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奇石文化綜述
時間:2013-01-19 來源:洛陽市賞石協會 作者:馮建中 點擊數:洛陽人藏石、品石之風源遠流長,形成了一種傳統的賞石文化。河洛大地,不僅孕育了我國燦爛的傳統文化,也是我國賞石文化的發祥地。
河洛地區西有秦嶺,東有虎牢,南有嵩山,北有王屋、太行,群山拱戴,六水并流,山川河流孕育了豐富多彩的美石。
傳說,女媧煉五彩石以補蒼天,新安縣青要山上的五彩石就是女媧補天的遺物。
《竹書紀年》載“皇帝祭于洛水”,“沉壁于洛”;《尚書》載,“堯沉壁于洛”等。“壁”是一種玉質寶石。
一百多處仰韶文化遺址中,多數遺址都發現了“石飾品”,不僅有石珠、石環,還有玉飾、綠松石和穿孔水晶珠等。特別是在夏都二里頭遺址中,出土大量玉質琮、鉞、圭、瑋等禮器和七基石馨等樂器及大量的石飾品,造型美觀,做工精湛,可以看出當時嫻熟的工藝。其中以鑲嵌綠松石獸面銅牌極為罕見,凸面有許多不同形狀的綠松石片粘鑲排列成獸面紋,圖案組合異常精巧。
在東周下都陵區金村(孟津縣平樂鎮)大墓中,也發現了大批石制文物。這些文物被加拿大傳教士懷履光盜運國外,并寫有一篇題為《在支那發現的一群稀世遺物》的文章。后來,日本梅原末治曾先后從美國、英國、法國、瑞典的一些博物館及日本的私人收藏者手里,收集到了部分照片和資料,并編成一本書,題名《洛陽金村古墓聚英》。為洛陽古代石文化的創立和發展記下了光輝的一頁。
上古把奇石作為“圖騰”、圣物,敬之畏之。而真正把奇石作為藝術品觀賞的,是秦漢以后。東漢時期,皇家把名山秀水圈起來作為禁苑,專供皇家游獵。東漢上林苑,周圍數百里,園林之大,前所未有。直到隋唐,皇家一直把這片土地作為禁苑。據王應鱗《玉海》載“隋帝辟地二百里為西苑。”并模仿真山真水,建造人文景觀。
魏晉時期,山水園林有了長足的發展。魏明帝、魏文帝、魏世宗等相繼在芳林園中挖提案淵池、建九華臺、作逢萊山。公元237年,魏明帝下令造景陽山,園內有仙山瓊閣之美,有九谷八溪之勝,同時還采邙山及南山佳石,鑿太行白、紫石英和五色大石堆于山上。山上還建坦娥峰、羲和嶺、臨危臺等,飛閣相通,凌山跨谷,景色十分優美。 隋唐時期,園林藝術高度發展。洛陽園林達二千多處。如果說魏晉園林只是把奇石作為點綴,那么到了隋唐,水石已經抬高到重要位置。隋煬帝所建西苑,周290里,完全是以水石為主建造的苑囿。隋煬帝三下江南,大量采集佳木異石,堆積園內,作蓬萊、方丈、瀛洲諸山,山上置臺、觀、殿、閣。又在園內鑿五湖,建16院,造園手法獨具匠心。
隋唐園林所堆假山,所用奇石十分講究,一是假山要仿名山,要有真山真水的自然美,同時,要入畫境,要有詩情畫意:二是要選好石、名石。唐宰相李德裕所憑泉山莊,“引泉水縈回穿鑿,像巴峽、洞庭九派十二峰,迄于海門。”平泉莊所置花木奇石皆名山之珍木異石。李德裕《平泉山居草木記》所列奇石不下百品,故平泉泉石之勝,甲于一時。
宋代是園林鼎盛時期。邵雍說:“天下名園重洛陽”。蘇轍說,洛陽“貴家臣室,園囿亭觀之盛,實甲于天下。”(見《洛陽李氏園林詩論》)。宋時洛陽為西京,王安石變法后,洛陽成了致仕官僚和文人名士薈萃之地。他們的住所均為園林。一畝之園,“上矚青山,下聽流水,奇花修竹,羅列左右。”董氏西園不僅在園中造假山,而且在堂中置芙蓉石,讓流水從芙蓉石中涌出,即使是盛夏也格外清爽。難怪李格非說,這本是山林之景,卻被搬到通都大邑中來了。
