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些年,古人追過的藏品
時間:2013-10-04 來源:洛陽晚報 作者:郭飛飛 點擊數:
1 經濟富足催生收藏熱 收藏從本質上講是一個積累財富、積累知識的過程,只有最基本的物質生活得到保障,人們才會去關注文化層面的東西,所謂“盛世收藏”說的就是這個理。所以,歷史上每一次收藏熱的形成都離不開經濟的支撐。此外,收藏熱的形成還通常具備以下幾個特征: 第一,官方的默許和提倡。北宋宣和年間,宋徽宗就非常提倡收藏,他成立了國家畫院(翰林圖畫院,又稱宣和畫院),網羅天下頂級畫師到他的門下,所以才有了當時繪畫藝術的大發展。 現在,媒體上關于收藏的欄目有很多,如央視的《鑒寶》等。如果說這還不能體現出國家對收藏的提倡,那么我們可以查找國家對文物收購的相關信息,不論是出巨資購買流落海外的文物,還是關于文物入境的關稅優惠政策,都體現出國家對收藏的許可或者說是提倡。 第二,出版物集中。今天我們看到的所有有關文物的出版物,幾乎都是在收藏熱時期出現的。 第三,摹古、造假成風。摹古是模仿前人的成就,是君子坦蕩蕩的行為;造假則是為了讓人真假難辨,但兩者都是收藏熱的標志,有需求才會有市場。 第四,市場繁榮,有專門的文玩市場和隊伍龐大的收藏愛好者。 2 統治者個人喜好影響收藏 除了當今的收藏熱,歷史上的收藏熱主要有4次,分別在北宋時期、晚明時期、康乾盛世、晚清到民國初期。 北宋時期,受程朱理學的影響,當時的社會是收斂型的,對文化有強大的聚集力量,再加上宋徽宗這樣一個藝術造詣極高的皇帝,收藏熱的形成也就不足為奇了。 晚明時期,經濟富足,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商品大量出現,如大彬的紫砂、江千里的螺鈿、陸子岡的治玉、張鳴岐的手爐等。人們也以擁有這些具有個人色彩的商品為榮,收藏由此興起。 康乾盛世長達100多年,是中國歷史上一段非常穩定繁榮的時期。這次收藏熱的形成還與當時在位的皇帝有極大關系,當時流傳下來的優質藏品大多為皇帝親自督造的。 晚清到民國初期的收藏熱主要是因外需加大、內需相對縮小而形成的。西方列強進入中國大肆掠奪,大部分中國古代藝術品都是在這一時期流落到海外的。民國四公子張學良、張伯駒、溥侗、袁克文都酷愛收藏,不惜花重金購買自己喜歡的藏品。 從以上的介紹可以看出,這幾次收藏熱與統治者的個人喜好有較大關系,這與當今的收藏熱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3 理性收藏 愉悅身心 今天,不少人喜歡收藏,圖的就是樂和,希望借收藏愉悅身心,修身養性。古玩的價格主要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它們本身并不能創造價值,因此從嚴格意義上說,希望通過收藏來實現資產增值是一種投機行為。 既然是投機就有風險,如果判斷準確,有可能一夜之間獲利百倍;如果判斷失誤,也有可能血本無歸。1992年我國發行第二輪生肖郵票——猴票時,很多人認為肯定會供不應求,所以購買了成百上千張猴票,結果發行量比預期的大得多,猴票價格大跌,不少人因此賠了錢。 所以,收藏作為一種投資方式,比較適合那些資金比較雄厚又對收藏很感興趣的投資者。如果您想通過收藏賺錢,一定要當心,認真衡量自己的財力、精力以及風險承受力后再作決定。 |
TAG 標簽:
最新評論:
- 全部評論(0)