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靈璧石資源屬地和文化歸屬問題的思考
時間:2014-10-16 來源::完美石界 作者:馬浩瀚 點擊數:遺落人間第一峰:蓮花瓣
靈璧石就是靈璧石
近期,關于靈璧石資源屬地和文化歸屬問題被一些人炒得熱火朝天、甚囂塵上,大有遮天蔽日之勢,引發宿州、徐州兩地及全國賞石界的擔憂。就此問題,我也產生了一些思考,現公諸如下,祈與天下同道探討交流。
在靈璧石資源屬地和文化歸屬上,我的觀點是:靈璧石資源地屬于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石資源屬于全世界;靈璧石文化落腳點是華夏民族傳統文化,輻射面是人類文化,代表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個方面。當前關于“徐州靈璧石”的提法,本質反映了兩種現象。一是無知無畏現象:少數氣量小、格局低的無知者不厭其煩地合演丑劇。一是無品無聊現象:少數沒品位、沒修養的無聊者不務正業、混水摸魚,擾亂視聽。
跟很多省市爭奪名人故鄉冠名權一樣,大家都想跟美好的東西沾點邊,沾邊是好事,能發展經濟、豐富文化。但沾邊不應至于無恥,能罔顧無恥、厚顏相逐的極致實例,是韓國少數人對中秋節、端午節等華夏民族傳統文化的侵掠。而能跟韓國一批文化小丑們一決高下的,普天之下也就那么一小撮“土著文化販子”,他們既不了解靈璧石的歷史文化傳承,又公然無視當今中國行政區域歸劃,甚至妄加揣測未來中國省市重新區劃。為一己名利、狼狽為奸,冒天下之大不韙,棄乾坤運行之綱常,無恥而無畏地挑起宿州、徐州關于靈璧石地域所屬和文化歸屬之爭,肆意在賞石界散布烏煙瘴氣。而另一幫略欠腦力的糊涂蟲則趨炎附勢、為虎作倀,唯恐石界不亂。如此行徑影響極壞,已遭宿、徐兩市乃至合肥、南京、蚌埠、上海、蘇州、常州、北京、內蒙等地新老石友的一致抨擊。
宿州市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合法管轄靈璧縣的地級城市,溫良淳善、寬厚有容,在這場無謂之爭中,她也許會中暗槍,但不會倒下;她很和善,但絕不會逆來順受。宿州賞石界長期致力于靈璧石文化的發掘和發展,形成了傲古爍今的理論積淀,其它任何石種、任何地域不可比擬。宿州從來沒有刻意回避靈璧縣隸屬變更和靈璧石歷史文化傳承,也從來沒有刻意強調“宿州靈璧石”概念。但是,針對這一小撮人“跑馬圈地”的強盜邏輯,我倒是提議宿州市盡快以法律形式把“宿州靈璧石”特產概念正式明確下來。
宿州山明水秀、人杰地靈,宿州文化一直走在民族的前列。先不說“天下第一石”靈璧石原產地宿州,我屈指給爾等數說一下宿州的榮光:中國第一次農民起義在大澤鄉地處宿州東南一隅。中國第一批書畫藝術之鄉蕭縣,是宿州的又一張耀眼名片。驅除韃虜、恢復中原的千古一帝朱元璋,老家符離上水村------宿州不是你隨便可以羞辱和漠視的。當然,我不善于引經據典地開展靈璧縣地名演變和隸屬考證,也從來沒想過把靈璧石文化局限于宿州一地或漢文化圈來研究。但是大致知道當今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在歷史上曾經數次管轄區劃,曾屬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等。