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在石頭里的國畫是地殼運動億萬年的杰作
時間:2013-07-16 來源:南湖晚報 作者:陳強 點擊數:有人在東山腳下遇到一塊奇石,石頭里“長”著柏樹葉,紋理清晰,好似一幅畫
誰能把國畫畫在石頭里?
原來,這是地殼運動億萬年的杰作
洛陽的伊川、汝陽、嵩縣一帶也有不少這種石頭。
照片由張先生提供
國畫大家司空見慣,一般的國畫都畫在宣紙上,但你見過畫在石頭里的國畫嗎?
前些天,海寧市民張先生在海寧東山下散步時,突然發現一塊奇石——這塊石頭里竟“長”滿了美麗的柏樹葉,看上去就是一幅圖畫。誰有那么大的能耐,把畫畫在石頭里?原來,這是地殼運動億萬年的杰作。
據悉,這種奇石自1996年首現廣西后,就被業界譽以“國畫石”或“花草石”的美名。但張先生撿到的這塊石頭是否出自海寧東山一時還無定論。
東山散步撿到奇石
昨天下午,記者在張先生住所見到了好幾塊這樣的石頭,它們大小不一,形狀各異,但每一塊石頭的斷面上,都有柏樹葉的圖案。記者一番端詳,發現這些“柏樹葉”結構完整,紋理清晰,好似一幅幅圖畫。
據張先生介紹,這些石頭是他近日下午去海寧橫頭河邊的東山南路上散步時撿來的,“當時路邊有不少石頭,我卻發現了其中的一塊和周圍的石頭有所不同,別的石頭都是青石,這塊石頭卻有斑斑的鐵銹紅。”
“當時我覺得好奇,就來到這塊大石頭前,仔細一看,才發現上面有柏樹葉的圖案。”張先生說,那塊大石頭有兩個籃球那么大,他從大石頭上砸了一小塊,發現小石頭的斷面上依舊有“柏樹葉”,“放在河里洗,怎么洗都洗不掉。”張先生于是又從那塊大石頭上砸了幾塊,帶回家送給幾個朋友。
它竟是塊“國畫石”
這到底是一塊怎樣的石頭?它在東山下常見嗎?記者和張先生帶著其中一塊小石頭,尋訪了曾在海寧東山下老街上長期定居的多位老人,他們都說,海寧東山怪石嶙峋,有各種各樣的石頭,“我們所知的東山奇石都是放在水里沉不下去的浮石,但像這種身體里長畫的石頭,真是從來都沒見過呢。”
“太漂亮了!”仔細端詳這塊石頭,年過古稀的海寧老中醫梅雨濤感慨不已,“我在東山下生活了半個多世紀,頭回見這樣的石頭!記得少年時在長興拜師學藝,也見過一種很稀奇的石頭,那些石頭里嵌著魚、蝦、蛤、蚌等小動物,后來我聽說那是億萬年前火山爆發時形成的化石。那些化石砸斷之后圖案就斷了,而這些圖案卻不會因為石頭斷裂而斷了,真是稀奇!”
拿著怪石,記者查閱資料,并到處咨詢。海寧的一位地質愛好者說,張先生撿到的這塊石頭是塊“假化石”,“化石是億萬年前的動植物本身藏身在泥沙或石頭的縫隙里,再經過非常復雜的地殼運動后所形成的,其主要成分是碳。而這些石頭里的圖案,卻是在長達億萬年的地殼運動中,由鐵質滲透緩慢氧化而成,其成分主要為鐵、錳、銅等。”
據介紹,這種奇石上的圖案,其實完全是大自然的杰作,因石面上的圖案很像畫了花草的國畫,所以這種石頭又叫“花草石”或“國畫石”,“我國的第一批‘國畫石’,是1996年在廣西發現的。”
奇石出于東山嗎?
張先生從東山下的東山南路上撿到了“國畫石”?是不是就意味著海寧東山出產“國畫石”呢?
有人認為,“國化石”的出產地億萬年前必是大海,它是在地殼運動的過程中,隨著地表上升和一系列復雜的地質作用所形成的,而據《海寧市志》記載,海寧市區周邊的幾座小山山體均為巖溶殘丘地貌,大約形成于侏羅紀時期,山體的形成主要因素是地質構造運動、風化剝蝕和海潮的沖擊。東山的石質主要為紫紅色硅化灰質白云巖和細晶灰質白云巖以及黑色條帶狀灰質白云巖,“這種石頭出自東山具有一定的可能性。”
但也有人認為,東山周圍的群眾向來都沒有見過這種石頭,在海寧現在的典籍里也沒有東山出產過這種石頭的記載,“目前,正值東山改造,很多老房子老廠房都在拆遷,所以這塊石頭,我覺得它應該是在很多年前建廠或是修路時,從外地運來的。”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