寒而栗(見白骨精—骷髏骨型)。整個畫面以骷髏作素材,大膽夸張,細膩真實。雖未見白骨夫人骷髏全貌,但卻勝似全貌,虛虛實實,又真真切切,仿佛一個活脫脫的白骨精形象出現在畫面中,能引起人們對變幻多端的白骨夫人的聯想,真是妙趣橫生。
千百年來,那妖精采天地靈氣,受日月精華,也能變幻成人形。她一心想吃唐僧肉,先后變化成了村姑、老嫗和老丈模樣都被孫悟空識破,悟空幾次舉棒劈頭打將下來,那妖使個“解尸法”,都僥幸抽身逃走了……
白骨精(1) | 寧夏黃河石 | 骷髏骨型
白骨精(2) | 寧夏黃河石 | 變幻形
孫悟空棒打白骨精,被師傅攆回花果山,豬八戒用激將法請回悟空。
《西游記》第五十八回書說:唐僧因悟空又打死攔路強盜,再次把他攆走,六耳獼猴精趁機變作悟空模樣,騙取唐僧信任。六耳獼猴,假悟空,無姓名,傳說的四大靈猴之一,神通與大圣無二。觀音難以辨識人妖,照妖鏡不能鑒往知來。唯有如來佛祖說破原身,并用金缽盂罩住妖猴,才被悟空一棍打死。
六耳獼猴(鄧萬科藏石)
《西游記》第五十九回書說:唐僧師徒四人,一路西行。時值三秋,卻漸漸覺得熱浪襲人,難以忍受。大家頗為奇怪。一問土地爺,才得知前方有座火焰山。火焰山——奇石畫面上酷似八百里熊熊烈焰,像野馬奔騰,周圍寸草不生,人跡罕至,飛鳥絕跡。要想過此山,只有借來鐵扇公主的芭蕉扇滅火。悟空安排好師父,前往芭蕉洞找鐵扇公主。悟空費盡周折,三調芭蕉扇,鐵扇公主逼迫無奈,獻出芭蕉扇。芭蕉扇——奇石畫面上一片芭蕉葉,葉柄粗壯,葉片長圓形,酷似鐵扇公主的芭蕉扇。那仙扇本自混沌開辟以來,天地生成的靈物,屬太陰之精葉。至陰屬水,水能克火,故而能熄滅老君至陽爐火引燃的八百里火焰山。
“孫大圣執著扇子,行近山邊,盡氣力揮了一扇,那火焰山平平息焰,寂寂除光;行者喜喜歡歡,又搧一扇,只聞得習習瀟瀟,清風微動;第三扇,滿天云漠漠,細雨落霏霏。
……
“行者道:‘……如何治得除根?’羅剎道:‘要是斷絕火根,只消連搧四十九扇,永遠再不發了。’行者聞言,執扇子,使盡筋力。望山頭連搧四十九扇,那山上大雨淙淙。果然是寶貝:有火處下雨,無火處天晴。”
睹物思人,品讀“孫悟空三調芭蕉扇”生動美妙的故事傳說,使這把蒲扇的神奇留給人們無盡的回味,也使它的主人鐵扇公主機智美麗的形象躍然紙上。
寧夏黃河石 | 火焰山:20cmX14cmX8cm |
| 芭蕉扇:43cmX21cmX15cm
過了火焰山,師徒四人繼續一路向西而去……
TAG 標簽: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