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石友
時間:2012-11-12 來源:中國觀賞石協會 作者:陳百庫 點擊數:喜歡采集收藏奇石的人互相稱為石友,在黃河區域采集收藏奇石的人,我就稱其為黃河石友。
如果你到蘭州黃河岸邊走走,就能碰見很多的采石人。河兩岸有許多采砂留下的卵石堆,每到周日或節慶放假,石友們三人一堆,五人一群,在石碓間來回轉悠,尋、覓,鉤、挖、抱、扛、擦、洗、觀、品,忙得不亦樂乎。在砂坑的石隙中,常常會滲出細細的流水,匯集成一泓泓的清泉。許多采石人圍攏在泉水旁,清洗采集到的石頭,借此相互展示品評,交流各自的看法。他們相互間有的以前認識,有的似曾相識,此刻相聚在一起,彼此品石相談,就好像是遇見了相識已久的老朋友。倘若有人找到一方上好的奇石,得到大家的普遍認可,在場的每個石友都非常羨慕,非得親手撫摸把玩,仔細端詳一番不可。談趣相投的石友,就相互邀請,到各自的家中觀賞藏石。有好多石友,在采集和品賞奇石時相遇相識,相交相知,在生活的風風雨雨中真誠相見,提攜關照,彼此成為人生難得的良師益友。
題名:春柳奇書-百石
題名:白駒化龍 陳百庫藏
采集黃河奇石,石友們經歷過百回千次的艱辛。酷暑嚴寒里,苦苦尋覓中,沙粒裝滿了鞋襪,石頭磨禿了十指,汗水濕透了衣衫,驕陽曬黑了臉龐,可石友們卻從不以此為悔。石友中曾有人戲言:“戴涼帽、著舊衣,低頭徘徊于黃河岸邊,仔細搜尋于卵石堆間,遠處看見,以為是幾個拾荒的,近前詢問,原來是尋找黃河奇石的。”我也常常聽到好多石友感慨:采石的艱辛里,能找到超越世俗雜務外的無窮快樂,能品味到人與自然和諧交融的奇情異趣,能帶給心靈從未有過的安慰,
好久不去尋覓奇石,心里就會生長出難耐的一片空寂,失去精神上的一種寄托。
我曾見到一位西寧姓任的石友,聽他談起一段過往的趣事。偶然的一次機會,他得到了一方外形酷似餃子的奇石,這對廚師出身的他,可謂天賜奇緣,物歸所主。銀川一位姓陳石友聽說后欣然來觀,竟也愛不釋手。老石友相見,老任總要操辦幾個拿手好菜,晚上有的是時間,自然要對酒賞石。老任高興貪杯,不覺大醉。老陳卻詭秘而笑,扶他上床后,向他討要這方餃子奇石。老任隨口應諾,就沉沉睡去。早上起遲,酒醒尋友,誰知石友早已揣石而去。酒后失言,失去愛石,讓老任懊悔不已。情急之下,老任找了一輛吉普車,向遠在銀川的老陳家中追去。趕到銀川石友的家中時,老陳卻還沒有回來。老陳在樓下心急火燎地等了半個鐘頭,銀川的石友才姍姍歸來,見到老任,已知來意,搖頭大笑,就還石與他。老任得石就歸,銀川的石友苦苦勸留,老任卻執意而去。老任說,這段往事,已去多年,每每想起,很覺荒唐。可是,在我看來,卻在情理之中。我見過許多石友,對石頭的喜愛達到了如癡如醉的天地。局外之人或許不能體會得到。
有好多的黃河石友經過多年的努力,藏石已頗具規模,品味在逐年提升,我也常常去觀賞和學習。或許是生活經歷、工作狀況、文化修養、審美情趣、覓石標準、覓石范圍、賞石感悟,等等諸多因素的不同吧,我感覺許多黃河石友的藏石往往都極具自己的個性色彩,好多人都有自己獨具魅力的精品藏石。有許多的黃河石友,通過參與賞石大展、創辦賞石報刊、出版賞石專著、撰寫賞石文章、組織賞石協會、舉辦奇石館店,籌建奇石市場,探究賞石理念,弘揚賞石文化,推動了賞石文化和賞石交易的不斷發展,已在市、省、乃至全國都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常常與他們品鑒交流藏石,許多石友謙虛的心態、寬廣的胸懷、高深的修養、獨到的見地,常常令我深受感染。我想他們是以石為友,以石比德,通過靈秀的石頭深刻領悟到這樣一個人生哲理:做人做事,時時處處,都應善于察人之明、省己之暗,都應善于取人之長、去己之短,做到既內斂厚重、學不止境,又坦誠相見,文采飛揚,方能求學識時有所進,學做事事有所成。
題名:花好月圓 陳巖收藏
題名:法獸解廌
去河邊采石,我總要留意采石人遺棄的石頭。許多采石人把選擇后不愿帶走的石頭,用水沖洗干凈,放在顯眼的地方,讓后來者再去選擇。而且,有好幾次,我真的從中找出了自己喜歡的石頭。雖然這也算是蘿卜白菜,各取所愛。但是,黃河石友采石之處,余香遺人的此種美事,讓我的心底涌出股股暖意,在胸中久久回蕩。黃河石友們最知道一方方黃河奇石,不知要經過黃河母親多少年的沖刷磨礪、錘煉而成,見之有緣、得之不易,最知道熱愛自然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有一個石友告訴我,他常常向往去外地旅游觀光,開闊眼界,增長見識。真的有了出外的機會,在外時間一久,雖說他方山青水秀人亦美,而他卻歸心似箭,天天想著早點回去,去看看黃河,去尋覓石頭。黃河石友最能理解他此種心情和感受。因為,每一個黃河石友,與奇石結緣,在尋覓珍藏品賞奇石的日日月月、年年歲歲里,都已深深愛上了生活的這一方熱土,深深愛上了這方熱土上的黃河,深深愛上了黃河邊上的風土人情。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