古代洛陽賞石的特點是水石盆供,或者叫奇石清供,也就是把園林移入幾案,把園中奇石作為案頭的觀賞石。洛陽玩石的風氣興于上古,發展于漢魏,大盛于隋唐。武則天時,一官員,在洛水中獲得一塊白色如玉美石,上有數點鮮紅色斑,就抱在懷中進宮獻寶。
唐元宗時,宰相牛僧儒為了擺脫牛李之爭引起的煩惱,上表請解除重藩職務,以檢校司空為東都留守。他在洛陽歸任里整治莊第,搜羅佳木奇石。此公在洛陽“東城置一第,南廓營一墅”,精葺宮宇,居常寡徒,游息之時,與石為伍。牛公有許多朋友在南方作官,知道他喜歡石頭,就到處為他采集奇石,四五年間,竟然奇石累累,擺滿了東第南墅。他收藏的奇石有太湖石、禮星石、文斗極像石、獅子石、羅浮石、落雨石、罷工石、天竺石、盤石、梅花石等。除太湖石、盤石、獅子石等園林石之外,大多為清供石。這些奇石,如云、如人、如圭、如劍、如虬、如風、如鬼、如獸,千姿百態,有形有象,生動奇妙。牛僧孺把他們分成甲乙丙丁四品,每品在分上中下,然后在每塊石頭上都刻上“牛氏石”三個字。有一次他從平江太湖土人處得到一塊太湖石,甚佳,異常珍愛,便請白居易去觀賞。白居易看后贊曰:“煙翠三秋色,波濤萬古痕。削成青玉片,截斷碧云根。風氣通巖穴,苔文護洞門。三峰具體小,應是華山孫。”
牛僧孺的政敵李德裕也因牛李之爭異常煩惱。他在平泉莊上廣布奇石以求自娛。李德裕所集奇石,有醒酒石、天臺石、婆羅石、罷工石、巫峽石、瑯桿石、鹿跡石、禮星石等。醒酒石尤為獨特,置于水池之中,有林木自然之狀。據說酒醉之人臥在上邊,涼沁脾胃,酒氣立散。禮星石縱廣各一丈,長三尺余,上有紋理成呈北斗形狀;獅子石高三尺,千洞百孔,萬千石眼相通,整個石頭如獅子形,首、尾、身、眼俱全。李德裕曾從山東鄒縣嶧山得到一枚兗州石,此石洞府玲瓏,巖竇峻峭,無斧鑿痕,可供清玩。他將奇石置于室內,日日觀賞,因作詩一首:“雞鳴日觀望,遠與扶桑對。滄海似熔金,眾山如點黛。遙知碧峰首,猶立煙嵐內。此石依五松,蒼蒼幾千載。”
白居易也是個石癡。他聽說李德裕收藏了不少奇石,就經常到平泉山莊去賞石。他一生寫了不少關于石頭的詩,如《雙石》、《蓮石》、《太湖石》、《問支琴石》、《北窗竹石》等。他在《北窗竹石》中寫到:“一片瑟瑟石,數竿青青竹;向我如有情,依然看不足。有妻亦衰老,無子方孑獨;莫掩夜窗扉,其渠相伴宿。”他把石頭視為妻與子,與其做伴,共度晚年。白居易一生收集了很多奇石。唐大和九年(835年),有山客贈送白居易一塊大盤石,轉運至洛陽履道里宅內。此時正值盛夏,傍晚坐在上面,透心涼爽。白居易非常高興,他讓匠人立即刻銘于石上。白居易作過蘇州刺史,他對太湖石尤甚喜愛。一次他在洞庭湖口,從伐石小吏處得到兩片太湖石,雙峰并秀,若夏云突兀,欣喜若狂,忙用船只經水路將奇石運至洛陽履道里,將此石名之為“涌云石”,并作詩以紀之。白居易不僅采石,而且借石、贈石。他在《楊六尚書留太湖石在洛下,借置庭中,寄贈絕句》中云:“借君片石意如何,置向亭中慰索居。每就玉山傾一酌,興來如對醉尚書。”他在《蓮石》中寫道:“青石一兩片,白蓮三四枝,寄將東洛去,心與物相連。”以石傳情,以石交友,體現人石之間純真的感情。
宋明兩代,河洛奇石多已入譜。宋杜綰在《云林石譜》中編入河洛奇石甚多,其中有:淋濾石、平泉石、虢州石、洛河石、梨園石、白馬石、絳州石、汝州石等。
洛陽既是賞石文化的發祥地,也是賞石文化發展的中心。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