但是,查遍《山海經》、《長物志》、《云林石譜》、《靈璧縣志》、《徐州志》甚至《聊齋》等各類相關文化典籍,始終沒有發現“河南靈璧石”、“山東靈璧石”、“江蘇靈璧石”等等稱謂或記載。沿時間維檢索,也沒有發現唐、宋、元、明、清各朝遺老遺少提出“唐朝靈璧石”或“清朝靈璧石”等荒誕叫法。倒是發現徐州歷史上曾屬于山東、安徽、江蘇等地(春秋戰國時,彭城屬宋,后歸楚。三國時,彭城始稱徐州。宋、元兩朝都置徐州,屬歸德府,隸屬和轄領變化較頻。明初徐州曾屬鳳陽府,后屬南直隸。民國初,徐州府廢,府地附郭銅山縣。日偽時由銅山縣析置徐州市,曾為汪偽中華民國淮海省省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保留徐州市,初為山東省轄市,后劃歸江蘇),你們每言必及的“歷史考證”是考證的哪國歷史?這與靈璧石又有什么關系?在你們刻意強調靈璧縣歷史上曾屬于徐州的同時,要不要再精確點、極端點,把對靈璧石的稱謂完善成“春秋宋國彭城靈璧石”、“明朝鳳陽府徐州靈璧石”、“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徐州靈璧石”?------何其無聊和可笑!即使按照你們的意見,靈璧石被改了稱謂,于爾等鑒賞水平的提高可有任何作用?對爾等品德修養的完善有何意義?在跟大部分徐州石友交流時,他們對這種急功近利、倒行逆施的行為普遍嗤之以鼻,認為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幾只小毛猴丟了徐州賞石界的臉面。固然,無論是官員還是商人,你披上了文化的大衫,就應該保留一點文化人的榮辱觀和節操。也許你能夠對文化之洪流狂吠兩聲,但是歷史的恥辱柱會把你釘牢!
因此,既然我決意掀開這撥人騷臭的屁簾子,就不怕你們的反擊和辱罵,因為只有你們活生生地跳到前臺,赤裸裸地站在聚光燈下,賞石界和我們的后代才可以更加清楚地看透你們的丑陋,也能夠更精確地把鄙夷和恥笑制導于你們的腦門。
末了,尚要搗鼓個道理出來,一來照這些瘋癲的文化小丑腦袋上扣一記“疙瘩梨”,使其清醒一下。二來給他們梳理一下混亂的思想,安撫一下他們狂燥的心。三來在人類賞石史上立一塊指向牌,幫助人們不迷路、少走彎路。
一、從靈璧縣歷史隸屬關系變化考察靈璧石
(一)歷史上靈璧縣隸屬關系
漢時分屬虹、谷陽、符離等諸縣管轄。三國屬魏之下邳。西晉屬沛國。東晉屬陽平郡。南北朝南部屬連城縣,北部屬潼郡。隋初屬彭城郡,唐初屬谷陽縣,隸徐州。元和四年,屬宿州,隸河南道。五代十國分屬宿州、泗州兩地。宋置零璧縣,屬宿州,隸淮南東路。元屬宿州,隸河南歸德府。明初屬宿州,后屬鳳陽府,直隸南京。清康熙六年改屬安徽省,先后屬鳳陽府、鳳潁六泗道管轄。中華民國直屬安徽省。民國38年改屬皖北行署宿縣專區。
在此期間,靈璧石就是靈璧石,從面世到天下聞名,名稱沒有隨地名和隸屬關系變化而變化。就算在整個華夏民族歷史上靈璧縣全部隸屬于徐州,現在個別人為了私己名利貿然提出“徐州靈璧石”叫法,既沒有歷史依據,也沒有名稱沿襲,實在顯得唐突尷尬無厘頭!就像在一場雅人茶會,突然一個蓬頭垢面的人撞進來大叫:我祖宗是乾隆,大清朝是我的!-------大清朝還給你了,呸你穿越去吧。此情此景,你說這茶還怎么喝下去?倘乾隆先生在,恐怕也要說:哪來的莽夫,押午門外斬首!
