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石人生
時間:2011-10-25 來源:洛陽賞石協會 作者:洛陽網-洛陽晚報 點擊數:104877賞石是中華民族傳統的審美情趣。在洛陽賞石界和篆刻界,提起小石林以及它的主人李德純先生,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今年86歲的李老,幼承家學,16歲開始隨父親李俊亭研習金石、篆刻,21歲時舉家由鞏縣孝義鎮遷到洛陽,在東大街賃下一爿鋪面,以刻字治印為生。從那時起李老就與石頭結下了不解之緣,也開始了他賞石、刻石、藏石的如畫人生。70年來,李老先生刀耕不輟,閑暇間收藏奇石成了他最大的樂趣,共收藏包括河洛石、和田玉、瑪瑙、壽山石、孔雀石在內的佳石名品數百件。小石林里如群星璀璨,滿壁生輝。
賞石文化是人類文化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是賞石文化的發祥地。賞石活動在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至少可追溯到27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據《闞子》記載:“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臺之東,歸而藏之,以為大寶,眾皆聞而觀焉。”后來孔子提出石有性,石性仁、靜、壽,人性與石性相通,達到了賞石悟性的最高境界。自秦漢至唐宋元明清,出現了諸多賞石名家,如陶淵明、白居易、米芾、蘇東坡、歐陽修、鄭板橋、蒲松齡、沈鈞儒等,不勝枚舉。賞石文化注重人文內涵和哲理,有比較抽象的理念和人格化的感情色彩,其觀賞主體往往豐富多彩,甚至可隨心所欲;從另一個角度講,賞石文化其實就是民族傳統文化中感情、哲理以及價值觀在石頭上的反映與延伸。
河洛石與河洛文化一樣根植于河洛大地,成為賞石園中的一朵奇葩。李老先生說:“河洛石,不識者看來,頑石一塊,一文不值。而在識者的眼里,卻是花錢也買不到的珍寶。”是的,賞石的關鍵在于認識和發現石頭的美。石出天然,處處流露出一種自然古樸之美,特別容易貼近人的心靈。河洛石產于洛河,色質樸實,造型無奇,名聲遠不及壽山、靈璧,但石材堅、細、潤、透。賞玩河洛石,能夠給人以寧靜、平和、清爽、恬靜之感,能慰平心中郁結,化解塊壘悶塞,使心情通達舒暢。我想這也是李老健康長壽的秘訣吧。自上個世紀60年代,李老先生開始關注河洛石的收藏,在他的數十枚精品河洛石中,不難領略到融江山萬里于尺素的傳統山水審美意識,同時也體現了造化出“手里千峰翠色,掌中萬頃碧波”的自然之工。
淡泊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賞石是最能體現淡泊這兩個字的。作為一種氣度、一種修養,有了淡泊,能不倨不傲,能不阿不妒,能不爭不貪;有了淡泊,敢不卑不亢,敢不拘小節。李老先生賞石而不庋,藏石而不私,每遇同道、后學對他的藏品贊美有加,便要以石相贈。老先生總是那句話:“石頭遇到知音不容易,喜歡就拿去。”這話聽起來有些迂闊,但這正是老先生的超脫、曠達所在,是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一個真正賞石家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心境。為是文,賀李老從藝70年,并祝李老壽如金石。
TAG 標簽: 洛陽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