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石:雅賞黃河文字石《沁園春·雪》 圖
時間:2020-01-03 來源:華夏奇石網 作者:阿 文 點擊數:
1945年11月14日大清早,整個山城重慶,大街上人頭攢動眾說,小巷里摩肩接踵紛紜。這樣的盛況,或許只有不久前日軍投降時候才出現過。而這次,卻是為了一份報紙,為了這份報紙上刊印的一片詞作。
這份作為“副刊”的《新民報晚刊》,一下子洛陽紙貴,聲名鵲起,都是因為當日刊印的《沁園春.雪》。
這場“呼嘯”重慶的“沁園春雪”,也震驚了蔣介石。為了消弭影響,他一方面嚴令不惜一切代價收繳報紙,一方面責成文壇精英詩詞和對。
結果是,烏有先生子虛子,不了了之。
那么,寫于1936年2月的這片《沁園春.雪》,何以在時隔九年之后,在國民黨的“陪都”刮起如此驚世旋風呢?
這還得從國共重慶談判開始說起:
1945年8月28日,主席“應邀”奔赴重慶,“國共談判”共商日本投降后中國的重建問題。
在重慶,好友柳亞子先生向主席索取墨寶。因為之前,柳亞子先生曾拜讀過《七律.長征》,本希望能得到親書的這首詩。
實際上,毛主席并沒有把《長征》這首革命處于最困難時期的作品書寫給柳亞子先生,而是手書了這片當時籍籍無名的《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隨著墨寶贈與,還附上一封信,大致意思是說:這片詞和柳亞子先生的風格相近,希望先生雅正。
柳亞子先生收到作品后,雙手顫抖著回復道:展讀之余,以為中國有史以來第一作手。即便蘇(蘇軾)、辛(辛棄疾)在世,也不能抗其萬一,何況余呼!
之后,柳亞子先生步其韻也和了一首,一起交由《新華日報》發表。報社以沒有毛本人授權不能發表為由,只發表了柳亞子先生和作的作品。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越是猶抱琵琶半遮面,越是激發起公眾極大的熱情。要求看到原作的呼聲,猶如“浪淘風簸自天涯”的滾滾黃河,奔瀉而下,無法遏制。
于是,各種傳抄本風靡整個重慶。
在一浪高過一浪的呼聲中,作為《新民報晚刊》總編輯的戲劇家吳祖光先生,力排阻力,綜合各種傳抄本發表了這片詞。
一石激起千層浪。重慶歡欣鼓舞,山城奔走相告。于是,便有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 沁園春·雪 》 黃河文字石 史紅軍收藏
我們今天推出這方美石是黃河文字石,石型不規整,卻有著變化無窮的美妙,錯落有致的起伏增添了美美的動感,更加神奇的是石頭的正當中的留白為天賜書法做了最完美的鋪陳,書法又是蒼勁中不失優雅,線條流暢且一氣呵成,頗有偉人書法之神韻,故而取名《 沁園春·雪 》。該方美石有洛陽資深奇石玩家史紅軍收藏, 史紅軍,可謂是年輕的資深奇石玩家,在洛陽石界名氣不小。因為,論年齡不是很大,但是,玩石的年頭卻久遠,小浪底沒有開建的時候他就活躍在洛陽至三門峽的黃河兩岸,足跡遍布大小28個石灘,藏量很大,以石養石,廣交天下朋友,銷量也很大。他崇尚美石,篤信石緣,開了自己的奇石館《崇石緣》 。
聯系方式:13663883535
TAG 標簽: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