(二)建國后靈璧縣隸屬關系
新中國成立后,靈璧縣屬皖北行署宿縣專區,1952年改屬安徽省宿縣專區,1956年改屬安徽省蚌埠專區。1961年蚌埠專區劃分為滁縣、宿縣兩專區,靈璧縣屬宿縣專區。1971年宿縣專區改名為宿縣地區。1979年宿縣地區改名為宿縣地區行政公署。1999,宿縣地區行署改設為地級宿州市,靈璧縣隸屬宿州。
由此可見,靈璧石礦產資源屬于中國人民共和國安徽省宿州市是國體、政體和憲法尊嚴的體現,不受歷朝歷代“垂簾聽政”。“徐州靈璧石”的稱謂既沒有法律依據,也略顯對國家礦產資源區劃政策的戲弄。
我祖籍蕭縣,曾屬徐州,一貫喜歡徐州不亞于現居徐州任何人,更以血液里奔騰的漢文化基因而自豪,但是我不認同個別人“徐州靈璧石”的掠美之舉,這種行為既想辱沒靈璧石清譽,也欲作踐徐州人熱愛靈璧石的情懷、更企圖削減漢文化格局,在華夏文化史乃至人類文化史也僅能稱作“沉渣泛起”現象。我現在是宿州人,如果宿州賞石界有“大仙”把所有靈璧石從業者都稱作“宿州人”,我也會毫不猶豫地給他貼上“無知”的標簽。
將來,靈璧縣會屬于哪里,這是國家大政方針的事情、是將來的事情。但是,靈璧石就是靈璧石,既不會成為“徐州石”,也不會成為“漁溝石”。如是言,爾等宵小能否安息一時?
二、從靈璧石觀賞收藏角度考察靈璧石
靈璧石鑒賞收藏是講緣分和感情的,那么,我就嘗試著從胸懷、感情和境界三個方面談談靈璧石文化和稱謂問題。
(一)論胸懷。一提靈璧石,我們最直接的認識是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漁溝鎮所產觀賞類礦產資源,屬于自然藝術品,它無可爭議地被賞石界公認為“天下第一石”,而且只有第一,沒有第二、第三。為什么?一個朝代需要第二皇帝、第三皇帝嗎?所謂不作不死,你能蹭上靈璧石的福澤,實乃三生積德。只要不作,便是安好,你就且享且感激吧!
倘來靈璧淘寶,哪怕是衛星導航,你若設置江蘇省徐州市靈璧縣漁溝鎮恐怕也有點方向凌亂吧。當然,我們絕大多數石友能夠認同以漁溝鎮為中心,方圓近百公里內所產各類奇石泛稱靈璧石。但是,安徽省并沒有急于把靈璧石變為“安徽石”,原產地漁溝鎮更沒有把“靈璧石”變為“漁溝石”的愿望,甚至國家暫時都沒有把靈璧石列作“國石”的規劃,老一輩文人雅士、鴻儒高僧給我們留下的如此珍貴的文化乳汁,個別人一副瘦弱的文化身骨不以“補補營養”為安身立命之要務,“頭頂沒長瘡,腳下沒流膿”,而心急火燎地鼓噪“徐州靈璧石”稱謂之怪胎,義無反顧地躍身狹隘迂腐思想之糞尿池,何香之有?何樂之有?何利之有?何榮光之有?其胸懷遠遠不及我們漁溝鎮石農朋友寬厚吧?
(二)論感情。我們接觸靈璧石、欣賞靈璧石、珍藏靈璧石,那是因為無論在物質層面、精神層面,我們都無限受益于靈璧石。所謂“羊羔羔吃奶眼望著媽”,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一貫標榜“百善孝為大”,沒有反哺當知感恩,一小撮人剛剛吃上一口靈璧石的奶,立馬滿血復活般雄強地宣布靈璧石為他自己的親媽,他是皇家正宗獨苗。真是厚不測其兇頑,黑不知其濃重,毒不斷其流害,哪里還有一點人味!
(三)論境界。靈璧石既是漁溝鎮的,又是靈璧縣的、宿州市的、安徽省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也是全世界、全人類的。它絲毫不受國家、民族、宗教、文化、哲學等等諸多因素影響,它寬博宏深地與自然界和人類歷史文化亙久不息地交換信息,相互滋養、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它甚至僅僅短暫屬于地球,它更加永恒地屬于宇宙。人類對它的擁有,值得一提嗎?一小撮人搗鼓“徐州靈璧石”這個名頭,其境界真是勢不可擋地高到了高老莊,也終于有了點井底蛙的精氣神。但如今,你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們等著看你------怎么跳出來?
靈璧石,是廣大靈璧石愛好者資源的圣地和精神的皈依,你可以愛戴她、保護她、向往她、美化她,但不要企圖占有她、抹黑她、糟蹋她、敗壞她!
你所加諸的一切惡,必將果報于你自身。
TAG 標簽:
最新評論:
說點什么吧
- 全部評論(0)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